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理学(作业题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011江苏高考说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与政策——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背景: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方针包含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1)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人民政府在正确外交方针指引下同苏联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英国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3)最突出的成就:和苏联建交;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并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国内“一五计划”开始,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政府主动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2)提出:周总理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上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年“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4)相互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基本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5)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日内瓦会议背景: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千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内容(成果):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2)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尼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出席会议。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成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异”是指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同”是指共同的遭遇即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即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意义:a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b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提升解题能力选择题易错分析1.对表格信息理解不透彻典题示例(2010·广东文综)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邮件种类计费单位(每10克)邮资(元)亚洲各国0.32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0.48西欧各国(捷克转)0.48西欧各国(香港转)0.80航空其他各洲0.80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诊断补偿①本题错选其它三项的可能性都较普遍。主要错因是对表格中的信息提取有误,再加上与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链接。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香港1997年回归,A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不正确。②避免此类错误一要注意表格中各项本身及整体内部之间关系所体现的信息;二要将各选项“嵌入”表格进一步验证是否符合史实及题目要求。答案D押题3“世界上凡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应遵照国际法和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国政府就台湾问题达成正式协议或谅解,承认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能与台湾互设官方性质的机构,不能进行任何官方性质的往来,双方不能签订官方协定或文件等。”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表明()①我国坚持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②台湾统一后不得保留自己的军队③国家的安全和主权始终要放在第一位④中国的事情应由中国人自己来决定解题指导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与香港问题不同。台湾统一后可保留自己的军队,带②的选项不正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1、(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2、(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3、(2011年上海市文综3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如下:①中美建交②粉碎“四人帮”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香港回归。以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经典再现4、(10年新课标卷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5、(10年全国卷1.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组建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6、(10年安徽卷36)(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同上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1、正确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是达到外交目的的重要保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一边倒”的政策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国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C、“求同存异”方针扩大了中国在亚非国家中的影响D、新时期“无敌国外交”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裂痕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胜利3、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这是针对会议讨论的A.和平解决朝鲜问题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C.亚非国家独立的问题D.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实战演练4、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联合国千年大会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2011江苏高考说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2、经过: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3、意义:(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