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湛空明从药方帖谈黄庭坚的香世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靈臺湛空明─從〈藥方帖〉談黃庭堅的異香世界99靈臺湛空明─從〈藥方帖〉談黃庭堅的異香世界AClairvoyantMind:IncenseRecipeInscriptionsofHuangTing-chienandHisDistinctOlfactorySenses劉靜敏LiuChing-Ming臺灣藝術大學東方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摘要〈藥方帖〉,記載嬰香方一則,是黃庭堅書法作中少為人討論的行草尺牘,收入〈宋賢書翰冊〉中第三幅,幅左舊標籤題「此藥方筆勢是黃山谷書」,入《石渠寶笈三編》,著錄流傳有緒。此開〈藥方帖〉,看似隨意寫來的嬰香配方,於宋代香文化高度發揚的背景之下,實則寓含黃庭堅對香材選擇、香法、氣味品鑑等,適度反映文人階層對於香的看法,從避瘴、除臭、醒腦等實用的功能,提升到嗅覺、氣味品評,乃至鼻觀先參的精神層次。其次,以此〈藥方帖〉為引,延伸到黃庭堅與友人大量往來應和詩文、閑居生活紀事、研製香方,以香為題,即興遣懷,見識黃庭堅少為人知,對香之氣味的審美品評。而香對黃庭堅而言,正則如李琳則所說:「黃魯直隱几炷香,靈臺為之空湛。」【關鍵詞】嬰香、黃太史四香、香方、香文化書畫藝術學刊第七期100一、引言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人(今江西修水)。生於仁宗慶曆五年(1045),卒於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六十一歲。黃庭堅一生橫遭兩次貶謫,從政坎坷,然而在文學藝術上成就非凡,學問文章,天成性得,詩風廣披後人,為江西詩派之詩宗。在書法方面,善行、草書,楷法皆卓然自成一家,與蘇軾、米芾、蔡襄被譽為宋四家。在文學詩歌、書法藝術領域,黃庭庭早已擁有無數的追隨與研究者。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善於辨品鑑氣味的「香癖」。對黃庭堅而言,香,是生活中最好良伴,是詠物寄情的依託;通過對香之氣味、嗅覺過程,同時也是生命的淨化與修行。正如宋代《香史》作者顏博文所說:「不徙為熏潔也,以養鼻通神觀。」香,之於黃庭堅的重要,從晚年的一篇〈題自書卷後〉小文說起。六十歲的黃庭堅在徽宗崇寧三年(1104)十一月抵達被貶謫的廣西宜州,已經半年,由於是待罪編管之身,無法居於城關,展轉被迫搬到城南一處鼎沸吵雜的市集內小室。從風雨可入、殘破不堪的小房間看出去,正面對著殺牛屠肉的小桌,殘餘的肉屑渣滓,還有嗡嗡作響,拂之不去的蚊蠅,黃庭堅給小室取了「喧寂齋」之名,此刻老人正安詳地焚香坐在臥榻上,眾人詫異,面對如此惡劣環境,怎麼可能如此的安適、悠閒?其〈題自書卷後〉云:崇寧三年十一月,謫處宜州半歲矣,官司謂余不當居關城中,乃以是月甲戌,抱被入宿子城南。子所僦舍喧寂齋,雖上雨傍風無有蓋障,市聲喧憒,人以為不堪其憂,……既設臥榻,焚香而坐,與西鄰屠牛之机相直。11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靈臺湛空明─從〈藥方帖〉談黃庭堅的異香世界101原來焚香所形成的氣味像一團無形的防護膜,隔絕於鼎沸市聲、蚊蠅蠳蠳作響、肉屑腐敗氣味,嚴密地將他保護起來。其實早在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於寫給賈天錫的詩:「險心游萬仞,躁欲生五兵。隱几香一炷,靈臺湛空明。」己經給了答案,因焚香而靈臺空明。二、關於黃庭堅之〈藥方帖〉〈藥方帖〉行草書,書香藥方一則,記載調配嬰香香方之藥名與和合之法,或稱〈制嬰香方〉。收入《宋賢書翰冊》第三幅,紙本,縱28.7公分,橫37.7公分。凡9行,每行字數不一,共8l字。據《石渠寶笈三編‧延春閣》著錄,幅左方有舊標籤云「此藥方筆勢。是黃山谷書」故名之,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著錄於《石渠寶笈三編‧延春閣》、《故宮書畫錄》等。2〈藥方帖〉鈐有「安氏儀周書畫之章」、「義陽」(半印)印記。為清安岐(1683-1744或1746)所藏,《宋賢書翰冊》附葉乙紙,有陳奕禧(1648-1709)於戊子年(康熙四十五年,1708)題跋,云:昔人云:得古帖殘本如優曇出現。此冊宋名賢真跡廿二件。兼蘇黃米蔡盡有之。儼入瓊林琪樹中,賞玩終日而莫能窮,目眩心搖。豈止優曇出現耶。麓村安君博學嗜古,得而寶藏。因余來天津,謬以余能鑑別而視余。余獲翫味而附記於後,如此數公,余輒附記於後,是余之不知量也。麓村乃屬余,不以為塵點,愛我深矣。戊子八月廿五日漏下二十刻,海寧陳奕禧題。《宋賢書翰冊》集宋人尺牘詩帖二十種,其收藏印記有南宋高宗趙構「德壽堂書籍印」,以及項元汴、梁清標、安岐等著名收藏家印記,後入清宮收藏,編入成書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石渠寶笈三編》中,流傳有緒。〈藥方帖〉共九行,首行僅「嬰香」二字,說明香方之名。後接三行,為卷25,〈題自書卷後〉,頁282。2國立故宮博物院編纂委員會編,《故宮書畫錄》(臺北:故宮博物院,1965年),卷3,頁164-171。書畫藝術學刊第七期102香藥五種,以行書為主,中鋒用筆,亦見側鋒。中三行寫香方和合之法,書體由行書轉為行草,至第七行「作雞頭大」已是小草書法,藥方書寫至此結束。空一行,接末二行字留空低於前文,是為香方補充說明,云:「略記得如此,候檢得冊子,或不同,別錄去」已轉為草體書勢,書寫速度極快,至末行五字渴墨枯筆一氣喝成,已是連綿大草。通篇八十一字取書簡形式,書勢由徐來轉而疾去,書體由行入草,行文中塗改劃圈補字,如珠落玉盤錯落有致。〈藥方帖〉無書寫時間與作者,僅幅左舊標籤云「此藥方筆勢。是黃山谷書。」而從其筆法、書風觀之,多將此作列為黃庭堅元祐時期(1082-1094)作品,如與其四十二歲時(1086)所作〈王長者墓誌銘稿〉並列為小字行草佳作。3或與〈糟姜銀杏〉帖列為元祐前期所作。4(一)〈藥方帖〉之嬰香方分析〈藥方帖〉紀錄一則調配嬰香方之香藥:角沉、丁香、龍腦、麝香、甲香、牙硝與和合之法,其內容為:嬰香,角沉三兩末之,丁香四錢末之,龍腦七錢別研,麝香三錢別研,治弓甲香壹錢末之,右都研勻。入牙消半兩,再研勻。入煉蜜六兩,和勻。蔭一月取出,丸作雞頭大。略記得如此,候檢得冊子,或不同,別錄去。5此藥方字跡有塗改,第九行:治弓甲香半兩塗改為壹兩,兩旁注一錢字。第五行:入艷消一兩,艷字旁注牙字,一塗改為半字。第六行:煉蜜四兩,四字塗改為六字。塗改的部分主要是合香中香藥的份量。(見圖1黃庭堅〈藥方3周侗主編,〈戲題酺池寺壁子瞻所作小山枯木等八首〉《中國墨跡經典大全第六卷─黃庭堅》(京華出版社,1998年),頁3。4黃君,〈千年書史第一家─從傳世作品看黃庭堅書法藝術研究〉《書法研究》,總第133期,2006年。5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歷代法書全集》十二卷《宋賢書翰冊》,第十三幅。靈臺湛空明─從〈藥方帖〉談黃庭堅的異香世界103帖〉)圖1黃庭堅〈藥方帖〉28.7×37.7公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故宮歷代法書全集》十二卷《宋賢書翰冊》在文字內容上,首先對〈藥方帖〉第九行「治弓甲香」加以說明。甲香為海螺之類,屬於蠑螺科動物蠑螺或其近緣體物的掩厴,即螺類介殼口的圓片狀蓋。是合香配方中常用的香藥之一,據吳時萬震(220-280)《南州異物志》記載:「甲香螺屬也,大者如甌,面前一邊,直攙長數寸,圍殼有刺。其厴可合,雜眾香燒之,皆使益芳,獨燒則臭。」6甲香主要產地在嶺南,唐代時已被列當地特產以為土貢,見《新唐書‧地理志七上》記嶺南道:「廣州南海郡,中都督府。土貢:銀、藤簟、竹席、荔皮……沉香、甲香、詹糖香。」7或云:「正甲香本是海螺壓子也,唯廣南來者其色青黃,長三寸,河中府者只闊寸餘,嘉州亦有,如錢樣大,……。」86見陳直夫校釋,《萬震:南州異物志輯稿》(香港:陳直夫教授九秩榮慶門人祝賀委員會,1987年),頁92。7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地理志七上》(臺北:鼎文出版社1976年),卷43,頁1095。8陳敬,《陳氏香譜》,卷1,頁252。書畫藝術學刊第七期104甲香入香方中,有助於發煙、聚香不散之特點,《香譜》謂:「今合香多用,謂能發香復聚香煙,須酒蜜煑製方可用。」9不過,甲香作為香藥使用需要經過繁複的修製程序。修製甲香,主要以蜜酒再三煮過、焙乾,如此重複數次,見《陳氏香譜》謂:甲香如龍耳者好,自餘小者次也。取一、二兩,先用炭汁一盌煮盡,後用泥(沉)煮方同好酒一盞煮盡,入蜜半匙,炒如金色,黃泥水煮令透明,逐片淨洗焙乾,灰炭煮兩日,淨洗以蜜湯煮乾。甲香以泔浸二宿後,煮煎至赤,珠(沫)頻沸令盡泔清為度,入好酒一盞同煮良久,取出用火炮色赤;更以好酒一盞,取出候乾,刷去泥,更入漿一碗,煮乾為度,入好酒一盞煮乾,於銀器內炒令黃色。甲香以灰煮去膜,好酒煮乾。甲香磨去齟齬,以胡麻膏熬之,色正黃則用蜜湯洗淨,入香,宜少用。10甲香需要用酒、灰炭水煮、火炮、炙炒等修製後,方能使用,是香家必備的知識,在陳敬在匯集各家香方時也常出現「入製過甲香」條目。11尤其是合製從南唐以來頗為盛行的帳中香,更需要先與鵝梨同蒸沉水而成。帳中香獨特的氣味,在焚熏之後,聞不慣此種味道者,誤以為有人熬蝎。所以黃庭堅寫下〈有聞帳中香以為熬蝎者戲用前韻二首〉,以「海上有人逐臭,天生鼻孔司南」自娛。或是〈有惠江南帳中香者戲答六言二首〉中所提及「百鍊香螺」即多次煉製而成的甲香。12所以黃庭堅特別在〈藥方帖〉上寫下「治了甲香」,說明黃庭堅對於香藥的性味,是十分清楚的。9洪芻,《香譜》(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卷上,甲香條,頁8。10陳敬,《陳氏香譜》,卷1,頁265。參校《香乘》,卷13,甲香條,頁458。11陳敬,《陳氏香譜》,卷2,和州公庫印香方,頁269。12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12,〈有惠江南中香者戲贈二首〉、〈有聞帳中香以為熬蝎者戲用前韻二首〉,頁105。靈臺湛空明─從〈藥方帖〉談黃庭堅的異香世界105再者,從文字寫法,黃庭堅〈松風閣詩〉帖13有弓字旁,寫法如圖2-1,〈王長者墓誌銘稿〉14了字寫法如圖2-2,〈藥方帖〉15如圖2-3,應釋為「治了甲香」。2-1黃庭堅〈松風閣詩〉弦字「弓」字旁寫法(約1102年)2-2黃庭堅〈王長者墓誌銘〉「了」字寫法(1086年)2-3黃庭堅〈藥方帖〉治了「了」字寫法圖2黃庭堅書弓字與了字寫法嬰香方是宋代流傳廣泛的一種和合香配方。香方之典籍,可溯自《隋書.藝文志》記載三種香方典籍:「《香方》一卷宋明帝撰。《雜香方》五卷。《龍樹菩薩和香法》二卷。」16惜今皆不存。宋代香方最初被列入與醫方同屬之醫藥除臭、婦女粉澤諸法之中。17宋代各家收及各式香法彙集成譜而獨立成書。隨著宋人醫藥發展,對於芳香氣味之追求,與藥學之君臣佐使、七情合和的藥方配伍觀相合,視合香如合藥。所以合香之妙,最重要在於各香之間的合和、窨造、熏修之法均能配合得宜。得一好香方,並不容易,因此顏博文《香史》序說很透徹:「合和窨造自有佳處,惟深得三昧者,乃盡其妙。」同時也說明宋人的焚香,已經超脫漢魏燔柴炳蕭尚氣臭的氣味取向,或是晉唐時期之熏衣香體風尚,所謂:「不徒為熏潔也,五臟惟脾喜香,以養鼻通神觀,而去尤疾焉。」13見林柏亭主編,《北宋大觀書畫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2006),頁388圖局部。14中田勇次郎編集,《蘇軾、黃庭堅、米芾─書道藝術》(東京都:中央公論社,1982),第6卷,黃庭堅〈王史二墓誌銘稿〉圖局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15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歷代法書全集》,12卷《宋賢書翰冊》,黃庭堅〈藥方帖〉局部。16鄭樵,《通志.藝文略》,引《隋書‧藝文志》,卷69,頁814。17鄭樵將香熏列入〈醫方類〉,見《通志.藝文略》,卷69,頁814。書畫藝術學刊第七期106香方是嗅覺評定的落實,黃庭堅所寫嬰香方,可能意味著對於特定氣味的選擇與看法。因此,香藥種類、數量上的差異,也說明配方在氣味的不同。除了黃庭堅〈藥方帖〉的嬰香配方,宋元之際《陳氏香譜》也有收錄〈嬰香〉香方一帖,兩者比較如下:黃庭堅〈藥方帖〉與《陳氏香譜》嬰香方一覽表黃庭堅〈藥方帖〉《陳氏香譜》嬰香方角沉三兩末之沉水香三兩丁香四錢末之丁香四錢治了甲香壹錢末之治甲香一錢各末之龍腦七錢別研龍腦七錢研麝香三錢別研麝香三錢(去皮毛研)香藥種類栴檀香半兩(一方無)作法右都研勻。入豔(牙)消半兩,再研勻。入煉蜜六兩,和勻。蔭一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