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读懂古诗词快速读懂古诗词—五看、三抓五看看标题看作者看注解看末句看题干三抓抓意象、抓诗眼、抓抒情字词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残春:春天将去,春花凋残,故称残春。——说明写诗的季节一、看标题旅舍:居住场所。——说明诗人应该是在旅途中,很有可能跟羁旅情怀有关。标题一般交代写作的缘起、对象、时间、地点、背景以及诗歌类别等信息。从题目入手一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二能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春夜别友人》《汴河怀古》《塞下曲》《题苜蓿峰寄家人》《闺怨》《病牛》《旅夜书怀》咏物诗边塞诗怀古诗闺怨诗怀人诗羁旅诗送别诗二、看作者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韩偓(842~923)晚唐著名诗人。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宦官和拥兵自重的节度使掌握实权,皇帝有名无实,韩偓是少数忠于皇帝、保持气节、不愿同流合污的官员,被掌权的节度使朱全忠贬官放逐,流落南方。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改国号梁,唐王朝正式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有时作者的信息在注释里甚至题干里会有所交代,这就要求我们特别关注诗歌注释!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不可不看。羁旅情怀、漂泊之感、贬谪之意、怀人感时……关键信息: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三、看注释题大庾岭北驿①【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注】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起(首句/首联):即开头(交代时地缘起等)合(末句/尾联):结束全文,诗意合成,表达见解,抒发情感,揭示主旨,画龙点睛四、看末句转(第三句/颈联):转折(结构思路的转换:事→理、景→情、物→人)承(第二句/颔联):承接上文,铺垫蓄势看到末句(尾联)要认真品读,很有可能就抓住了诗歌最主要的情感和主旨。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保存好官帽不要遭污损,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表明诗人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言外之意:决不作异姓之臣,不改变自己的气节,要耐心等待,等到大唐复兴。(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五、看题干技巧、结构两方面作答内容、情感两方面作答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残春之景,感伤、落寞回忆内心烦闷六、三抓生动活泼作者客居旅舍,触景生情,回忆起皇都风物。记忆中的一切如此温馨,与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个人的境遇与国家的命运,让作者内心感到无比孤寂愁苦。颈联两句是对作者心境的描写。作者愁苦至极,想通过写诗抒写自己的心境。可这样做并不见效,心中郁结的愁思越积越深,如同重重愁阵横亘胸中,无奈之下,只有通过参禅、饮酒来化解愁苦,力图使自己内心归于平静。尾联收束全篇,表明了作者的希望。整理朝冠,不愿被“尘埃污”,期待“眼明”,表明作者不愿与朱温政权合作,希望大唐能够重新复兴,期待将来还能有机会为朝廷尽力尽职,不负朝冠。表达了作者虽然内心孤寂愁苦,但依然心系国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小结】1.看标题明诗歌类别2.看作者明写作背景3.看注释明疑点难点4.看末句明诗歌主旨5.看题干明答题方向6.“三抓”明思想内容题大庾岭北驿①【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注】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1)“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6分)•【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一、看标题题大庾岭北驿①驿站,旅途当中,与羁旅情怀有关二、看作者宋之问(约656--712)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武后时,官尚方监丞,谄事张易之,易之败,贬泷州参军。中宗时,官考功员外郎,知贡举。因受贿,贬赵州长史。睿宗即位,流钦州,赐死。【注释】:•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三、看注解羁旅情怀、漂泊之感、贬谪之意、思乡念亲的离别之情……•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思考提示】尾联两句主要表达了何种情感?四、看末句(尾联)(1)“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4分)五、看题干结构、内容两方面作答六、“三抓”雁:每年秋季雁便南飞,所谓“秋雁南回”,故常常因其秋去南方春到北方而引起游子们的思乡之情、羁旅伤感。——借雁抒离思,寄寓乡愁离情。陇头梅:既是意象,又是典故。诗人以此表达了心中的祈愿: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十分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1)“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从结构、内容两方面作答【参考答案】“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往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疠之乡,“南飞雁”和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凉处境。(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4分)【参考答案】颈联实写诗人贬谪途中所见景色:黄昏到来,江潮初落,水面静寂,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尾联转入诗人的想象: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故乡,虽然见不到故乡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