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第一章工程经济学概论第一节工程经济学的定义一、工程经济学的相关基本概念1.工程的含义2.科学与技术的含义3.经济与经济学的含义经济的含义:①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②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③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等生产和再生产活动;④指节约、精打细算之意。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4.经济效果经济效果就是对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所作的关于劳动消耗量的节约或浪费的评价。经济效益是指实现了的经济效果,即有用的效果。二、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工程是人们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工程经济学是运用工程学和经济学有关知识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工程经济分析原理与方法,能够完成工程项目预定目标的各种可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比较、计算和评价,优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有利的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第二节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具体工程项目分析提供方法基础第四节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第五节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1.工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2.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可比性原则5.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相结合6.定量的经济效益与定性的经济效益相结合7.经济效益评价与综合效益评价相结合第二章工程经济要素第一节工程经济要素的基本构成投入要素主要投资、成本及费用产出要素主要包括收入、利润及税金第二节项目投资的构成与估算一、项目投资的概念和构成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了实现盈利或规避风险,通过各种途径投放资金的活动。换句话说,是指以一定的资源(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投入某项计划或工程,以获取所期望的报酬。总投资构成图(一)固定资产投资1、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比较长、单位价值比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等。2、用于建筑、安装和购置固定资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工作的投资,称为固定资产投资。通常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能力或增加工程效益的新建和改扩建等方式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也可以通过零星购置和建造等其他形式增加固定资产。3、固定资产应该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即原始价值入账。实际成本是指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它的构成包括:买价、税金(这个税金就指购买的时候所交纳的增值税)、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费等等。项目总投资构成见图2-1。(二)流动资金投资流动资金是指为维持一定的规模生产所占用的全部周转资金。当项目寿命期结束,流动资金成为企业在期末的一项可回收的现金流入。流动资金通常在工业项目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备品备件、支付工资和其他费用以及被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其他存货占用的周转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以现金及各种存款、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等流动资产的形式出现。(三)投资资金的来源工程项目的投资资金来源可划分为自有资金和负债资金两大类二、项目投资估算(一)固定资产估算1、生产规模指数法2、分项类比估算法3、工程概算法(二)流动资金估算1、扩大指标估算法2、定额天数法3、分项详细估算法第三节产品成本和费用的构成和计算一、生产成本与产品成本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或生产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将生产成本要素按其经济用途可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1.直接材料2.直接工资3.其他直接支出4.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待按一定的标准分摊后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那部分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通常称为直接成本,制造费用称为间接成本。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联系与区别。企业某一时期实际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总和,不一定等于该期产品成本的总和。某一时期完工产品的成本可能包括几个时期的生产费用,某一时期的生产费用也可能分期计入几个会计期间完工产品成本。两者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二、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和关系不密切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一)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与盘盈(不包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二)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期间的利息支出净额(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等。(三)营业费用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委托代销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等经常性费用。(四)固定资产折旧估算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仍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将随着固定资产的不断使用而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去,或构成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或费用。这部分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而逐渐转移的价值称为固定资产的折旧。从本质上讲,折旧也是一种费用,只不过这一费用没有在计提期间付出实实在在的货币资金,但这种费用是前期已经发生的支出,而这种支出的收益在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使用期内实现,无论是从权责发生制原则,还是从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讲,计提折旧都是必要的,否则,不提折旧或不正确的计提折旧,都将错误地计算企业的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损益。2.影响折旧的因素(1)折旧的基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2)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预计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3)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提的折旧额。在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还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3.计算折旧的方法(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1-预计残值率年折旧率=————————×100%规定的折旧年限年折旧额=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例:某企业有一设备,原值为5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按照有关规定,该设备报废时净残值率为2%,该设备的月折旧率和月折旧额计算如下:1-预计残值率解:年折旧率=-————————×100%规定的折旧年限1-2%=---------------×100%=4.9%20月折旧率=4.9%÷12=0.41%月折旧额=500000×0.41%=2050(元)(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基本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某一工作量折旧额=————————————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工作量法又可分为工作实数法和行驶里程法等。工作时数法。工作时数法指按固定资产总工作实数平均计算折旧额的方法,它适用于机器设备。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某工作小时应提折旧额=——————————————预计的工作总时每期应提的折旧额=每小时应提折旧额×实际工作时数行驶里程法。行驶里程法是按固定资产行驶里程平均计算折旧额的方法,它适用于机动车辆。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单位里程应提折旧额=——————————————总行驶里程某期应提折旧额=每公里应提折旧额×实际行驶里程例:某企业一载重汽车的原价为6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该汽车的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000公里。该汽车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60000×(1-5%)解:单位里程应提折旧额=————————500000=0.114(元/公里)本月折旧额=4000×0.114=456(元)工作量法把固定资产的服务效能与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联系起来,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年限,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但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预计的总工作量难以估计,而且没有考虑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服务潜力的影响。这种方法适合于各期完成工作量不均衡的固定资产。(3)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前期多提折旧,在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价值在使用年限内尽早得到补偿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①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2年折旧率=————————×100%预计的折旧年限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所以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即最后两年改用直线折旧法计算折旧。②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以固定资产原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折旧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年数总和法的关键是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不同的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年折旧率=————————————×100%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或: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年折旧率=——————————————————×100%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例:某企业一台机器的原值是50000元,预计净残值2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分别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其折旧。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2-1所示:采用双倍余额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2-2所示:加速折旧的优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推移,它的服务潜力下降了,它所能提供的收益也随之降低,所以根据配比的原则,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早期多提折旧,而在晚期少提折旧;②固定资产所能提供的未来收益是难以预计的,早期收益要比晚期收益有把握一些。从谨慎原则出发,早期多提后期少提折旧的方法是合理的;③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后期修理维护费用要比前期多,采用加速折旧法,早期折旧费用比后期多,可以使固定资产的成本费用在整个使用期内比较平均;④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并没有改变固定资产的有效年限和折旧总额,变化的只是在投入使用前期提的折旧多,后期提的折旧少。这一变化的结果推迟了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实际上等于企业从政府获得了一笔长期无息贷款。(一)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是工程经济学中经济评价的专用术语,是工程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在财务会计中没有经营成本的概念。经营成本涉及产品生产及销售、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物料、人力和能源的投入费用,它反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在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中,经营成本被应用于现金流量的分析。经营成本具体是指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成本费用。四、工程经济学中常用的其他成本概念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或: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工资及福利+修理费+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