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人教版(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一.世界工业化发展趋势方向发展水平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二.科技革命是工业化的根本动力例1:结合相关史实阅读下表,对该表的分析结论,不准确的是()A.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得益于其最先开始工业革命B.法国工业革命进程,经历了大革命,而完成于第二帝国时期C.三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表明,后起的国家其工业革命周期越来越短D.法、德借鉴了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和科学技术,加速了本国工业革命的进程A二.科技革命是工业化的根本动力例2:材料一1820~1850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205015~20810184045201211185039181515材料二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70321013231900207173019131461636(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并分析英国位居这一经济地位的主要原因。“世界工厂”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各国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美国赶上并超过了英法英法等国技术较落后,资金外流;美德等国采用先进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资金。例3:材料一(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二.科技革命是工业化的根本动力(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英美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中国所占份额不断下降,美国所占份额不断增加,英国曾一度领先又被美国超过。原因:1750年,中国传统手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1860年,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90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超过英国.二.科技革命是工业化的根本动力例4: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材料中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错失三次重大机遇,请分别说明导致每次错失机遇的原因。1.封建专制制度和闭关政策;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2.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帝国主义列强的阻挠。3.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当时中国过“左”的政治运动和经济政策。三.农业是工业化的基础例5:材料一: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的主要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欧洲文明扩张史》(1)材料一中所说“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就悄悄地进行着”,这指的是什么?这对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圈地运动”给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的雇佣的劳动力和资本。三.农业是工业化的基础材料二:美国南北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是像税制那样狭隘的经济问题。它的原因是深刻得多。富饶的新大陆,究竟是由农业还是由工业社会来支配?是由第一次浪潮势力还是由第二次浪潮势力来统治?美国的未来基本上是个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2)材料二中说“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大局已定”是否正确?并说明其理由。正确。因为:①实现了统一,使国内市场广阔、原材料增多;②奴隶制的废除,有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大量自由劳动力。三.农业是工业化的基础材料三:(1793年)6月3日(雅各宾派政府)下令将逃亡贵族地产分为小块出售,地价10年偿清。6月11日规定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可按人口分配给农民,至于是否分配,由各公社自行决定。7月17日的土地法令最为重要,……下令无条件废除全部封建权利,从而使一切永佃成为农民的私产。—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3)材料三中采取的措施对法国工业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阻碍作用。形成了小农经济,土地分散,市场狭窄,自由劳动力减少,货币不转化为资本,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例6:实现工业化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趋势。(1)概括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途径。1.工业革命2.侵略扩张材料一右图是日本1897年创立的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官办的八幡制铁所。建造八幡制铁所的部分经费来自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赔款,它所使用的铁矿石,是强迫中国的大冶铁矿提供的。——《世界近代、现代史》(2)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及采取这种手段的原因,并概括其对周边国家的危害。手段:通过军事手段夺取资金和原料。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过于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危害: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阻碍经济的发展;使人民蒙受深重灾难。材料二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在世界体系中长期居于霸权地位的只有英国和美国。真正后来居上并取代老霸权国家、形成并保持新的世界体系的只有美国。先后崛起并挑战现存霸权国家和世界体系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和前苏联。他们的崛起分别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并且都在崛起过程中失败。以经济全球化作为主要背景的大国崛起,在历史上更是没有先例可循。虽然中国走的是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崛起的和平发展道路,但是需要借鉴以往后起大国的经验教训.(3)回顾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的发展崛起留给我们哪些经验?经验:尽量减少与现存世界体系的正面冲突,不直接挑战霸权国家是良好的外部保障;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其周边环境稳定,少受战争之害;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不断的制度创新为其崛起提供内在动力;国土辽阔,国内市场潜力较大,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4)近代德国和日本崛起的重要方式或途径是军事扩张,分析德国和日本采取这种方式或途径的共同原因。1.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时的改革不彻底,有浓厚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2.周边环境列强林立,以武力手段直接挑战世界体系中的霸权。(5)前苏联的崛起和成就曾令世人瞩目,但终究失败而解体,分析其失败的原因。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使其国民经济失去活力和竞争力;2.长期推行霸权政策,拖垮了苏联。五.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时间及内容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把苏联从农业国家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2.特点及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①战前,俄国的工业大大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战和外国的武装干涉,使俄国的工业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②苏联当时是世界上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受到帝国主义入侵和世界战争的严重威胁。③在这种国内国际条件下,高速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保证苏联经济独立、增强国际力量,保卫社会主义和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条件。五.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及原因1)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从轻工业部门开始,而苏联是从重工业开始的.2)苏联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产生不同的原因:社会制度不同;社会主义工业化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五.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4.成就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例7:苏联工业化道路与西欧工业化的最大不同是A.以重工业为主B.以牺牲农业为代价C.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支配地位D.农轻重比例失调C五.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方针1.原因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2.影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问题1.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2.苏联重工业的发展,工业化的实现是以不惜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正是采取这种剥夺农民的办法筹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所需要的资金的。3.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在相当时间内忽视对农业的投资和农业的发展,致使农业发展相当滞后,畸形的经济结构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例8: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对此,下列有关评述中,正确的是()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实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实现,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③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后愈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A六.以韩国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的工业化道路例9: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的国民经济年增长率超过10%,经济发展速度名列世界前茅。到80年代,它们的经济发展增长率仍然一直保持近9%,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新加坡、韩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抓住机遇,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3.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七.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1840-1949年)(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背景1.庞大的人口过剩压力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2.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3.政治衰败,国家四分五裂的乱世局面。4.封建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艰难地进行工业化出路:只有将反帝、反封建紧密联系起来,争取民族独立,才能取得工业化的成功。七.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1840-1949年)(二)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2.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3.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1)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1)1927-37,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官僚资本压抑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1937-45,中断。3)1945-49,美蒋勾结,工业化陷入困境。例10:材料一众多学者指出,晚清武汉的现代化水平一度位居全国内陆城市之首,张之洞功不可没,他督鄂18年间,创办汉阳铁厂,督办粤汉铁路,创设自强方言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从工商业、军事、文教乃至市镇建设等诸多方面,全面奠定了武汉地区现代化的基础。(1)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张之洞督鄂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结局以及造成该结局的根本原因。并依据材料一谈谈张之洞督鄂对湖北近代化造成的客观影响。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统治。结局:随着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走向失败。根本原因:在不推翻腐朽、封建的清王朝前提下,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客观影响:奠定了湖北地区的近代化的基础,使“晚清武汉的现代化水平一度位居全国内陆城市之首”。材料二由于专制官办体制的腐败无能,(汉阳)铁厂从投产之始便财经亏损,…只得于1896年“招商承办”,…汉阳铁厂又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形成系列,一度颇有生机,…1908年,改为商办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至辛亥革命前,约年产生铁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吨.然而,公司除一战间始见盈余外,财政常陷困境,外债沉重,终为日本势力侵入,无法摆脱半殖民地中国的全社会性悲剧。抗日战争初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西迁重庆,所余被日军侵占,昔时傲视东亚的雄厂仅留下残垣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