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专题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新课标-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考向第一单元│考点考向讲次考纲考点考向定位第1讲商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纲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本单元仍将是2012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早期政治制度重点是对宗法制、分封制内涵及影响的考查2.围绕解决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矛盾及各王朝采取的重大制度和举措的内容、特点及影响的考查3.可能从古代政治制度内容、特点、历史遗存的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经验教训对今天政治民主化进程、机构改革借鉴的角度命题考查考点1.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2.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3.郡县制与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第一单元│考点考向讲次考纲考点考向定位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纲1.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本单元仍将是2012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早期政治制度重点是对宗法制、分封制内涵及影响的考查2.围绕解决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矛盾及各王朝采取的重大制度和举措的内容、特点及影响的考查3.可能从古代政治制度内容、特点、历史遗存的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经验教训对今天政治民主化进程、机构改革借鉴的角度命题考查考点1.汉代尚书制度;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2.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和司法权;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3.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措施,解决王国问题4.北宋把地方财政权、行政权、兵权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5.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复习策略第一单元│复习策略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从秦朝建立至明清,历经了建立、发展、完善、加强、强化并衰落的发展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1.复习早期政治制度时,可采用表格法,分析比较分封制与宗法制内涵、特点及影响的异同;归纳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一单元│复习策略2.复习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时,采用线索归纳法,围绕一条主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发展的演变历程;从两个方面: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皇权加强、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历程、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制度、措施,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影响和消极作用。3.重视将主干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复习,如选官制度与公务员制度、监察制度与反腐倡廉、中央对地方管辖措施与国家统一等。使用建议第一单元│使用建议本单元共分为两讲,需要用3课时完成。第1、2讲各一课时,单元能力训练卷一课时。1.第1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二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据考情本讲中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是学习的重点。结合【考点梳理】理解这些政治措施的目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分析归纳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利用【要点探究】加深对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影响的理解认识;第一单元│使用建议结合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措施的实质分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政治统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领悟高考考查的命题角度、考查的能力,培养学生解题方法技巧,提高考生应试能力;做好课时作业,注意及时反馈与矫正。2.第2讲主要包括汉至明清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采取的主要举措。据考情汉代郡国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宋代分割相权措施、宋代知州通判制度、元朝行省制、明朝内阁制、清代军机处以及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选官制度是高考考查重点。结合【考点梳理】识记和理解这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归纳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阶段特征、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要点探究】明确本讲考查的重点内容、命题的趋向;强化对这些高考高频点的理解掌握。第一单元│使用建议3.利用【单元总结提升】巩固提升对这一单元重点的理解深化。从【知识网络】、【历史特征】、【时空定位】整体把握本单元的主干知识、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专题史、通史角度整体理解本单元的重点;通过【考向瞭望】明确本单元考查的重点与热点,引导学生重视重点与热点的复习和训练;【单元能力训练卷】要定时定量,批阅反馈,查漏补缺。第1讲│商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1讲商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梳理第1讲│考点梳理►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1)国家制度出现: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从启开始,实行________制。(2)行政管理制度:①中央:设有________、卿士等,掌管政务。②地方:封________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世袭相侯第1讲│考点梳理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2)内容实施西周建立后开始分封分封内容授“________”授“人民”,建立诸侯国分封对象王族、________、古代帝王的后代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________、朝觐述职等诸侯的权力在自己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进行再分封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土地功臣贡赋第1讲│考点梳理(3)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________的统治,形成了诸侯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4)瓦解:随着________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逐步瓦解。【走出误区】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天子并无血缘关系。地方诸侯国第1讲│考点梳理3.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是用父系________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为了加强______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内容:①________继承制。②确立大小宗的名分。③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4)特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将血缘纽带同________关系结合起来,是“家”和“国”的统一。血缘分封制嫡长子宗法制第1讲│考点梳理(5)作用:保证了各级________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思维延伸】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1)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内在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2)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3)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顺利实施的工具。贵族第1讲│考点梳理►考点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形成条件:公元前________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2.基本内容(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以“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从而确立了皇帝制度,其核心是________。221皇权至上第1讲│考点梳理(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①“三公”指________(负责政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和太尉(负责军事);“九卿”是“三公”以下的重要官员,负责具体事务。②特点: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管理地方事务,其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丞相第1讲│考点梳理3.历史作用和影响: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________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特别说明】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制度要点探究第1讲│要点探究►探究点一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演变及瓦解的原因1.特点(1)周王与诸侯以土地和人口为联系纽带。(2)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3)以宗法制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第1讲│要点探究2.演变(1)西周时期开始实行,把王室、姻亲、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拱卫周王室,在当时起到了巩固周王统治、形成“天下共主”局面的作用。(2)由于其相对的独立性和世袭制,又成为导致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祸根,到战国时期开始被废除,秦朝统一后即全面被郡县制所代替。(3)西汉初年虽然又回光返照出现地方管理上的“郡国并行”局面,但经过“七国之乱”和“推恩令”后,即名存实亡。第1讲│要点探究3.瓦解的原因(1)各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王与地方诸侯王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依靠血缘亲疏关系实施的分封制越来越难以推行。(2)井田制的破坏,使分封制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各诸侯国对土地和人口的争夺日趋激烈,周王与诸侯王之间的联系纽带丧失。(4)世袭制的更替方式,使得贵族们享有“世卿世禄”的特权,弱化了进取心,不能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的需要。(2012年浙江卷)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辨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鲁、晋、燕是姬姓封国,秦晋为异性封国,因此据题意“同姓不婚”,可知①是对的。②是错的。秦、晋、宋、燕是异性封国,可知③④是对的,因此答案选C。答案:C第1讲│要点探究例1[2010·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第1讲│要点探究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影响的理解。解答此题主要分析各省简称,迁移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从选项中各省的简称依次是:(豫、冀)(湘、鄂)(鲁、晋)(粤、桂),其中晋、鲁是西周分封制中的诸侯国,故答案为C。(2011年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B.领主C.盟主D.君主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商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商实行内外服制,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答案】C第1讲│要点探究[点评]分封制是我国早期重要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高考重视对分封制实质、影响的命题考查。今后复习备考应注意从理解“封建”的含义、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角度考查,还有可能联系郡县制进行分析比较的角度来考查。第1讲│要点探究[2009·北京卷]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第1讲│要点探究C[解析]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从题干中的“封黄帝之后于蓟”可以判断是分封制。第1讲│要点探究►探究点二宗法制的产生、内涵和特点及影响1.产生(1)来源: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发展而来。(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涵和特点(1)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被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第1讲│要点探究(3)宗法制是家族式的政治统治。各级诸侯、卿大夫、士既是一种家族式组织,又各自构成一级国家政权,共同对最高大宗天子负责。周天子既是国王,又是家族中的族长。3.影响(1)对西周的影响:①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

1 / 1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