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ChineseJournalofInformationonTCMJun.2010Vol.17No.6·中医药信息学·含十八反药对半夏与乌头类复方的组方配伍特点分析李文林1,2,程茜1,唐于平2,段金廒2,尚尔鑫2,范欣生2(1.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32000)关键词:半夏;附子;乌头;卡方检验;关联规则;配伍特点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0.06.051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5304(2010)06-0094-04中药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年版本、《中药学》历版教材均采纳了相关内容,规定凡注明“畏、恶、反者”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或同用。但中药方剂大辞典中,含有十八反药对的案例颇多,其中半夏配附子和半夏配乌头的方剂昀多[1]。前人研究发现,各相反药对的主治病症多不相同,其中乌头配半夏以治疗风寒湿痹及中风瘫痪的案例昀多,附子配半夏以治疗伤寒及痰饮的案例昀多[1]。已有研究虽然明确了各相反药对各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适应证,但大部分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即十八反药对的破禁应用都是在复方中与其他药并用的,并非单纯药对中的两味药,因此,虽有文献指出十八反药对不是绝对的禁忌,尤其是在宿疾、险症的治疗方面[2]。但由于尚未明确这些药对在复方与其他药物间的配伍关系,因此,在遣方用药方面依然无法明确在何种条件下可应用相关药对。为此,笔者以中医药在线方剂数据库中含有半夏-附子、半夏-乌头的方剂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卡方检验的关联规则方法,从禁忌药对与所在方剂中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方面等对十八反药对在方剂中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数据来源以中医药在线()方剂数据库中的84464首方剂为检索对象,在高级检索字段中,以药物组成=半夏and药物组成=(乌头or草乌or川乌or天雄)为检索式,共检索得到所有含有半夏-乌(附)药对的方剂1048首。1.2纳入与排除标准本次分析对象为同时含有相反药对半夏-乌头、半夏-附子的内服用方剂,因此,将剂型为膏剂、锭剂,或用法为摊贴、敷、擦、涂,或功效为麻醉、令开刀不疼,或主治病症为疮疡肿毒、痈疽、发背、流注、跌打损伤、乳癖、瘰疬、无名肿毒等伤科、外科、眼科等外用方剂进行排除后,共得到内服方剂811首。凡方名相同、方药组成不同的方剂均视为不同方剂。1.3数据规范由于方剂的主治病症历代记载不一,为便于分析,对所得方剂中药物名称及主治病症名称分别以《中华本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中药学》(黄兆胜主编)、《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医儿科学》(汪授传主编)、《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等工具书或教材为依据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初步规范。其中乌头由于有些方剂中写明川乌,有些写明草乌,有些未注明基源,因此与川乌、草乌未作合并。黑丑与白丑虽同为牵牛子,由于部分方剂中同时含有黑丑与白丑,因此也未作合并。规范后统计发现,全部方剂中共有药味93个,功效分布见表1。主治病症中,“一切风(无问新久)”与“中风”未作合并,面中风(面若虫行、面上游风、口眼蠕动、口噤不语)、内伤中风、瘫缓诸风、惊风、产后中风、肝脏中风、肺脏中风、卒中诸风、心中风、老人急中风、大人头风、妇人血风、妊娠中风等症状表述中凡有“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或言语不利”等症状者均归并为中风。小儿急慢、惊风归并为“小儿惊风”。痰饮包括痰证(风痰、酒痰、茶痰、食痰、气痰等)及饮证(痰冷澼饮、饮痰癖、悬饮、支饮、溢饮等)。有些病名在现代工具书中找不到对应的病症,如肾厥、奔豚气、痼冷等均保持原症状名,经统计811首方剂中共有主治病(症)145种,其中病症频次超过10次的分布见表2。表1811首方剂中药物频次及功效分布分类药物(频次)总频数频率(%)化痰药半夏(811)、天南星(471)、皂角(55)、天竺黄(15)、白芥子(11)、栝楼(32)、铅霜(13)139915.160温里药附子(670)、肉桂(108)、蜀椒(106)、茴香(47)、丁香(91)、干姜(270)、胡椒(17)、高良姜(34)、硫磺(43)138615.020平肝熄风药僵蚕(206)、全蝎(242)、天麻(253)、蜈蚣(32)、羚羊角(31)、蜈蚣(32)、牡蛎(10)、牛黄(69)、白附子(387)123013.270补气药黄芪(111)、甘草(413)、人参(384)、炙甘草(8)、山药(240)94010.180祛风湿药蚕沙(10)、乌梢蛇(56)、白花蛇舌草(58)、乌头(104)、草乌(116)、川乌(305)、桑寄生(11)、防己(32)、代虎骨(29)、羊踯躅(9)7307.918辛温解表药细辛(218)、生姜(200)、白芷(129)、葛根(25)、麻黄(149)7217.810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康缘中医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HZ0801KY)2010年6月第17卷第6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95·续表1分类药物(频次)总频数频率(%)理气药陈皮(220)、青皮(55)、香附(42)、木香(184)、橘红(28)、乌药(34)5636.120清热药赤芍(34)、生地黄(61)、石膏(59)、天花粉(24)、黄芩(72)、大黄(84)、菊花(19)、犀角(60)4134.470利水渗湿药茯苓(336)、椒目(4)3403.410活血祛甀药川芎(241)、三棱(41)、莪术(21)、穿山甲(9)、泽兰(3)3153.320开窍药石菖蒲(70)、麝香(178)2482.680补血药白芍(146)、熟地黄(41)、何首乌(36)2232.410安神药朱砂(161)、琥珀(18)1791.940芳香化湿药草果(24)、白豆蔻(24)、藿香(69)、砂仁(58)1751.890补阳药巴戟天(33)、肉苁蓉(42)、益智仁(10)、补骨脂(24)1091.180补阴药麦冬(49)、鳖甲(28)、龟甲(2)、玉竹(3)820.880辛凉解表药薄荷(49)、蝉蜕(33)810.870固涩药山茱萸(33)、刺猬皮(3)360.390止咳平喘药葶苈子(16)、桑白皮(14)300.320泻下药白丑(2)、黑丑(15)170.180表2811首方剂中频次超过10的病症分布病症频次病症频次病症频次痰饮170淋证35遗精14中风155腹痛35噎膈13一切风142风疾35气逆12小儿惊风105项痛34宿食12虚劳90脚气33痢疾12咳嗽90霍乱28胃痛12痹证81发热26月经不调11头风头痛75疝气24一切恶症11痞满65痿证23眩晕10伤寒64心悸21胁痛10呕吐59腹胀19小儿疳积10癫痫57癥瘕18破伤风10积聚50哮喘18纳差10厥证46疟疾17泄泻42胸痹171.4分析方法本次分析旨在发现与含有半夏-乌头类复方中的昀大药物集合与其主治病症的关系,属于关联规则中的高维数据的分析。因为高维数据的分析具有数据挖掘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随着维数增长、时间开销呈指数上升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恰当的特征选择方法以降低数据的维数。为此,本文参考现有文献[3],首先以基于频繁模式增长算法确定方剂中与半夏-附子、半夏-川乌、半夏-草乌等反药共同存在的昀大频繁项集数目为5,然后为了使生成的规则更有效,分析中进一步借鉴文献方法[4],在结果筛选方面引入了统计学中的卡方检验,以检验关联规则输出的药群和病症之间的独立性。运用卡方检验的思路是:对于研究对象引进随机变量X和Y。{X=1}表示含有该药群的方剂,{X=2}表示不含该药群的方剂,{Y=1}表示含有主治病症为某一病症的方剂,{Y=2}表示主治病症不是该病症的方剂。问题是要在某水平下检验假设“某药群和某病症是相互独立的”,对计算出的结果和阈值比较,低于该阈值即表明接受该假设,即二者的确是相互独立的,否则表明二者不是相互独立的,即相关。2结果根据卡方表查出独立性置信水平α,将卡方值转化为相关性概率,从统计意义上检验规则关联的可能性。分析中选择置信水平α=0.05,然后以卡方的阈值为7.879为昀小阈值下限,即理论上期望关联规则分析输出的结果存在相关的可能性为99.5%。含有半夏-乌头类811首方剂中5味药形成的药群与主治病症的关联关系的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表5。支持度表示药物群与主治病症同时发生的概率。如“半夏、附子、川芎、白芍、甘草→痹证”的支持度13.914%,表示811首方剂中,有112首同时含有上述药群的组合其主治病症为痹证。置信度反映了该关联规则在前提成立的条件下可实现的概率情况,其中置信度1表示方剂中出现该药群时,含有该药群的复方可以用于治疗该病症的可能性,如“半夏、附子、川芎、白芍、甘草→痹证”的药群置信度为62.5%,表示811首复方中,含有上述药群的复方中有62.5%的处方可以用于治疗痹证。同理,置信度2表示方剂用于治疗该病症的药群出现的可能性,如“半夏、附子、川芎、白芍、甘草→痹证”的置信度为18.519%,表示811首复方中,用于治疗痹证的复方中有18.519%的复方含有上述药群。表3含有半夏与附子的药群组合与主治病症的关联关系药物病症支持度(%)置信度1(%)置信度2(%)卡方值半夏,附子,麻黄,白芍,细辛痹证13.91462.50018.519106.795半夏,附子,川芎,白芍,人参虚劳12.05972.22216.049110.297半夏,附子,生姜,僵蚕,甘草痹证10.20444.00013.50749.028半夏,附子,川芎,甘草,细辛头风头痛10.20445.83313.58051.867半夏,附子,干姜,甘草,人参痰饮12.84253.33319.75393.226半夏,附子,天南星,白附子,甘草一切风10.20484.61513.503112.564·96·ChineseJournalofInformationonTCMJun.2010Vol.17No.6续表3药物病症支持度(%)置信度1(%)置信度2(%)卡方值半夏,附子,僵蚕,白附子,黄芪一切风10.20473.33313.58094.829半夏,附子,白附子,川乌,僵蚕中风10.20457.89469.62028.907半夏,附子,生姜,茯苓,甘草咳嗽10.20478.57113.561103.058半夏,附子,川芎,白芍,黄芪虚劳10.20484.61513.520112.563半夏,附子,干姜,茯苓,甘草痰饮10.20433.33313.50332.656半夏,附子,白芍,茯苓,人参痰饮12.05931.70716.04935.898半夏,附子,白芍,甘草,人参痰饮12.76751.51520.98894.843半夏,附子,白芍,麻黄干姜痰饮12.05965.00016.04996.905半夏,附子,陈皮,茯苓,人参痰饮12.77053.12020.98898.727半夏,附子,陈皮,干姜,黄芪痰饮11.13282.30714.815136.144半夏,附子,茯苓,干姜,人参痰饮15.77025.37320.98832.789半夏,附子,白附子,人参,茯苓中风10.20434.37513.52134.241半夏,附子,天麻,人参,黄芪痹证13.91538.46118.51955.767半夏,附子,麝香,白附子,甘草中风11.84264.00019.753117.509半夏,附子,天南星,僵蚕,白附子一切风10.20437.39169.62012.906半夏,附子,川芎,白芍,甘草痹证13.91462.50018.519106.795半夏,附子,川芎,白芍,人参虚劳12.05972.22216.049110.297半夏,附子,麻黄,天麻,干姜痹证10.20444.00013.50749.028表4811首方剂中含有川乌与半夏的药群组合与主治病症的关联关系药物病症支持度(%)置信度1(%)置信度2(%)卡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