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曾湘泉杨玉梅摘要:1978年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形成,中国的劳动经济学经历了从苏联模式到现代劳动力市场经济分析模式的转型。本文对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劳动经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劳动经济学在整个三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具有研究主题追踪社会热点,实证研究比例不断增大的演变趋势。研究还发现,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在借鉴现代劳动力市场经济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范围略窄、研究内容不规范、基础平台和数据建设薄弱等不足,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并对此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演变研究主题差距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正是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型的三十年,期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劳动力市场得以逐步建立和形成。作为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的劳动经济学,伴随着市场的演变,经历了从苏联的计划劳动管理向现代劳动力市场经济分析的转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独特知识和理论体系,这必定是我国劳动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历史进程,对这个阶段的回顾与分析也必将更有意义和价值。正如McNulty(1984)所指出的“经济学家了解所考虑问题的法律、政治、和历史等等方面,有助于理解该学科的本质,回顾历史有助于说明这一点。”对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我国劳动经济学发展进行回顾,总结优势并寻找差距,必将有利于我国劳动经济学更好的发展,进而推动其为社会经济的进步做出更多贡献。尽管国内有一些论文和著作曾描述和讨论了我国劳动经济学某一阶段或者某一方面的进展,但总体而言,缺乏对其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轨迹的全面回顾,也缺少对目前中国劳动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水平与国际前沿水平的差距方面的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zengxq@ruc.edu.cn。杨玉梅,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E-mail:yangyumei1117@163.com。本文是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部分研究成果。比较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对1978年以来的劳动经济学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回顾分析劳动经济学文章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的演变情况,分析演变背后的原因,试图以此管窥中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另一方面,清晰地界定我国劳动经济学发展现状,总结与国际的差距,探讨提升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水平,促进我国劳动经济学未来发展的路径。一、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演变(一)研究模式:从苏联模式向现代劳动力市场经济分析的转变1978年之前我国的经济学主要参考苏联模式。所谓苏联模式的经济学,是指以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特别是其“社会主义部分”为代表的经济学,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并作为这种体制的理论表现的经济学。因此,我国早期的劳动经济学更多的是计划劳动管理,缺乏现代经济分析的概念体系,也缺乏实证分析,而更倾向于传统的逻辑推理和概念演绎。这种劳动经济学着重于研究在既定的意识形态下,相应的劳动制度“应该是什么”;对经济现象只限于定性的描述,总结出几条所谓的“特征”、“规律”、“意义”。这些研究特点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尤为明显。比如本文将在后面分析研究主题时所提到的,80年代中期以前的收入分配和工资研究中,只谈及分配的种类、特征、按劳分配的优越性,以及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要注意哪些问题等,而未能分析工资决定的实际运行过程、如何最终确定,因而在理论上缺乏科学性,在实践上也缺乏可操作性。1978年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现代劳动经济分析思想和理论的引入,国内的学者开始使用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来解释和研究中国的劳动问题。西方劳动经济学的引入首先表现在教材引进上,1987年国内一些高校开始使用美国Freeman,R.B.和Hoffman,S.D.教授的劳动经济学教材,由此揭开了真正分析意义上的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之后一些类似的西方劳动经济学教材不断被引入,可以发现,这些教材在内容上已经迥异于之前教材中的劳动管理内容,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流动、就业与失业理论等在教材中都得以体现,而“劳动与人类、企业劳动管理、劳动生产率”等内容逐渐消失。20世纪80年代末,学者开始使用相关理论解释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如夏振坤等(1989)对二元经济理论的使用,沈金虎(1988)从经济学角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分析,杨体仁、曾湘泉等(1990,1994)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概念,对劳动力需求、供给、流动、人力资本投资、工资、收入分配、失业和就业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并推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求的劳动经济学教科书。袁志刚(1994)则介绍了西方劳动经济学中的自然失业、古典失业、凯恩斯失业(即非自愿失业)、刘易斯二元经济中的失业等多种失业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失业的原因等。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经济学偏向于逻辑推理和概念演绎,现代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更侧重经济分析和实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在现代劳动经济学培养下的人才逐渐成长、此领域国外留学人才的回国,以及学者对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引入和借鉴,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实证研究的比例逐渐加大,先进方法和技术的使用日趋增多。(二)研究主题:反映制度变迁,追踪社会热点作为一门经世济民的致用之学,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再加上中国经济学是从改革开放前“高度泛政治化”的政治经济学演变而来,这都使得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和研究会与当时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表现出追踪热点的特征,作为经济学分支的劳动经济学也不例外。此外,对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更容易受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相关制度变迁的影响。文献研究发现,作为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的学科,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的研究热点的变化受到劳动力市场相关的制度变迁的重要影响。1.第一阶段(1978-1984年):苏联劳动经济学的影子依然存在1978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之后的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经济措施,承认生产承包、个体经营1,雇佣劳动也11980年9月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肯定了各地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允许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允许小商贩从事个体经营。合法化2,这些从现实层面表现出与以往的计划经济的些许不同,在理论研究上也有体现。首先,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存在“私人劳动”成为当时的相关学者首要关注的问题(孙恒志,1979;练岑,1979;彭延光,1979)。从1980年开始,整个80年代上半期,学界对不同行业是属于“生产劳动”还是“非生产劳动”也展开了辩论(杨百揆,1980;余鑫炎,1981;于俊文,陈惠如,1981;郭向远,1982)。此外,劳动力所有制也是这一阶段的关注焦点。当时关于劳动力的所有制,学界有多种不同观点,如“社会主义下劳动力公有说、个人所有说、部分个人所有说、两重所有说”等,但是当时的主流观点还是不承认劳动力所有制,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提法(李光远,1982)。为了打破平均工资、大锅饭的情况,国家开始推动工资改革,1978年邓小平的《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明确指出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要实行考核制度等。自此,实践界和理论界纷纷提出不同的工资制度改革办法(赵履宽,1983)、工资确定的具体方法以及奖金的制定方法。如晓亮,张问敏(1978)提倡实施计件工资;冯立天(1984)提出按照劳动生产率确定平均工资的“一元法”,金敏求(1984)提到的建筑行业自发实施的“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制”,邹学荣,刁隆信,潘佳铭,黎小杰(1985)的“工资总额挂钩指标”……关于奖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奖金本质的争论(孙克亮,1979;陈进玉,1979)、是否实行奖金制的优缺点争论(问敏,1978)、部分收入与绩效的挂钩(汪海波等,1978)以及奖金的确定方法方面等(吴贤忠,1982)。2.第二阶段(1985-1991年):现代劳动力市场经济分析引入及初步发展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一些推动改革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商品”、“商品经济”的概念从政策角度得到承认3,一些在计划经济中不会出现的经济问题也开始浮现,如劳动力是否是商品(陆立军,1989;胡瑞梁,1987;胡瑞梁,1988;杨宜树,1988;张肯发,1989)、是否建立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公平与否、市场化带来的工资制度改革、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农民工的流动成为这个阶段的研究2国务院于1981年7月发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此规定标志着使用雇佣劳动合法发展起来3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目标,把缩小指令性计划作为改革的中心内容。热点。除了研究关注点与前段时期不同外,此阶段的特点还表现在很多研究开始借鉴西方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如夏振坤和李享章在1989年即使用“二元经济”的理论来解释当时的“民工潮”现象,符钢战(1990,1991)对劳动力供求的市场化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以及对我国就业理论和统计体系与国际的比较等等。此阶段对农民工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是否应该转移,转移的流向、流量(胡军,1986)、路径(王向明,1985)、模式(陈颐,1987)、条件(米有录,1988)等方面,有的学者还分析了当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行为特征(侯晓虹,刘永义,刘云,王建林,1988),宋国青(1985)从城乡发展和经济结构与农民转移的关系角度进行的分析具有一定新意。80年代末的“民工潮”出现后,政府又开始推行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4,学术界也对引起民工潮的原因(夏振坤,李享章,1989),及如何阻止民工潮(吴仁洪,邹正清,1989)进行了研究。在收入分配的研究中,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是此阶段的讨论热点(李雄,1986;李学曾,张问敏,仲济垠,1989;赵人伟,1989)),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也得到关注(卫兴华,魏杰,1989),开始强调应加强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赵履宽,杨体仁,文跃然,1988)。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脑体倒挂”现象也是当时的研究热点(李学曾,张问敏,仲济垠,1989)。此阶段收入差距研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第一次出现了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基尼系数和洛仑兹曲线来分析我国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差距(赵人伟,1985)。针对上述收入分配领域的具体问题,学界和实践界对收入分配政策层面的改革展开了探讨和研究(张维迎,1986)。此阶段针对工资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工资管理方面的讨论,而是将研究视野和方法扩展到经济学分析角度。在工资政策改革的目标方面,张维迎(1986)提出通过开放劳动力市场,引入市场工资决定机制。曾湘泉(1989)在讨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机制的研究中,对计划经济前后的经济增长与工资机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经济学分析。41989年3月,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采取“堵”的政策应对1980年代的中后期出现的“民工潮”问题,严格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转移到城镇的大量农民工要“清退”压缩回农村;在大中城市推行“劳动许可证”制度和“城市暂住证”制度。除以上这些研究热点外,还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一种极其引人注目的现象——失业,失业正式进入人们的经济生活,也开始引起劳动经济学者的关注(吴仁洪,邹正清,1989;罗德明,1990),相关文章已经开始关注西方现代经济学失业理论的介绍和引入。企业的“隐蔽性失业”,即在90年代引起广泛讨论的“隐性失业”问题,在80年代中后期已经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黄维德,1986)。不过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