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四、五、六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节社会认知与归因★社会认知★社会偏见★印象★归因★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概述•个人对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个体对他人、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与认识。•社会认知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社会心理活动,对人的知觉、印象、判断以及对人的外显行为活动原因的推测和评价。2.社会认知的途径•对他人外表的知觉(表情、衣着、发型、仪态、仪容)•言语表情(语音、语速、语调、节奏变化)•身段表情(个体身躯各部位表现于外的状态,分为静止的和动态的两种)•行为方式3.社会认知的内容•对情绪的认知•对人格的认知•个体具有的较稳定的思维、情感体验与行为方式。反映个体的独特性。•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事件与行为原因的推断如对情绪的感知•兴奋、愉快时,•瞳孔会放大•不快、厌恶时,•瞳孔缩小,•眯眼、皱眉•打牌面部表情a)快乐,b)惊讶,c)害怕d)悲伤,e)生气,f)厌恶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情绪?如对性格的认知•“人不可貌相”•“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了解一个人成长的历史•了解一个人在家里兄弟姐妹中的排行★社会偏见1.什么是社会偏见?•指的是针对特定群体及个体成员的不公正的、不符事实、过分类化、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2.偏见的特点•偏见建立在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基础上;•偏见具有稳定性(刻板印象);•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晕轮效应);•偏见具有先入为主的倾向。3.偏见产生的根源※社会根源社会的不平等相符内群体和外群体习俗支持※认知根源类属化特殊个案的劝说能力归因偏差定见的认知后果※无意识根源(投射、假性自我)4.偏见的消除•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受教育水平(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直接接触(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eg: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奥运会)•自我检控(对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了解对方的性格、人品、能力等,从而决定是否与对方交往,交往的深度如何;是否该信任、与对方合作等。•中国人对知解人心非常重视•“刨树刨根,看人看心”1.印象概述•印象是指人在社会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并保留在其积极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物体、现象、个体、群体、社会事件)•印象形成过程就是人们利用所获得的线索,进行加工形成对被知觉者整体认知的过程。•印象特点:稳定性、渗透性•印象作用:影响对客体判断、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证实预言2.印象形成的规律及模型•信息加工规律:核心特性的作用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宽大效应•印象形成模型:平均模型(人们把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加权平均模型(特质不同权重不同)双重加工模型(类别、特征)叠加模型3.印象整饰•指有意地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形成符合自己期望的某种印象的过程,又称印象管理。•印象整饰策略: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外表)隐藏自我与自我太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人所好(迎合策略、自我推广)★社会行为的归因1.归因概述•什么是归因?归因指人们利用有关外部信息或线索,对人的内心状态或外部行为表现的原因进行推测的过程。(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何时归因?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发生2.归因理论◆海德的素朴心理学◆韦纳的成就归因模型◆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海德的素朴心理学•归因理论的创始人•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对因果关系感兴趣,并能对其加以分析、推测。•内因—个体自身的原因(个人倾向归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能力、努力等)•外因—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情景归因)(如环境因素、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忙等)◆韦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此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1)内因——外因(2)稳定——不稳定内因外因稳定能力工作难度不稳定努力运气(3)可控制性◆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1)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三种:•行为者(actor)•刺激物(stimulus)•情境(situation)凯利认为:人们从多种事件中来积累信息,并利用协变原理来解决不确定性问题。协变原理指出,如果某个因素一旦出现就可以看到某个行为,该因素不出现就看不到这个行为,那么人们就会把该因素归结为该行为的原因。(2)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A.一致性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相一致。(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否相同)是,高。B.一贯性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在其它场合是否也发生。(同一行为主体在不同场合和背景下是否对同样的刺激做相同的反应)是,高。C.特异性(区别性)信息:即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同一行为主体对不同客体的反应方式是否相同。是看人打发,还是一视同仁。前者区别性高,后者低。)是,低。表4-1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行为信息归因类型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低高高高高低低高低人刺激物情境表4-2玛丽为什么发笑条件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归因1.低:她总对小丑们发笑高:她总是对他发笑低:别人很少发笑人:玛丽(86%)2.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过笑高:她总是对他发笑高:每个人都发笑刺激物:小丑(61%)3.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过笑低:她以前几乎没对他发过笑低:别人很少发笑情境/环境(72%)3.归因的作用•当一个人把成功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能力”时,他就会增强自信心,有更高的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个体对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诸方面的能力的知觉或信心。•可当一个人把失败归于自己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太差时,他就会消沉、自卑、产生习得无助,从而造成动机缺失,不再努力。•消极事件+归于不可控因素4.归因偏差(attributionwarp)※基本归因错误(对应偏差)它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起因,而忽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产生的原因:(1)人们有一种信念,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动负责。(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更易引起注意。※行动者—观察者归因偏差•我们常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较稳定的人格因素,却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观察者:对行动者行为做内部归因行动者:对自己行为做外在归因•归因偏差的原因:观察者更注意行动者,行动者较注意周围的环境;观察者对行动者的过去了解少,只注意现时现地;行动者对自己的过去却很了解,知道自己之所以做出某一行为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自我服务归因偏差•该偏差也称为自利性偏差,指人们在归因时,如果成功行为发上在自己身上则倾向于做内归因,对失败行为则做情境归因;相反,对他人的成功行为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他人的失败行为做个人因素归因。•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平衡,可以避免对自信心与自尊心的打击•自我设障(self-handicapping):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虚假同感偏差•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们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选择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第五节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1.社会动机亲和动机成就动机权利动机•2.社会行为侵犯行为利他行为1.社会动机•我们的行动一般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达到一定目的。(“需要”、“目的”=动机)•动机是引起、维持、推动个体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有些动机是天生的,饮食、睡眠、性(天生的)自然动机;有些是经社会化形成的,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指驱动人社会性行为的动力,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其驱动的行为体现在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动机的复杂性(1)行为和动机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同一动机可以产生不同行为惩罚:棍棒教育孩子奖励同一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动机所引起不想拖累对方拒绝求婚不想被对方拖累(2)个体明确表达的动机不一定是真实的,具有掩饰性。(3)实际起作用的动机与人明确意识到的动机不一定一致。(4)无意识动机是存在的。弗洛伊德•动机由需要激发(生理、心理)需要缺乏→焦虑状态→动机→行动↓新的需要←需要满足←目标•动机与活动效率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亲和动机•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又称结群动机。•亲和动机是由合群的需要引起的。合群需要的产生有先天本能论和后天学习论的不同观点。•亲和的作用:满足个体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亲历压力、避免窘境。★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为取得较好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个体为了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实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宏观:社会文化微观:个人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个性特征一个美国学者麦克利兰对成就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基督新教伦理对西方人成就动机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子女时非常注重训练他们独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注重独立、追求财富和成功。他同时还分析了中国人成就动机的特点。认为中国对儿童的教育强调顺从、依赖和合作,中国儿童的成就动机普遍较低。他的观点引起争议。我国心理学家杨国枢认为。毕竟成就动机的本质和内涵都有很浓厚的文化色彩,西方是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东方是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区别社会取向个人取向•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他人或所属团体个人自己决定•成就行为重要人物或团体个人自己做主•成就行为效果他人或团体评价个人自己评价•价值观念内化度比较弱比较高•成就的社会工具性强功能自主性强其实,所有人都同时存在着这两种动机,只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时代和不同的个体中,以某种成就动机为主,占支配地位。成就动机的培养•1.家庭教养方式•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权利动机•指对权力的欲求,即影响他人、控制他人,获得支配地位的需要。•权利是一种互动关系;•权利一般与资源的控制与利用有关;•权利体现为一种价值控制;•权利表现形式往往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2.社会行为★侵犯行为★利他行为★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痛苦的行为。•一是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二是从效果上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大多侵犯行为不为社会所认可,但也有一些侵犯行为是社会所赞同的,我们称之为认可的侵犯行为,比如教练对不认真训练的球员加以惩罚。)•三是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的,比如愤怒。(尽管外在行为不一定总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部情绪,但大部分情况下侵犯总是与愤怒联系在一起。)侵犯行为的原因•对侵犯行为的反击(以牙还牙)•工具性侵犯行为“进攻是防守的最好形式”•本能性侵犯行为争夺食物、领地、支配权、自尊、信仰•挫折引起的情绪性侵犯行为“挫折—侵犯”论•学习模仿引起的侵犯行为米勒(1941):挫折——侵犯关系模型挫折侵犯的激发其他反应(如退缩)外向侵犯内向侵犯(如自杀)直接侵犯替代侵犯挫折(Frustration)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阻碍了我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早期的挫折侵犯理论把挫折和侵犯看成是互为因果,既挫折必然导致侵犯,侵犯也必然有挫折为前提,并且认为宣泄是减少侵犯的有效方法。后来研究表明:挫折并不一定导致侵犯,当我们感受到挫折是无意而不是有意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有侵犯行为,当人们认为他人有意给我们造成挫折时,更可能以侵犯行为回应之。★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助人行为: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是指自愿帮助他人且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行为特征;目的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