108章 疼痛的临床评估与治疗基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08章疼痛的临床评估与治疗基础疼痛是一种人人都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是临床医师最常听到的就诊患者的主诉,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因此疼痛是医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通过对疼痛的基础如解剖、生理、药理、病理生理学等深入研究,临床上许多新检查手段以及新的镇痛药物和方法学的出现和应用,使疼痛治疗的措施得以改进,效果日益提高。第1节疼痛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一、病史采集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疼痛的感觉和疼痛的反应。疼痛的反应一方面为植物神经反应,如出汗、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恶心、呕吐等;另一方面为心理或情绪反应,如恐惧、不安、急躁等。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而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临床上对疼痛的定位诊断和病因诊断,要依靠详细的询问病史,获得完整准确的病史资料。疼痛性疾病病史的采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疼痛的部位疼痛的部位和病变的部位有密切的关系,对于疼痛的诊断,首先应了解疼痛的部位。多数疼痛性疾病,疼痛的部位就是病变的所在部位,详细了解,反复询问疼痛部位对疼痛的诊断非常重要。对于疼痛的部位患者一般可自己指出或说出,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伤、炎症等作用于痛觉感受器,患者很容易准确地指出病变的所在部位,但是由某些内脏器官疾病所引起疼痛,由于常发生牵涉痛及放射痛等原因,往往表现在远离该器官的某些部位,因此,疼痛部位不一定与该器官的体表投影一致。有时脏器的病变刺激到浆膜腔的壁层时,也可在体表投影部位出现疼痛。如阑尾炎早期在未侵犯腹膜壁层时,可表现为脐周痛或上腹痛,但当刺激到腹膜壁层时,则出现右下腹痛。如心肌梗死时,疼痛可牵涉到左臂尺侧直到小指指尖,或左颈、下颌;颈椎病时,因神经根受压,疼痛可放射至单侧或双侧上肢,有时有麻木感;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疼痛可放射至单侧或双侧下肢。因此,在诊断疼痛性疾病时,不能仅根据疼痛的部位即确诊,还需结合疾病可能引起放射痛或牵涉痛的特点,并配合其它检查,综合分析,进行判断。(二)疼痛的性质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对疼痛性质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文化素质,疼痛经历,因此患者常对疼痛表述不清,或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但是疼痛的性质对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耐心询问。一般把疼痛描述为绞痛、刺痛、钝痛、酸痛、胀痛、烧灼痛、撕裂痛、刀割痛、麻刺痛等,不同脏器疾病引起的疼痛性质各有其特点,但相似的疼痛也可由不同的疾病所引起。例如腹部绞痛多见于空腔脏器的痉挛或梗阻,如肠梗阻、泌尿系结石梗阻。有些疾病则有不明确或不同性质的疼痛,如心肌梗死有胸骨后闷痛或压榨性疼痛。(三)疼痛的程度由于疼痛程度受个体的耐受性、体质、心理特点、精神状态、注意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疼痛程度的描述差异很大。一般把疼痛分为轻度、中度、重和极重度疼痛。但疼痛的程度缺乏客观性指标,主要由病人陈诉,亦可使用疼痛评价表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四)疼痛的发作疼痛发作的急缓和持续时间因疾病的脏器和性质不同,差别很大。发作急缓可由数秒至数天。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也长短不同,如心绞痛常突然发生,持续5~15分钟,心肌梗死发作也比较急,但疼痛常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三叉神经痛可急骤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天。有些疾病则起病缓慢,如肩周炎、颈椎病等。(五)疼痛的伴随症状疼痛性疾病除疼痛症状之外,又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其它症状,常可提示疾病的原因和性质,这些伴随症状常常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用依据。如关节疼痛伴有肿胀、晨僵者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伴有发热者考虑感染性疾病、风湿热等;丛集性头痛的特征为,头痛伴有痛侧流泪,脸结合膜充血,鼻塞流涕。(六)疼痛的诱发因素许多疼痛性疾病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功能性疼痛在潮、湿、凉的环境中易发病;神经血管性精神紧张时易发病。许多疼痛的出现或加重也有明显的诱发条件及因素,如咳嗽、大便、憋气时出现向肢体放射性疼痛的病变多来自椎管;韧带损伤及炎症在某种体位时疼痛加重,有时则有明显的压痛点或诱发点。(七)疼痛的影响因素疼痛常与季节、时辰、天气、活动、月经、性别、年龄以及职业、工种等有关,了解疼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有助于诊断。二、一般检查一般检查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表情、发育、营养、体位、姿势、运动功能、皮肤、淋巴结、血压等。对于疼痛患者应重点注意表情、体位、姿势、肢体关节运动。头痛患者应注意血压。(一)表情较严重的疼痛,患者常有痛苦表情。由心理因素或精神因素所导致的疼痛,其表情往往复杂而多变。(二)体位体位是指患者在休息状态下所处的位置。体位可分为自动体位、强迫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常常与疼痛有关。疼痛患者为了减轻疼痛常被近采取以下几种体位:①强迫仰卧位;②强迫俯卧位;③强迫侧卧位;④强迫坐位;⑤强迫立位;⑥变换体位。(三)姿势姿势是指举止状态而言。常态姿势主要靠骨骼结构和各部分肌肉的紧张度来保持。患者因疼痛难忍,常采取特殊姿势。如颈部活动受限提示颈椎疾病或颈部肌肉病变。腹部疼痛时患者可有躯干活动受限或蜷曲,腰痛时腰部挺直活动受限。三、神经系统检查(一)颅神经检查与疼痛性疾病关系密切的颅神经主要有:1.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检查时应注意两侧眼裂大小是否相等,有无眼睑下垂,两侧眼球有无突出、凹陷、斜视、震颤,观察瞳孔大小、形状、两侧是否相等。瞳孔的对光反射、辐辏和调节反射是否正常。2.三叉神经应注意检查触、痛、温度等感觉功能和咀嚼运动,角膜反射。三叉神经有病变时,可在其支配区出现疼痛或感觉障碍。在受损的眼支的眶上孔、上颌支的上颌孔和下颌支的颏孔可有压痛,并可由此诱发相应神经支分布区疼痛。三叉神经痛常突然发生,为一侧面部的剧痛,可无阳性体征。3.面神经观察眼裂、鼻唇沟及口角两侧是否对称。嘱患者皱眉、闭眼、鼓腮、吹口哨等,观察两侧运动功能。判断有无面神经瘫痪并鉴别中枢型和周围型面瘫。4.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检查悬雍垂是否居中,两侧软腭的高度是否对称,声音有无嘶哑,吞咽时有无呛咳,咽反射是否敏感。上述检查发生障碍者见于炎症、息肉、肿瘤。(二)感觉功能检查检查感觉功能,必须取得患者合作,并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为了避免患者的主观作用或受暗示,应让患者闭眼。要注意左右两侧及上、下对比。感觉功能检查主要包括。1.浅感觉检查包括痛觉,温度觉和触觉。2.深感觉检查包括震动觉,位置觉。3.皮层感觉检查包括皮肤定位觉,实体辨别觉,图形觉和两点辨别觉。四、运动系统检查许多疼痛性疾病与脊柱、关节、肌肉、肌腱及韧带受到损伤或病变有关,所以进行运动系统的检查在疼痛性疾病诊断上十分重要。(一)检查原则1.望、触、动、量诊的综合检查。2.双侧对比,判断异常。3.由近及远,由局部到全身。4.辩证论证,综合分析。(二)关节运动的检查1.颈椎关节运动检查正常人颈部前屈范围为35°~45°,后仰35°~50°,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2.肩关节检查观察双肩外形是否浑圆、对称;是否肿胀、隆起、凹陷、肌肉萎缩、垂肩及平肩等。并通过触诊着重寻找压痛点。检查时让患者双臂自然下垂贴近胸旁,屈时90°伸向前方,测量活动度,正常活动范围为前屈70°~90°,后伸45°,内旋70°~90°,外旋40°~90°,内收20°~40°,外展90°,外展上举180°。3.肘关节检查应两侧对比观察,注意有无肌肉萎缩、畸形和肿胀。测量肘关节活动度,让患者上臂与前臂成一直线,正常活动范围为伸直180°,屈曲135°~150°,后伸0°~10°,前臂旋前80°~90°,旋后80°~90°。4.腕关节检查注意观察手的自然位与功能位是否正常,手及腕部有无畸形及包块。让患者手与前臂成一直线,手掌向下,正常活动范围为背伸35°~60°,掌屈50°~60°,桡侧倾斜25°~30°,尺侧倾斜30°~40°。5.胸腰椎关节检查注意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有无驼背,脊柱有无侧弯畸形等。检查其活动度时,让患者直立位,正常前屈90°,后伸30°,侧屈左右各20°~30°。固定骨盆后旋转,两肩与骨盆形成角度,左右旋转30°。6.髋关节检查从不同角度观察骨盆有无倾斜,两侧髂前上棘是否等高,患者下蹲、起立、坐、行走、跑跳有无异常;注意股骨头与髋关节及股骨颈与相邻组织的关系,是否有压痛感及肿物。活动度测量:让患者平卧,下肢自然伸直,正常活动范围为屈曲130°~140°,俯卧位伸展10°~15°,过伸时达15°~20°,仰卧位外展30°~45°,内收20°~30°,内旋40°~50°,外旋30°~40°。7.膝关节检查注意患者的步态、下蹲是否正常;有否X或O形腿畸形,有无囊肿、积液、肌萎缩等。活动测量:让患者大腿与小退成一直线,正常活动范围为屈曲120°~150°,伸直0°,过伸5°~10°,小腿内旋20°~30°,小腿外旋6°~8°。8.踝关节检查注意患者的步态,有无跛行。使足纵轴与小腿成90°,正常踝足部关节活动范围为踝背屈20°~30°,踝跖屈40°~50°,踝内翻30°,踝外翻30°~35°,跖趾关节跖屈30°~40°。(三)特殊检查1.压顶(Jackson)试验患者端坐,检查者立于其后方,在病人头取中位,后仰位时,分别按压其头顶,若出现患侧上肢串痛、发麻则为阳性。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Laseguesign或Eaten试验)此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神经根受到牵拉后有无患侧上肢反射性串痛。方法是让病人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患侧,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呈反方向牵拉,若患肢出现疼痛、麻木则为阳性。若在牵拉的同时使患肢作内旋动作,称为Eaten加强试验。3.引颈试验(颏部拔伸试验)患者端坐,检查者用双手分别托住其下颏及枕部,或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而使前胸紧贴于患者枕部,以双手托住其下颌,然后用力向上做颏部牵引,以使椎间孔增大,若患者感觉颈部及上肢疼痛减轻,或耳鸣、眩晕等症状减轻,则为阳性,可作为颈部牵引治疗的指征之一。4.椎间孔挤压(Spurling)试验患者端坐,头微向患侧弯,检查者站在患者后方,用手按住患者顶部向下压,若患侧上肢串痛、发麻即为阳性。5.直腿抬高试验(Laseque,ssign)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膝部使腿伸直,另一手握踝部徐徐上举,正常时可抬高70°~90°;若达不到正常的高度,并出现腰痛和同侧下肢的放射痛,称之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记录阳性抬高时的度数,40°为明显阳性,60°为阳性,60°为轻阳性。倘若直腿抬高至40°以前出现疼痛,则多与神经根周围的机械压迫因素有关,往往由后侧型椎间盘突出所引起。在直腿抬高到尚未引起疼痛的最大限度时,趁患者不注意,突然将足背屈,使坐骨神经突然受到牵拉,引起剧烈放射性疼痛,此称为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亦称背屈踝试验或布喘嗄(Bragard)附加试验。此试验主要用来区别由于髂胫束,腘绳肌或膝关节囊紧张所造成的直腿抬高受限。6.屈颈试验(Soto-Hall,ssign)患者仰卧位,主动或被劫屈颈,直至下颏抵达胸壁,可使脊髓上升1~2cm,同时向上牵拉神经根及硬膜。在腰骶神经有病变时,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将因牵拉神经根而产生大腿后放射痛,严重者可引起患侧下肢屈起,此即为阳性。若椎间盘突出症的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侧,该试验也可为阴性。7.床旁试验(Gaenslensign)也称骶骼关节分离试验、分腿试验。患者仰卧位,患侧骶髂关节与床边相齐,两手紧抱健膝,使髋膝关节尽量屈曲,患侧下肢置于床下,检查者两手分别扶两膝,使其向相反方向分离,若骶髂关节痛为阳性,说明骶髂关节有病变。腰骶关节病变者,此试验为阴性。8.4字试验(Patricktest)患者仰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侧屈膝90°,髋外展,患侧足放在健侧大腿上。检查者一手按压对侧髂骨,另一手下压膝部,若下压受限,髋关节痛为髋关节病变。若骶骼痛,则可能为骶骼关节病变;若耻骨联合部痛,可能为耻骨炎。9.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股四头肌松驰,检查者一手虎口在髌骨上极挤压髌上囊,并用手指挤压髌骨两侧,使液体流入关节腔,另一手的食指轻轻按压髌骨中央,若感到髌骨撞击股骨前面,即为阳性,表明关节腔内有积液。10.骶骼关节压迫试验患者侧卧,患侧向上,检查者两手重叠压迫大转子和髂骨处,如患者骶骼关节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