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感怀 - 北京海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重阳节感怀金秋送爽,又逢重阳。傲然绽放的菊花,清香入鼻的陈酒,闲庭信步老人的笑声——迈步在街头巷间,感受这浓浓的秋意,心头涌起的是那份深深的思念。想起正值黄昏岁月的双亲,从记忆中升起生活往景,那温暖的唠叨,那家常的饭菜,那缝制的衣裤……此时,我的心中满是牵挂,他们那岁月浸染的双鬓,是否多添了几根白发?布满老茧的双手,是否还那样有力?曾经为我遮风挡雨的身体,又向前弯曲了几度?每念及此,心中不由戚戚。重阳时节,谁又能不感怀养育之恩、抒发思念之情?偕老登高赏景,饮菊花美酒,享天伦之乐!古人的美文佳作传递了重阳节蕴涵的温馨亲情。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沁人心脾。如今,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这一天定为老人节,许多人懂得重阳节不仅是一份诗酒情怀的景致,更是一份真诚感恩的孝心。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节日的团聚,一段亲厚的家常话,为老人送去欢笑,送去关爱,送去祝福。“最美是重阳。”美的就是这份孝心,美的就是这份温馨。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目录☆卷首语☆重阳节感怀1(鲁育群)☆学习园地☆海淀区召开四套班子领导与老领导暑期座谈会4关于2010年全区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通报6(林抚生)☆七彩生活☆昆明湖畔的歌声15(李魁忠)世博园中敬老情18(缪裴芙)参加《海淀老干部》通讯员培训班有感20(秦王庄)爱的奉献21(史彤)☆工作广角☆海淀区举办老干部工作人员培训班22打造高效团队构建和谐沟通23革命军人携手青少年喜迎“八一”23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提速党员作风建设24加强交流增进友谊24老有所养颐天年彰显海开好传统25温泉镇为老干部举办健康讲座活动27简讯27基层快递28☆诗词歌赋☆参会有感30(卢仲勤)勿忘国耻一百五十年30(郭荣山)☆法律之窗☆“借条”——双方友爱互助的见证31(马世明)☆知识长廊☆怀念毛泽东哀思震长空32海淀区召开四套班子领导与老领导暑期座谈会日前,海淀区召开四套班子领导与老领导暑期座谈会。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赵凤桐,区委副书记、区长林抚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来升,区委副书记关成启等四套班子领导和李培山、李书龄等老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赵凤桐主持。会上,林抚生通报了全区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他说,上半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年初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下半年,围绕加快核心区建设的工作大局,将重点从深化研究区域发展功能定位;围绕自主创新推进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抓好投资和消费促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十个方面开展工作。四套班子老领导听取情况通报后深受鼓舞,并对区委、区政府上半年的工作成效及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家围绕海淀区经济发展、党建问题、民生建设、拆迁安置、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等重大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赵凤桐就市政道路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北部地区规划建设、四大功能区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他指出,海淀未来发展的总目标就是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统筹推进新一轮科学发展。对老领导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高度赞扬老领导们关心全区各项事业发展的热情。他强调,做好下半年的工作,离不开各位老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希望各位老领导一如既往支持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把海淀建设成为创新引领、高端高效、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作出新的贡献。会后,老领导们参观了我区城乡一体化试点北坞村、玉泉慧谷、香山观光园和区属企业翠微大厦,听取了我区北部地区规划建设情况的详细介绍。对全区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老领导们倍感欣慰,并对北部地区开发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北部地区开发建设坚持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用地集约,产业集群,设施配套,生态良好,城乡一体”的原则。在实施建设时,要科学、严谨、细致,建设好道路交通网络,化解好各种矛盾,控制好人口增长,力争把北部地区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关于2010年全区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通报◆区委副书记、区长林抚生(2010年8月9日)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现将全区上半年工作的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一、关于上半年的工作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年初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主要抓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第一,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社会消费和对外贸易,鼓励街道、乡镇服务经济发展。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94亿元,同比增长14%(现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2亿元,增长13.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62.1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719.9元,同比增长9.3%;海淀园实现总收入2846.2亿元,同比增长27.4%。截至7月底,区级财政收入实现121亿元,增长22.8%,完成年度预算的66.7%。1-5月进出口总额161.6亿美元,增长58.8%。“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30.9%,提前2年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我区荣获首届“节能中国贡献奖”。第二,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和开工建设,增强了发展后劲。完善重大项目调度、绿色通道审批机制,建立了区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工作机制,统筹1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上半年,共接洽项目150个,评估筛选重点推进项目88个,实现落户40个。新引进了航天科技卫星导航产业园、航天科工信息产业园、长江三峡集团、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格兰富公司、腾讯北方总部、大唐环球技术公司、中英低碳投资公司等一批新项目;统筹安排软件园、环保园、创新园和永丰产业基地的项目建设,大力推动龙芯芯片、华为通信、亚信总部等一批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加快软件园二期建设步伐,启动区与11家企业签定入驻协议。第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召开了核心区建设大会,修订出台了支持重点创新型企业做强做大、支持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优化创业发展环境、促进金融支持企业发展、促进高端创新要素聚集等政策措施。二是落实市政府关于在海淀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批复精神,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改革,股权激励改革、科技重大专项资金列支间接经费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与中国农业银行、北京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获得1000亿元授信额度;新增股权投资机构32家,总数达到188家;新增上市(含挂牌)企业21家,总数达到155家,约占北京市的50%;挂牌成立中关村台资企业资本中心;组建了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市级审批权限下放的承接工作,累计办理各类下放权限事项4443件,推动区级专业管理部门权限下放。四是调整完善了海淀园管理体制,海淀园管委会从议事协调机构转变为政府派出机构;整合了创新园、环保园和永丰产业基地的管理资源和土地资源;成立了西区管委会及办公室,推进业态调整、环境治理,优化整合出楼宇资源19.4万平方米,新引进公正会计师事务所、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端创新要素。五是充实完善北部地区开发建设领导机构,按照“用地集约、产业集群、设施配套、生态良好、城乡一体”的原则,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六是加快推进核心区人才引进试点工作,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落地,首都创新人才发展大厦挂牌;引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留学人员服务大厅项目;20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40人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第四,加强城乡建设管理,提升区域环境形象。积极推进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抓好轨道交通山后线、西山隧道、西郊线建设的研究论证,已开工的6项轨道交通在海淀境内的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推进了西外大街西延快速路等一批重点道路建设。加快唐家岭、八家等重点村城市化进程,宅基地腾退、回迁房建设、资金筹措等工作进展顺利。大力开展遏制和查处违法建设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建设52万余平方米,新生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推进城乡交叉地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街道的管理体制,规范内部机构设置。开展了“做文明有礼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积极推进120个小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六里屯填埋场治理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增改造绿化面积145.5公顷。全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75.1%。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探索集体产业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在7个乡镇及玉渊潭经济合作社52个单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上庄镇和苏家坨镇分别启动了土地确权和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第五,加大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力度,促进区域和谐稳定。以实施45项为民办实事和46项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为抓手,统筹解决民生问题。开展了8个重点村创建充分就业村活动;帮助2394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为1217名北京生源毕业生提供就业帮助。城乡低保救助11281人次,发放救助金1934.6万元。落实居家养老服务(助残)“九养”办法,发放居家养老(助残)券2600余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和参合率进一步提高,住院医疗补偿的封顶线调高为18万元。178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基本医疗门诊费用“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加快各类政策性住房项目建设,已开工面积6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6.7万平方米。新农村“5+3”工程加快实施。改革初中入学办法,扎实推进36所校舍抗震加固工作。推进城市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新建16个农村社区服务站。成功举办了第七届海淀文化节,精神文明、科普、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扎实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期安保维稳工作,组建了专职的中小学校园安保队伍,启动“高峰勤务”防控机制,有效防止涉校安全事件的发生。实现火灾死亡事故零发生,无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信访形势总体平稳,集体访、越级访“双下降”。第六,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了服务发展的能力。根据市委统一部署,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全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实施意见,召开了动员大会,在党政机关和有行政职能的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了优质服务年活动,创新推出了“五比一争当”等一批主题鲜明的活动载体;“共建核心区、奉献在海淀”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有6名党员被评为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80余家单位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七项监督制度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选派12名处级干部到外省市挂职,面向北京地区公开选拔了10名处级领导干部,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16期。顺利完成了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全区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两个延伸”的要求,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总之,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区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二、关于下半年工作当前,首都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加快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阶段,海淀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前不久,全区召开了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对当前形势和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海淀的发展正面临难得重大机遇:一是去年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市委市政府把海淀区作为示范区的核心区。二是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在海淀北部和昌平南部地区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重大决策。三是中组部和市委市政府提出在中关村建设人才特区,并将人才特区的一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