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鼓吹乐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0级音乐学徐锡允本节看点一、“唢呐之乡”—嘉祥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西南鼓吹乐一、“唢呐之乡”—嘉祥嘉祥,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公元前554年(鲁襄公十九年)筑武南城,亦称武城,至今约有2560年的历史。另外,嘉祥是一个诸多美誉的一个城市,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手套之乡,中国唢呐之乡,中国孝城和鲁锦之乡,这些都是嘉祥的代名词。一、“唢呐之乡”—嘉祥嘉祥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丰富的旅游景观和地方文化、工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拥有武氏祠(具有极高历史研究价值的汉画像石就出自这里)、曾庙、青山冉子祠、萌山等一大笔旅游资源。石雕艺术也是我们嘉祥的一大特色,现有大小石雕加工厂200多家,工人5万多人,并拥有一个占地面积328亩的石雕城—中国石雕城,而且,在2008年6月,嘉祥石雕登上了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我们嘉祥的鲁锦也是全国闻名,并且鲁锦织造技艺2006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唢呐之乡”—嘉祥嘉祥的特产也十分丰富,受邻县泗水的影响而流行的煎饼、精美的石雕作品、全国著名的鲁西黄牛,小尾寒羊、绵香四溢的红太阳系列白酒、精美绝伦的鲁锦、古今特产—红皮大蒜……都是我们嘉祥的骄傲。一、“唢呐之乡”—嘉祥而且,嘉祥每年九月24到26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文化活动—嘉祥县国际石雕艺术节,每年引来很多知名人认识和企业来先参观和投资,极大的拉动了嘉祥的经济增长。一、“唢呐之乡”—嘉祥说到最有名的,那就数嘉祥的鲁西南鼓吹乐了。因为后面要将讲,这里就不细说了。关于更多嘉祥的文化,这里也不一一介绍了。如想了解更多,请登录相关网站和阅读相关书籍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西南鼓吹乐1.历史渊源2.演出曲目3.演出形式4.乐队结构5.主要乐器6.流派风格7.主要班社8.代表人物1.历史渊源鲁西南鼓吹乐是山东鼓吹月的中药流派,是一种以唢呐为主要演奏乐器的民间器乐合奏艺术形式,因主要流行于鲁西南而得名。而嘉祥又是鲁西南鼓吹乐的主要流行地之一。除了嘉祥县外,鲁西南鼓吹乐还分布在巨野、汶上、滕州等县区的大部和郓城、泗水、微山、梁山、金乡、曲阜以及薛城等县区的部分地区。鲁西南鼓吹乐在嘉祥流行已经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以吹唢呐誉满京城的乐师赵庭音随户部员外郎张纶来嘉祥大张楼于庙定居,由此拉开了鲁西南鼓吹乐在嘉祥的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后,鲁西南鼓吹乐在嘉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唢呐演奏家,创作改编出了一大批经典的曲目,鲁西南鼓吹乐一大批的殊荣。1996年,嘉祥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唢呐)之乡”;2006年,鲁西南鼓吹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新创编曲目《村姑的喜悦》获中宣部、文化部”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金奖。2.演出曲目作为一种发展历史十分悠久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鲁西南鼓吹乐有着十分丰富的演出曲目。目前已挖掘整理出的曲目有200多首,其中有31首收录到《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一直沿用至今的常用曲目也有50多首。鲁西南鼓吹乐的曲目有一些是宋元以来的杂剧曲牌,如《风入松》、《山坡羊》等,但大多数是明清时期流传的小曲、牌子,如《一江风》、到春来》等。曲目大体可以分为传统小曲、传统套曲、戏曲曲牌、咔戏、新创编曲目几类。鲁西南鼓吹乐常用的调名有两个体系,一个是承袭原地方戏曲的演奏指法变换称呼为越调、平调、二八调、下调、起调;另一个是民间鼓吹乐所用工尺谱演奏指法变换称呼为尺字调、六字调、上字调、凡字调、五字调。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有《百鸟朝凤》、《拜鼓曲》、《五字开门》、《落子》、《抬花轿》、《婚礼曲》、《一枝花》等。代表曲目《五字开门》2.演出曲目《百鸟朝凤》一曲最初是民间乐曲,后经任同祥提炼加工,精雕细琢,使乐曲更为完整紧凑,更富有意境和情趣。该曲旋律优美动人,情绪欢快热烈,演奏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娴熟的技巧,刻意对百鸟和鸣、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象加以生动描摹,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乡土色彩,从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世界名曲。3.演出形式鲁西南鼓吹乐的演出形式多样,多在婚丧嫁娶及节日庆典中使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嘉祥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三到五个鼓吹乐班,村村都有鼓吹乐演奏人员。演奏队伍多至数十人,少至三、五人,人员多为农民,以农为主,适时从艺。鲁西南鼓吹乐曲目雅者可为专业音乐会曲目,俗者可作街头、庭院即时演奏。3.演出形式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民间艺术形式,鲁西南鼓吹乐目前已由单纯的只在婚丧嫁娶中使用,逐步扩展渗透到大型节日联欢。开业庆典、参军升学、丰收喜庆等场合,对于丰富广大农村村民的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社会功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4.乐队结构鲁西南鼓吹乐的构成也有诸多讲究。乐队有大有小,不同的乐队也有不同的功能。大型乐队的乐器偏重于打击乐器,古朴庄重,以演奏祭祀套曲为主;则主要以吹奏乐器为主,行动灵活,风格细腻,多演奏小曲,自由加花,即兴演奏,以技巧见长。乐队按演奏功能可以分为:一般乐队(吹奏乐队)、祭祀乐队和拜鼓乐队等三类。一般乐队以一支、枝木杆唢呐为主要乐器,配以笙、笛伴奏,用于一般红白喜事,主要的曲目有《五字开门》、《六字开门》。祭祀乐队的演奏形式是由两枝中音唢呐(俗称对大笛),两架扁鼓、大鼓、点子、云锣,并配以铜鼓,气势宏大,主要用于旧时大户人家祭祀,为主。拜鼓乐队用一只铜唢呐,配以磬、闷子、铛铛、扁鼓等,这种鼓吹乐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用于丧事祭奠“二十四拜礼”4.乐队结构按乐队的不同规模,鲁西南鼓吹乐的乐队又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用一唢呐(一般用中音唢呐)主奏的形式,民间称呼为单大笛。所用管乐器有唢呐、笛子、(笙(一至二人);打击乐器有小钹、云锣、汪锣、乐鼓。乐队人数一般为八人,是鲁西南鼓吹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演奏形式。2.用两支唢呐(用两支低音唢呐)演奏的形式民间称呼为对大笛。所用管乐器有低音唢呐(二人),打击乐器有小钹、云锣(或钹子)、铜鼓、乐鼓。乐队人数一般为六人。3.用锡笛(以锡制杆的海笛)主奏的形式或锡笛(以锡制杆的海笛)主奏的形式或锡笛、笙、笛合奏的形式,此编制为演奏大弦子戏曲牌的专用乐队。所用管乐器有锡笛、笛子、笙(二人);打击乐器只用小钗或梆子。乐队人数一般为五人。4.笙、笛合奏形式,此编制是用来演奏柳子戏曲牌或民间小曲的乐队。所用管乐器有笛、笙(二人);打击乐器仅用小。乐队人数一般为四人。5.卡戏乐队,所用管乐器有唢呐(兼奏把攥子)、笙(-至二人)、笛子;打击乐器有皮鼓、简板、小钗、小锣、大锣。乐队人数一般八至九人。5.主要乐器由于受乐队形式、风格流派、发展历史等方面的影响,鲁西南鼓吹乐也有种类繁多的乐器。但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一类是吹管乐器,主要有唢呐、笛子、笙、管子、闷笛,另外还有大号和咔号等。出大号外,其他吹管乐器一般演奏主旋律;另一类是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鼓、云鼓、堂鼓、扁鼓、板鼓、串鼓、铜鼓、大面锣、大筛锣、低音锣、中音锣、高音锣、武锣、铙钹、点子、云锣、梆子、木鱼、碰铃等,配合吹管乐器打击节奏,烘托气氛。5.主要乐器其中,吹管乐器中的唢呐是鲁西南鼓吹乐的最主要乐器。唢呐,俗称大笛、喇叭。鲁西南鼓吹乐中主要以木杆唢呐为主,常用的演奏技巧有花舌音、气控音、气拱音、滑音、打音、泛音、吐音、萧音、苦音等。另外,鲁西南鼓吹乐常用的笛子有曲笛和梆笛两类。所用的笙主要以方笙为主,也有圆笙。管子有大小孔、单、双管之别。以上各例足以证明鲁西南鼓吹乐乐器的丰富程度。6.流派风格鲁西南鼓吹乐在全国众多的民乐中,风格独特,质朴豪放,高亢激昂。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曲目多变的灵活运用。鲁西南鼓吹乐一曲多奏所使用的手法主要有严格变奏、板腔式变奏和移调指法变奏等三种。变化最丰富、最集中的是《开门》和《抬花轿》这两首乐曲。以民间器乐曲牌开门为例可以变化派生为《上字开门》、《尺字开门》、《凡字开门》、《六字开门》、《五字开门》、《大合套》、《风搅雪》、《婚礼曲》等十几首乐曲。以抬花轿曲牌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变体有《抬花轿》、《拜花堂》、《大笛二板》、《大笛锣》、《百鸟朝凤》、《快慢笛绞》等十几首乐曲6.流派风格其二,鲁西南鼓吹乐有富有特点的展开部分—“穗子”。“穗子”是是乐曲中一个具有相比展开性的独立部分,其特点为在演奏上具有极大的即兴型,音型细碎,展开自由,旋律在围绕中心音不断变换游移时,伴随着丰富的节奏音型和多种演奏技巧,是显示民间演奏家才华和高超演技的段落。7.主要班社嘉祥的鼓吹乐艺术成就较高的有五大班社:任家班、伊家班、杨家班、曹家班、赵家班,分别位于嘉祥县的中、东、西、北部。以伊正银、伊双来父子为代表的马村镇“伊家班”,擅长吹奏《开门子》、《落子》等曲目及传统戏曲曲牌,演奏风格音色清脆,起伏激荡,趣味横生,擅长吹戏,吸收糅进了魔术、杂技等多种特长和技巧,常以“火烧葡萄架”、“二龙戏珠”、“二龙吐珠”、“双鼻孔吹唢呐”等绝活搏得观众阵阵喝彩。7.主要班社以任同祥为代表的任家班功底深厚,音色感染力强,感情细腻,刚柔有力。任家班的代表人物任同祥在当时社会上影响很大,以“对唢呐”闻名,其吹奏的《百鸟朝凤》、《大笛穗子》等曲目闻名省内外。任家班演奏的柳子戏曲牌成为经典保留曲目,“双大笛”配以打击乐演奏为任家班固有的特色,乡村重大仪式活动离不开任家班“对大笛”7.主要班社杨家班以杨兴云为代表。杨家班处于东临大运河与济宁接壤的疃里镇,受圣人礼乐影响,以大型祭礼套曲为主要演奏内容,代表曲目有《拜鼓曲》、《五节大扬州》、《大笛山坡羊》等,演奏风格古朴典雅,庄严肃穆,吹打并重,气势恢宏,清末以前多为官府祭祖拜寿时雇用。7.主要班社曹家班以曹瑞启为代表。曹瑞启被誉为农民演奏家,其唢呐音色明亮,感情细腻,柔和甜美尤以演奏《婚礼曲》、《百鸟朝凤》等喜庆曲牌特长。曹瑞启还多次进京为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奏,受到了极高的赞誉。长子曹体景,次子曹步景都继承了他的技艺,并将其不断发展完善,社会影响力巨大。7.主要班社赵家班以赵兴玉为代表。赵家班擅长演奏演奏《天下同》、《到春来》、《拿天鹅》等传统曲牌,音色宽厚,高昂明亮,粗犷豪放,力度较强。赵家班系祖传,并且采用一种“铛铛衣铛铛”的土教法,没有谱表,口传心授。也正是这种传统的祖传子授的继承方式,使得赵家班在唢呐演奏界声誉极高。除以上艺术成就较高的班社外,还有一些较小的班社,如郭家班家班、徐家班、王家班、高家班等,他们同以上班社一样,活跃在唢呐艺术圈里,为唢呐艺术的发展做着贡献8.代表人物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西南鼓吹乐代表性传承人伊双来。伊双来,男,1948年出生,嘉祥县马村镇李楼村人。鲁西南鼓吹乐伊家班第八代传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西南鼓吹乐”代表性传承人。伊双来子承父业,但因父亲早逝,他便跟叔叔学习,并跟其四处外出采风。10岁那年,他跟父亲的好友任同长学习技艺,并有了较大的进步。伊双来15岁就开始领班,并长期从事这门艺术,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风格。伊双来凭其高超的演奏技艺,屡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1990年,在济宁市春节唢呐调演中以一曲《万马奔腾迎新春》获得最佳演奏奖;1992年,在山东省首届农民艺术节上,他又以一曲《开门子》获得民族器乐比赛金奖;2000年,他参加《拜鼓曲》集体演奏,并获得“群星奖”。8.代表人物著名唢呐演奏家任同祥任同祥(1927~2002),我国著名唢呐表演艺术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上海歌剧院一级演奏员。嘉祥县梁宝寺镇人。任同祥从小随伯父学习唢呐,并不断拜各地行家为师,集众师之长融于一身,很快成为闻名乡俚的唢呐好手。1953年,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任同祥以一曲《百鸟朝凤》震惊全场,并多次在国内外演出,社会知名度极大。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