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四首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咏物诗四首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青春幸勿谢,嘉树欲相依。【内容赏析】诗人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素蝶的清高喻指自己品行高洁。“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实际是诗人宦场沉浮的写照,诗人志向高远堪比旭日,映日争起,渴望一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尽管宦途不顺,还是坚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会到来。子规华阳真逸——顾况顾况(约727-约820),唐代诗人,字逋翁。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贞元三年为李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间被贬饶州司户参军。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有《华阳集》。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顾况是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和白居易、元稹、王建等大力推行“新乐府运动”。诗歌要揭露朝政弊端,反映民生疾苦。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成的。借“子规”来讽刺世道不公,反映百姓中冤魂太多。《子规》借咏子规,抒发了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1.首句中的“有时”与后面哪个词相照应?这两个词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时”与第二句中的“年年”照应。这两个词强调了杜宇化鸟传说的时间之久,为下文诗人写历代冤魂之多,对当时黑暗现实不满的感慨做铺垫。2.后两句的反诘语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后两句的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鉴赏】历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此二句翻出新意,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委婉地指明世道不公,受冤普遍的社会现实。贞元二年(786),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792)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皆不中。直到29岁才在汴州董晋幕府中谋得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吴元济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在潮州八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这首诗是诗人元和元年(806)五月在江陵(今属湖北)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原诗题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葡萄》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诗人用葡萄这种需要扶持从而果实累累的事物,来表达自己仕途的不顺,希望能得到贵人相助的心愿。1.诗的前两句分别表现了葡萄树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两句写葡萄在春夏之交还很柔弱,未完会复苏,而且枝条杂乱攀附,需要照顾。2.诗的末句是如何托物言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表面上说护理葡萄时,应该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并多扶持枝蔓生长。实际上,诗人以葡萄自比,借葡萄树需要善意照顾来表达自己贬谪后希望有人援引、帮助的心情。咏物诗1.咏物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另一类是描摹形象、只求形似的咏物诗。2.托物言志是咏物诗的本质特征,托物言志又叫“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是指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品格志向。如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明品格高洁的人不需任何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通过餐风饮露的秋蝉形象,表达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心情,也流露了“飞难进”而欲飞、“响易沉”而仍欲响的不甘沉沦的奋进精神。李商隐的《咏蝉》中“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展示了一个怀才不遇、生活清贫的正直文人形象,谴责了当时整个政治集团。三位诗人均借咏蝉比兴,寄托个人不同身世遭遇。3.咏物明理是指凭借外物阐明某种道理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和咏物明理共同点:表意依托于物而意旨含蓄蕴藉。两者不同点:托物言志重在抒写主观情志;咏物明理重在说明客观道理。如罗隐咏物明理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借泾溪行舟阐明了安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行舟安全取决于驾舟人重视程度的道理。4.咏物诗除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外,还兼用拟人、比喻、双关等修辞,达到亦物亦人、形神兼备的佳境。如于谦的《石灰吟》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写石灰来之不易,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非凡气度,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以拟人手法表露了石灰甘愿献身的美德,展示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末句中“清白”一语双关,画龙点睛,既指出石灰外部色彩,又高度概括了诗人崇高清白的人格。诗人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的心愿和高洁磊落的襟怀。解题步骤: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请完成“课后知能检测”第7题的第(2)小题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鉴赏】“马乳”,马的奶头,这里比喻成熟的葡萄。“添竹”指种葡萄的人在架子上多添些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遭贬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牡丹娇艳多姿,雍容大方,有“百花之王”的美誉。据记载,从隋朝起牡丹就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到了唐代观赏牡丹的场景更是盛况空前。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的描述即可说明。随着牡丹花在唐朝社会的备受宠爱,咏牡丹诗也随之大量出现。刘禹锡的《赏牡丹》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赏牡丹》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1.诗的前两句写芍药与芙蕖,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前两句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蕖的“净少情”,其目的是与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真国色”的独特魅力。2.“唯有”、“真”两个词语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在诗中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真”字加强语气。如此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即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动京城”的独特魅力。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鉴赏】作者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花开得艳丽,但开得太妖艳,因而显得缺乏格调,即“无格”。至于“芙蕖”,也就是荷花,素以高洁闻名,但往往孤芳自赏,故作者认为其净少情,即纯洁而寡情。作者写芍药、荷花并没有完全否定它们,而是抑中有赞,为写牡丹“真国色”的独特魅力起侧面烘托作用。小松九华山人——杜荀鹤杜荀鹤(846-907),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人。昭宗大顺二年(891)进士。生长于农村,遭逢乱离,善用近体诗反映民间疾苦,抨击社会黑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致屡试不第,报国无门。诗人心中颇感苦闷,于是写下了这首《小松》,来表达自己被埋没于深草的不平。《小松》是一首典型的、寓意深长的托物讽喻诗。写小松年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暗含了诗人身世之慨。1.首句中的“刺”表现了小松怎样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个“刺”字,就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质鲜活地表现了出来:周边柔弱的杂草们怎么能和它相比呢?它的自强不息、不畏困苦、奋发向上的品质也是它们根本无法企及的。2.后两句诗有何言外之意?试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入云后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才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凌云木”,指必将凌驾云端的松树。后一“凌云”指高高凌驾云端的状态。故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被忽视掉啊!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鉴赏】小松刚出土时,被周边的杂草深深地掩盖着,尽管不被人识,它依然表现出了特异的品格,长着一个“刺头”。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拼搏,它慢慢地已经崭露头角,比那些不能成大器的“蓬蒿”要高出了一筹。这两句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松树小时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关注的环境中渐渐成长的过程。被贬潮州的韩愈韩愈52岁被贬到潮州任刺史时,身体病弱,女儿也在途中死去,他心力交瘁。但他到潮州后,兴办学校,普及教育,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生活。韩愈以儒学大师的风范和无私的努力,赢得了潮州人民的千古崇敬。被贬潮州,对韩愈而言或许是不幸的,但对潮州百姓而言则是大幸。千年回眸,这位文化巨人在潮州留下的印痕依旧清晰深刻:“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像韩江、韩山,祭鳄台,韩祠橡木、鳄渡秋风、昌黎旧治、昌黎小学等,无不言说着潮州人从古到今对韩愈的敬仰。更有宋时就建在韩江东岸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韩愈祠。【应用角度】该材料可用于与“以民为本”、“积极用世”、“实干精神”、“如何面对失意”、“沉沦与奋起”、“流芳千古”、“苦难磨炼坚韧”、“骨气”、“幸与不幸”等话题相关的写作中。新修建的“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