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的语言-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学习目标:•1、理解考纲中对诗歌语言赏析考点的基本要求。•2、分析试题,明确试题的命题基本方式。•3、掌握解题技巧并能够规范答题。语言鉴赏考点分析1、品味语言,评析炼字、炼句的作用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2、评析“题眼”。所谓“题眼”,也叫“诗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诗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3、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品味语言---炼字何谓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谴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值得注意的字词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例如: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王驾写《雨晴》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2/9/2020炼字的角度:一、动词二、修饰语(形容词、副词)三、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数量词、活用词)一、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作用: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析:“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析:“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析:“蒸”、“撼”具有夸张色彩。“蒸”写出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析: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极富诗情。二、修饰语:⑴大部分为形容词,作用: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也有一部分是副词。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析: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⑵副词,作用:修饰限制,表示程度、频率、范围等,准确描摹景物特征或表达诗人情感。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析: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再现情感突变)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作家借助语言本身的音韵、节奏抑扬顿挫来传达生活中的音响,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叠词作用不外乎三种:A、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B、起强调作用加强抒情性。C、描摹声音形态,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07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07天津)答:①“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例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3)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2/9/2020(3)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有人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4)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罄音。(《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山水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悦”和“空”均使用了使动用法。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吹绿。一个“绿”字,写出了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那种景象。化静为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18规律总结一(炼字角度一)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关注丰富多彩的形容词、副词关注生动形象的叠词、拟声词、数词、活用词关注表色彩的词1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青峰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①五言炼第二、三或第五个字。②七言炼第二、五或第七个字。规律总结二(炼字角度二)1、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鹧鸪天[元]魏初)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3、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毛主席《菩萨蛮.黄鹤楼》)4、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杜甫《恨别》)5、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小试身手1、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鹧鸪天[元]魏初)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3、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4、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杜甫《恨别》)5、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小试身手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2、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亮观点并比较比较鉴赏)3、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确定字并鉴赏)(何为诗眼?)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拳”和“退”。拳是指像拳头一样蜷缩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是后退的意思。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与闲适。解释字义描绘景象点明作用(意境、情感)高考例题解析☆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确定字炼字题型答题步骤:•第一步析字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第二步描图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第三步明手法,点作用,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1、(2014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第一步:解释含义“过”是“过去”,“随”是随山转折第二步:描绘景象雨过天晴后看松树翠绿,随着山路到达了溪水的泉源”第三步:点出作用雨后看松,人随山转,缘山寻水源,有曲径通幽的遐思。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呈现了出来.“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4分)典型试题2、(201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1.“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分析。(3分)第一步:解释含义“惊”是惊散。第二步:描绘景象云朵扫过山林,惊散林中的乌鸦。第三步:点出作用以景写情,映衬作者山居生活的乐趣。答案:(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意思对即可。)3、(2014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3分)⑵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第一步:解释含义(1)“常”是常常表时间,“偏”是偏偏,表程度。第二步:描绘景象(1)寒山常常带着斜阳的色彩,刚刚升起的月亮偏偏照亮落叶第三步:点出作用(1)以景写情,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答案(1)“常”字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暮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⑵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汗衫、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

1 / 1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