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1期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临床表现: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出冷汗,脉搏加快,脉压减少,尿量减少,烦躁不安,但神志清楚。代偿机制:1.神经机制:引起交感神经兴奋。2.体液机制:缩血管类物质分泌增多。代偿意义: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1.休克2期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呈淤血性缺氧状态。临床表现:血压和脉压下降,脉搏细速,静脉萎陷;患者表情冷淡,甚至昏迷;少尿或无尿;皮肤黏膜发绀或花斑失代偿机制:1)神经体液机制:酸中毒;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内毒素血症。2)血液流变学机制:白细胞滚动、黏附于内皮细胞,导致血流淤滞3)失代偿后果:回心血量急剧减少;自身输液停止;心脑血液灌流量减少。休克3期特点:血流停止,不灌不流,无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临床表现:循环衰竭、并发DIC、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晚期难治的机制:1)血管反应性进行性下降2)DIC形成试述休克并发心力衰竭的机制。⑴休克中、后期血压进行性降低,使冠状血流减少,同时儿茶酚胺增多引起心缩力增强。⑵心率加快使耗氧而心肌缺氧加重,甚至可引起坏死和心内膜下出血。⑶休克时出现的酸中毒、高血钾和心肌抑制因子均能使心肌收缩性减弱。⑷心肌内广泛的DIC使心肌受损;⑸内毒素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心力衰竭1:1、心力衰竭时机体表现以及代偿活动?心力衰竭核心是心排出量减少,机体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水钠潴留等。代偿活动主要是:A神经-体液的代偿反应,(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支持、恶化),(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支持、心室重塑),(3)其他神经-体液因素的激活:ET、ADH、ANPB心脏的代偿反应,(1)心率加快(2)心脏紧张源性扩张(3)心肌收缩性增强(4)心室重塑C心外代偿,(1)血容量增加(2)血流重分布(3)红细胞增多(4)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负作用:当心脏与心脏外失代偿时:对体液,神经代偿的负作用有:1.血容量增加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心排血量下降2.血流重新分布,一些组织和器官长期供血不足,出现功能障碍和器质性改变3.红细胞增多,增加血液粘度,加重心脏负荷4.组织细胞利用氧气的能力增强。2、严重贫血导致心力衰竭的机制?严重贫血时,机体血液性缺氧,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确保回心血量增加,对缺氧做有效的代偿。而后失代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出现心排血量降低,由于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升高,使得右心室负荷加重,右心室肥大,严重时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2:3、左心衰竭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什么?简述其发生机制。⑴症状:左心衰竭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⑵机制:①体力活动需氧增加,心输出量不能相应增加,机体缺氧加剧,体内CO2蓄积刺激呼吸中枢产生“气急”。②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冠脉灌注不足,心肌缺氧加剧:左室充盈减少,肺淤血加重,肺顺应性下降,通气做功增加。③回心血量增多,肺淤血加重。4、简述心力衰竭时发生水钠潴留的机制。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①动脉压下降,肾血液灌注减少。②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A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B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CPGE2等扩血管物质减少。⑵肾小管钠水重吸收增多:①大量血流从皮质肾单位转入近髓肾单位,钠水重吸收增加。②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血中非胶体成分经肾小球滤出相对增多,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液胶体渗透压增高,流体静压下降,近曲小管钠水重吸收增加。③促钠水重吸收激素增多,抑制钠水重吸收激素减少。心力衰竭3:5、简述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⑴防治原发病,消除诱因。⑵减轻心脏前、后负荷。⑶改善心肌能量代谢。⑷改善心肌舒缩功能。⑸阻止、逆转心肌重构;⑹促进心肌生长或替代衰竭心脏。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和防治细胞外液因水过多而被稀释,故血钠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加之肾脏不能将过多的水分及时排出,水分乃向渗透压相对高的细胞内转移而引起细胞水肿,结果是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多而渗透压都降低。由于细胞内液的容量大于细胞外液的容量,所以潴留的水分大部分积聚在细胞内,因此在轻度水中毒患者,组织间隙中水潴留的程度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凹隐性水肿。急性水中毒时,由于脑神经细胞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故脑症状出现最早而且突出,可发生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如凝视、失语、精神错乱、定向失常、嗜睡、烦躁等并可有视神经乳头水肿,严重者可因发生脑疝而致呼吸心跳骤停,轻度或慢性水中毒患者,发病缓慢,症状常不明显,多被原发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可有嗜睡、头痛、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及肌肉挛痛等症状。水肿:水肿的发生机制:(1)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组织液生成增多。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肾小管滤过率下降、肾血流重分布、近端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心房利钠肽分泌减少)、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原因和机制:1、钾摄入不足2、钾丢死过多3、钾进入细胞内过多对机体的影响:1、对肌肉组织的影响:肌肉组织兴奋性降低,肌肉松弛无力或驰缓性麻痹;横纹肌溶解2、对心脏的影响——心率失常3、对肾脏的影响:功能变化:尿浓缩功能障碍,肾小管上皮细胞NH3生成增加,近曲小管对HCO3—重吸收增强,引起碱中毒;形态结构的变化: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可见间质纤维化和小管萎缩或扩张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胃肠道运动减弱,常发生恶心、呕吐和厌食,严重时可引起腹胀甚至麻痹性肠梗阻5、对糖代谢的影响:低钾血症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减弱,引起轻度血糖升高6、代谢性碱中毒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1、对肌肉组织的影响:急性高血钾症:轻度高钾血症时,可有受阻感觉异常、疼、肌肉轻度震颤等症状。严重高钾血症时,可有四肢软弱无力,腱反射消失甚至驰援性麻痹等症状。慢性高钾血症:圣经肌肉的功能变化远不如急性高钾血症明显2、对心脏的影响:血钾浓度迅速轻度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增高,血钾浓度迅速显著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降低甚至消失;心肌的传导性降低;心肌的自律性降低;心肌收缩性降低。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的变化:一、呼吸系统的变化:1、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增加。2、严重的急性缺氧可直接一直呼吸中枢,出现周期性呼吸,呼吸减弱甚至呼吸停止。二、循环系统的变化:1、心脏功能的变化:1)急性轻度和中毒缺氧时,心率增快。严重缺氧可直接抑制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心率减慢;2)缺氧初期,心肌收缩力增强,随心肌缺血时间的延长,心肌缺氧可降低心肌的舒缩功能,使心肌收缩力减弱,极严重的缺氧可直接抑制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3)缺氧初期,心排出量增加,极严重的缺氧可因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而导致心排出量降低2、血流分布改变:急性缺氧时,皮肤、腹腔器官因交感神经兴奋,缩血管作用占优势,使血管收缩;而心、脑血管因受局部组织代谢产物的扩血管作用使血流量增加3、肺循环的变化:肺泡缺氧及混合静脉的氧分压降低都可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升高。三、血液系统的变化:红细胞增多、胞内2,3—DPG含量增多,Hb氧离曲线右移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急性缺氧时可引起头痛、思维能力减退、烦躁、情绪激动。严重缺氧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慢性缺氧时,表现出精神不集中,容易疲劳,轻度精神抑郁。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脑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及间质脑水肿。缺氧2:缺氧时的细胞反应及其分子机制?缺氧时细胞主要反应有线粒体功能和结构损伤,呼吸酶改键,糖酵解增多以及肌红蛋白增多,细胞膜结构损伤等。其中大量氧自由基诱发脂质过氧化反应时线粒体损伤的主要原因,胞内钙离子超载则使ATP生成减少,导致离子泵功能紊乱,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异常,损伤细胞膜结构。呼吸酶的改建,糖酵解增多以及肌红蛋白增多是细胞应对缺氧的代偿反应。呼吸衰竭:1、试述呼吸衰竭导致右心衰竭的机制。⑴血液H+浓度过高,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升高增大右心后负荷。⑵肺血管壁增厚和硬化,管腔变窄,形成持久肺肺动脉压高压。⑶慢性缺氧刺激肾脏和骨髓使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度增高,肺循环阻力增大。⑷肺毛细血管受压、破坏和减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或微血栓形成等,均是肺动脉高压的病因。⑸呼吸困难时,用力吸气胸内压异常降低,增加右心收缩负荷,用力呼气时胸内压异常增高,限制心脏舒张。⑹缺氧、高碳酸血症、高钾血症降低心肌舒缩功能2、简述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⑴支气管肿胀、痉挛、阻塞,等压点上移引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⑵肺泡壁损伤引起肺泡膜面积减少和肺泡膜厚度增加,气体弥散功能障碍。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呼吸肌衰竭引起限制性肺通气功能不足。⑷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应激引起的两神经内分泌系统轴的反应,变化,代偿: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1、反应和变化: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中枢效应主要是杏仁复合体、海马、边缘系统及大脑皮质去甲肾上腺释放增多引起的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而外周效应主要表现为血浆中肾上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儿茶酚胺浓度的升高。2、代偿的意义:1)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警觉,有利于机体协调神经—内分泌反应,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来抵抗突发的有害事件。2)支气管扩张,改善肺泡通气,提供更多的氧3)全身血流重新分布,保证心脏、脑和骨骼肌的血液供应4)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满足应激时集体增加的能量需要5)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儿茶酚胺对绝大多数激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但对胰岛素的分泌却又抑制作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1、反应和变化: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HPA轴的兴奋可差生明显的中枢效应,出现抑郁、焦虑及厌食等情绪行为的改变。2、适应的代偿意义:1)提高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2)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和糖原的异生,抑制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提肝糖原的储备和提高血糖水平3)稳定溶酶体酶,是溶酶体酶内的溶酶不致溢出,以免损伤细胞4)促进炎症介质的生成、释放和激活,以免过强的炎症和变态反应等发生。应激性溃疡:1、应激时溃疡的发病机制?①胃粘膜缺血;②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GC使蛋白质的分解大于合成,胃粘膜对“损害性因素”(H+)抵抗力降低,胃粘膜对H+的屏障作用被消弱;③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减少,粘膜细胞受损害,从而引起粘膜细胞内HCO3-产生不足,进入细胞的大量H+不能被中和;④全身性酸中毒;⑤β内啡呔含量升高;⑥严重应激时,胆汁酸和溶血卵磷脂含量升高,引起胃粘膜细胞受损。凋亡与坏死的形态区别凋亡的形态变化:1、细胞膜的变化:微绒毛、细胞突起和细胞表面褶皱小时;胞膜迅速发生空泡化,内质网不断扩张并与胞膜结合,形成膜表面的芽状突起,称为“出芽”。2、细胞质的变化:胞质浓缩;线粒体变大,嵴变多,系立体空泡化;内质网腔扩大并在凋亡细胞形成自嗜体的过程中提供包膜。3、细胞核的变化:染色质边聚或染色质中聚,核膜在核膜孔出断裂,形成核碎片4、形成凋亡小体坏死的形态变化:核固缩:细胞核染色质DNA浓聚,皱缩核碎裂:细胞核由于染色质崩解和核膜破裂而发生碎裂核溶解DIC三期的表现,及其与休克关系DIC的常见病因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创伤与手术及产科意外等四大类。这些病因通过以下几个发病环节引起DIC: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⑵组织因子释放,激活性凝血系统;⑶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⑷其它促凝物质(如胰蛋白酶、羊水、蛇毒等)入血。DIC时机体功能代谢变化:1、出血2、休克3、脏器功能障碍4、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与休克的关系:急性型DIC常伴有休克,重度及晚期休克又可促进DIC的形成。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DIC时临床表现:广泛微血栓形成,血管容量扩大,血容量减少,心泵功能障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