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_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者:萧红•这是一篇“回忆录”,它是传记的另外一种形式。顾名思义,回忆录主要就是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带着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亲切感”是回忆录最主要的特征。但凡回忆录用两种形式:一种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熟悉的历史事件,一种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写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生活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态,描述了他们的觉醒和抗争。1938年与萧军离异,与端木蕻良结合。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1940年萧红到了香港,作品有《马伯乐》《呼兰河传》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另为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关于传主——鲁迅•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鲁迅是一个不太讲究穿着的人。他爱穿长袍,相对他瘦弱的身材来说,似乎袍子比西装合适。但他确实是太不修边幅了一点,经常穿着长衫在灰尘中行走,感觉竟有点像他笔下的落魄人物孔乙己,于是便闹出了笑话;在电梯里经常被认为是可疑人物;许多人见了他以为是有幸发现了鸦片鬼;有时去买药,竟然连药房里小伙计都鄙视他;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甚至常被警察搜身……鲁迅的胡子很有个性,从日本留学回来那几年,他的胡子是日本式的——两头往上翘,看起来很滑稽,被周围的人嘲弄,说他是崇洋媚外。鲁迅烦扰的不行,干脆把胡子修剪成隶书的“一”字,竟然从此平安无事。鲁迅懒得理发,而且往往一忙起来数月不理。朋友们开玩笑:“豫才,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说:“哦,我掏腰包,你们好看!”后来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勉强去理一回。有一次走进理发店,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还在理发结束后极随意地掏了一大把钱给他。理发师一数给了三倍的钱,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来理发,理发师见状立即拿出全部的看家本领,“精雕细刻”地做,满脸写着谦恭。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今天咋给这点?您上回……”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处理,我就马马虎虎给点,这回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点。”理发师听了如坠云雾。•看过鲁迅年轻时的照片,觉得并不是很帅,但是鲁迅对自己却信心有加,一次英国作家萧伯纳见到他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听了这样的溢美之言,鲁迅不但没有谦卑之词,还竟然说:“我老了会更漂亮!”•有一次,鲁迅的侄女问鲁迅:“你的鼻子为何比我爸爸(周建人)矮一点,扁一点呢?”鲁迅笑笑说:“我原来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一样高,可是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额头、鼻子都碰矮了。”•广州一些进步青年创办”南中国“文学社,怕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希望鲁迅给创刊号撰稿。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路好很容易,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这篇回忆录中那些精彩的描写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这篇回忆录是怎样捕捉和描写鲁迅的生活细节,表现鲁迅什么样的个性?•作者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熟悉课文内容节数事件性格手法1鲁迅的”笑“明朗、爽快、不掩饰真情略写、细节描写2鲁迅的步伐轻捷干脆利索略写、动作、细节3品评衣着善解人意、知识丰富正侧面结合、详写4夜谈和待人吃饭友善、慷慨大方、尊重妻子详写、细节描写5招呼来客爱开玩笑略写、语言及细节节数事件性格手法6久雨偶晴的造访和蔼可亲略写、语言及细节7和海婴嬉戏善解人意、童心依在语言描写、对比8冯雪峰来访好客、真心待友场面描写、语言描写9对青年来信的态度关心、宽容青年语言和对比描写1011指导青年看电影善用革命和科学精神指导青年语言(直引和间引)节数事件性格手法12不游公园却勤出门热爱、指导青年对比、语言及细节描写13舍不得请男佣却热情待客节俭、好客对比、细节描写14不吝校样纸及坐车礼让别人、宁亏自己语言、动作、对比描写1516喝茶和抽烟礼让别人、宁亏自己、节俭对比、细节描写1718昼陪客人夜加班惜时、勤奋环境烘托、细节描写节数事件性格手法19对“时髦”的厌恶朴素、不张扬、爱憎分明环境、衣着、眼神描写20不信鬼神有科学精神动作、心理、细节描写21品尝海婴的鱼丸不轻易否定、有家庭民主思想动作、语言、对比22亲自动手包书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比、细节23居住环境简陋俭朴、勤劳‘待人真诚环境、细节节数事件性格手法24书房就是卧室勤俭节约、爱书如命、惜时环境、细节2526整个三层楼的寂静喜静、勤奋工作对比烘托27鲁迅先生病了坦然面对疾病对比、神情、语言28病中鲁迅的休息态度惜时、忘我工作心理、细节29病中鲁迅的待客之道好客、平易近人、忘我工作语言、神情节数事件性格手法30体质不如以前一讲话就精神神情、对比31妻子许先生的担当工作如山、不得休息间接描写32病中先生的饮食别人重视、自己不以为然环境、语言、间接33病情不断恶化不忘工作、坚强环境、语言、间接34病中的困顿俭省、坚定神情、间接、环境、细节节数事件性格手法35海婴的药瓶“玩具”爱孩子、坚强间接、语言、细节36病稍好转就会客坚强、关心别人、乐观、平和语言、细节描写37时刻伴随的小画推崇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细节、语言3839最后的时刻勤奋不息细节、避讳在这篇文章里,萧红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对于鲁迅先生的深深的崇敬与感激。她还运用了自己善于机敏的捕捉细节的特长,充分地施展出了女性作者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了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让读者看到了鲁迅家庭的和谐、生活的朴素。她细腻地描绘了鲁迅、许广平、海婴一家生活起居习惯。鲁迅先生饮食的爱好、衣着的怪癖、工作的劳累、临终前的病容,以及两位年老的保姆,她还细致的描绘了客厅、卧室的陈设,一草一木的姿态,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情。在萧红的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探讨与归纳•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生活中的鲁迅萧红眼中的鲁迅人之夫的鲁迅人之友的鲁迅人之主的鲁迅生活之主的鲁迅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平等待人的老人潇洒、轻松、极富生活化、幽默、风趣、好玩本文特色•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零碎细节,随意点染,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1、从前面的学习我们明显感到,全文有很多小节,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这是一种什么手法?•这种手法实际上是散文化的写作方法,即“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的细节,随意写来就像一些印象的片段回放,但这些印象组合起来,凸显出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鲁迅——即本文的“神”。2、本文的“传主”是鲁迅先生,却用很多笔墨写了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先生,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因为徐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能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即本文采用了直接(或正面)和间接(或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双线结构。深刻、伟大与平和是如何统一在鲁迅身上的?•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他的深刻与伟大,正如前面毛泽东所给予的高度评价,是无与伦比的,但这是基于对他的伟大的文学、思想和革命成就而言的,是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但这和生活中的鲁迅那种对亲人、对同志、对青年的平易近人、慈祥、随和的性格并不矛盾。无数事实证明,伟大的人物在生活中往往是很平凡的,正是他们的平凡,才使他们和常人能很好的相融,了解人类、理解人类的真谛,使他们对人类进行深深的思考,从而做出伟大而深刻的成就。小结•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过去,人们把鲁迅复杂化了,今天我们要把复杂的鲁迅简单化,也就是还原一个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鲁迅。鲁迅作品简读•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灯下漫笔》《阿Q正传》节选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阿Q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容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但上文说过,阿Q是有见识的,他立刻知道和“犯忌”有点抵触,便不再往底下说。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是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阿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