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具体目标,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了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能力目标:能正确合理分析我国的经济状况,能从各个片面的经济发展中看到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教学重点、难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3、对科学发展观涵义的全面理解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讨论分析1、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小康社会?2、怎样理解我国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1、标准较高,人民生活全面提高。2、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步。3、改变发展不均衡局面,缩小城乡、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结婚四大件怎样认识西部大开发工程?(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基本实现工业化。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3、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4、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二、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一)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1、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人口转移,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农村发展的目标。3、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第一,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在扶持农用工业,实现以工补农、促农的同时,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伸农村产业链,特别要大力发展公司制的优势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抓住开放兴商、现代物流、业态创新、大企业大市场培育等重点,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即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