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自然条件概况一、交通位置山西忻州神达安茂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原平市北西方向,直距39km处,行政区划隶属原平市轩岗管辖。交通方便。井田地理位置:东经:112°18′12″~112°20′09″;北纬:38°53′18″~38°55′44″。二、地形地貌井田内地形总体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边缘,标高2032.5m,最低点位于井田的东部,标高1598.1m,相对高差434.4m,属中低山区。本区基岩出露较多,植被稀少。三、河流水系本井田位于宁静向斜东翼,属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径流区,属滹沱河水系的二、三级支流。井田内无常年流水,沟谷中的季节性流水向东南流入前河,汇入阳武河。四、气象及地震情况本区属大陆性干燥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暖适宜,冬季寒冷干燥,多年日平均最高气温20~21℃,最低气温-21.0℃,年平均气温为7.1℃。全年无霜期150天,每年11月结冰,翌年3月解冻。最大冻土深度0.91m,降水量279.8~749.1mm,大多集中在7~8月,年平均蒸发量1711m。本区冬春季以西北风居多,夏秋季以东南风为主,风速一般在2m/s左右,最大风速18m/s。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本区地震设防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第二节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2006年根据《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整合办核(2006)2号)关于《原平市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原平市轩岗镇后林背煤矿、原平市轩岗镇杏树卜煤矿和宁武县余庄乡寺儿上煤矿及周边空白区进行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后煤矿名称核准为山西安茂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2积为3.6414km2,批准侏罗系2号煤层,建设规模为21万t/a。2007年7月2日忻州市煤炭工业局以忻煤行字(2007)267号文件“关于山西安茂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设计的批复”同意资源整合设计。2007年10月10日忻州市煤炭工业局以忻煤行发(2007)479号文件“关于山西安茂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项目开工报告的批复”同意资源整合设计项目开工的请示。2007年12月29日忻州市环境保护局批复《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开拓及运输系统:该矿目前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布置三个井筒。1.井筒及装备:主斜井斜长946m,掘进方位271°,坡度15°,采用矩形断面,锚喷支护,净宽3.2m,净高2.3m,净断面7.36m2,布置有给水管、排水管、动力电缆。装备2部SPJ-650型带式输送机,用作主提升兼作进风井及安全出口。副斜井设计斜长740m,掘进方位310°,坡度14°,表土段采用拱形粗料石砌碹,碹体厚度500mm。基岩段采用矩形锚喷支护,装备JD-40型单滚筒绞车,敷设照明电缆、洒水管。回风斜井斜长530m,掘进方位230°,坡度16°,采用矩形断面,锚喷支护,净宽3.0m,净高2.3m,净断面6.9m2,装备有2台FBCZ-6-№18B型轴流式风机,用于矿井回风兼作安全出口。2.运输系统2号煤层主要运输大巷采用矩形断面,锚喷支护,净宽3.2m,净高2.4m,净断面7.68m2,采用SPJ-650带式输送机运输;轨道大巷采用矩形断面,锚喷支护,净宽3.2m,净高2.4m,净断面7.68m2,采用调度绞车运输。二、通风系统:本矿目前采用分列式通风,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回风斜井装备有2台FBCZ-6-№18B型轴流式风机,配用电机型号YBFe315L1-6,功率110kW,风量27-67m3/s,风压220-1310Pa。三、主要设备:主斜井装备1部DTL-80-20-2×110型带式输送机,电机型号为YB225-4,功率2×110kW。副斜采用1台JD-40型绞车运输材料。3主要通风机为2台FBCZ-6-№18B型轴流式风机。现有3台MD46-50×6型水泵,额定流量46m3/h,额定扬程300m,配用Y280S-2型电机,功率75kW。四、地面生产系统及地面运输:原煤出井后经简易筛筛选,铲装机装汽车外运。五、供电系统:本矿供电系统为双回路,地面分别建有主井地面变电所,副井地面变电所,回风斜井地面变电所,10kV高压下井。六、监控系统:矿井目前安装有KJ70N瓦斯监控系统.现有井筒特征值一览表名称坐标井口标高(m)斜长(m)坡度(°)掘进方位(°)备注XY主斜井4308756.39519614485.1071714.18994614310利旧副斜井430768719613972171374013291回风斜井4311474.37519614508.3721756.37953016230利旧第二章井田地质和开采条件一、井田地质勘探及地质报告批准情况2009年12月忻州市煤田地质勘探队编写了《山西忻州神达安茂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忻州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忻煤基发〔2010〕54号文“关于山西忻州神达安茂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进行了批复。二、井田地质1、地层井田内基岩出露较多,侏罗系中统大同组(J2d)、云岗组(J2y)天池河组(J2t)地层局部出露。本井田批准开采侏罗系大同组2号煤层,因此,本次工作对井田内三4叠系上统延长组、侏罗系中统大同组、云岗组、天池河组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地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1.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主要为灰绿、黄绿色细粒、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组成,钾长石、斜长石均有,普遍含绿帘石。厚度331m左右。2.侏罗系(J)⑴侏罗系下统大同组(J1d)本组主要由砾岩、中-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厚度为346.94~448.53m,平均423m,与下伏延长组呈假整合接触。第一段:主要为砂岩段。底部砾岩,滚圆度好,由石英砾、燧石组成,含量70%。碎屑以石英、长石为主,其次为石英砂。胶结物主要为钙质,其次为铁质、泥质。中部为细粒砂岩夹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上部为粉纱岩与硅质灰岩,局部互层出现。与下伏延长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15~40m,平均36.40m。第二段:本段以中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互层为主,上部含2号、3号煤层,本段厚331.94~408.53m,平均厚度386.60m。一亚段:主要为细粒、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泥岩。下部为含砾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砂岩与泥岩互层。上部为细粒砂岩、粉砂岩,厚43~55m,平均48.0m。二亚段:主要以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粉砂岩,含煤线10~14条。局部见泥岩中含砂质角砾。本层中广泛分布有菱铁矿结核,厚70~240m,平均185m。三亚段:为本矿区主要含煤岩段,主要由灰色细粒—中细粒砂岩夹泥岩、炭质泥岩、粉砂岩、煤层组成。2号煤厚1.10~1.45m,平均1.31m。为本井田稳定可采煤层。3号煤层厚0.30~0.60m,平均0.45m。为不可采煤层。本段厚52~140m,平均108m。⑵侏罗系中统云岗组(J2y)本组地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度180.78~206.28m,平均193.53m。分为两段:第一段:灰绿色泥岩夹黄绿色中厚层砂岩,上部含碳酸盐结核。底部为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井田内大同云岗组分界之标志层。厚88.85~109.75m,平均99.30m。5第二段:主要为一套灰绿、紫红色泥岩夹不稳定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有一层黄色中粒长石砂岩作分段标志层,厚约8m,硅质、钙质胶结。上部含有椭球状灰岩结核,主要为紫红色泥岩夹中粗粒及椭球状碳酸盐结核与泥质所组成。厚91.93~96.53m,平均94.23m。⑶侏罗系中统天池河组(J2t)底部为紫红色厚层状含砾中粗粒砂岩,铁质胶结,中间夹有紫红色细粒砂岩薄层。中部主要为紫红色泥岩与紫红色中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互层。上部为紫红色中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粉砂质泥岩薄层,局部页理发育。本组地层厚度35.57~95.83m,平均71.34m。3.第四系上更新统(Q3):岩性为亚砂、亚粘土。分布于山坡与山梁、汾河两岸。厚度0~15m。全新统(Q4):为冲洪积、残坡积物。主要分布于沟谷、山坡。厚度0~10m。2、含煤地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中统大同组。其它主要含煤地层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由于地层埋藏较深,不是本次工作的重点,因此不再多叙。现就大同组含煤地层叙述如下:大同组:为一套陆相河流-湖泊亚相含煤沉积建造。主要为灰黄色长石石英砂岩,灰白色石英砂岩,灰色砂质泥岩,上部夹有2层可采煤层及凝灰质硬质砂岩和菱铁矿结核。按照岩性分为两段:1.第一段:底部为砾岩。砾石成分以石英砾为主,砾石直径几十厘米至二十厘米,含量达70%,碎屑以长石石英为主,胶结物以钙质为主,次为铁质、泥质,砾石层不稳定。中部为细粒砂岩夹粉砂质泥岩;上部为粉砂岩与硅质灰岩局部互层出现,厚度15.00~40.00m,平均36.40m。2.第二段:本段以中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互层为主,上部含2、3号煤层,本段厚331.94~408.53m,平均厚度386.60m。⑴中细砂岩:主要为细粒、中粒长石石英砂岩、泥岩。上部为细粒砂岩、粉砂岩,局部富含铁质;中部为砂岩与泥岩互层;下部为含砾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6⑵中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互层:主要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粉砂岩,含10~14层薄煤线。局部见有细粒长石砂岩,该层中富含菱铁矿结核。⑶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互层:主要由灰白色、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中细粒长石砂岩等组成,夹有紫红色、褐色薄层菱铁矿。⑷3号煤层:褐黑色,沥青-玻璃光泽,易破碎,贝壳状断口,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不含夹矸,无分叉现象,厚度0.30~0.60m,平均0.45m。⑸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由灰白色、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中细粒长石砂岩及炭质泥岩、煤线组成。⑹2号煤层:褐黑色-黑色,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具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内生裂隙不发育。以亮煤为主,镜煤、暗煤次之,少量丝炭,不含夹矸,无分叉现象,为结构简单的薄煤层。厚1.10~1.48m,平均1.35m。⑺粉砂岩、砂质泥岩:灰白色、深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偶见灰绿色或紫红色泥岩,常含一层煤线。三、煤层(一)煤层1.含煤性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大同组,该组地层主要含2号可采煤层及3号不可采煤层,均位于第二段三亚段中,大同组地层平均厚度为423m,煤层平均厚度为1.76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为0.42%。2.可采煤层2号煤层:当地称为“丈八煤”。位于云岗组底砂岩(在化北屯矿区称作“K标志”)下10m左右。2号煤层厚1.10~1.48m,平均厚1.35m。结构简单,不含夹矸,属结构简单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度为0.1~10.15m。老顶为中细粒-中粗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下距3号不可采煤层间距18.96~19.52m,平均19.24m。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煤层厚度(m)夹石数煤层间距(m)可采性稳定性结构倾角(°)视密度t/m3顶底板岩性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顶板底板721.10~1.481.35018.96~19.5219.24全区可采稳定简单13~151.33老顶砂岩砂质泥岩四、井田水文地质㈠区域水文地质本井田位于宁静向斜南东翼,属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径流区,属滹沱河水系的二、三级支流。区域含水岩组可分为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夹碳酸盐类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松散岩类裂隙含水岩组。1.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包括奥陶系中、下统和寒武系中、上统,厚度在1000m以上,以奥陶系中统厚层状石灰岩为主要含水层,岩溶裂隙较发育,赋存岩溶裂隙承压水,宁静向斜两翼有岩溶泉出露。2.碎屑岩类夹碳酸盐类裂隙含水岩组:主要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岩性为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石灰岩等,以砂岩为主要含水岩层,裂隙较发育,赋存裂隙承压水,富水性弱,水质类型为HCO3~Ca.Na型。3.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包括二叠系上、下统,三叠系、侏罗系,岩性为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