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岗教师培训之一、教学常规的定义、意义和作用1、定义教学常规:就是以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方案”的要求为指导,以符合教学规律为前提,以优化并规范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而制订的教学规则。(简单的说,就是教师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本规定和范式)学校和教师都应遵守教学常规2、内容构成(1)教学思想①面向全体的教学观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观③落实“两主”“两全”的教学观两主:主体地位、主动发展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④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的教学观临沂市“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之“五个贯穿始终”:一是情感教育贯穿始终:教育的精髓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始于建设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突出特征是体现着平等和相互尊重,洋溢着爱和智慧。【已删:文化育人贯穿始终。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二是探究---体验贯穿始终: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三是展示交流贯穿始终: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四是习惯养成贯穿始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重点是养成文明守纪,专心致志、多读勤写、规范书写、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克服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悠闲学习、袖手学习、低头听课、机械记忆等不良习惯。这是每一节课、每一名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五是基本功训练贯穿始终:(2)教学过程制订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处置---课外实践活动---辅导---测试●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这些教学环节前后联系,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基础和前提,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发展和深化。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服务于学生学习这一主题。(3)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能不断丰富、完善教学常规的内容●教学研究是帮助教师正确地把握教学常规和高质量落实教学常规的主要途径。●走“以教改带动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的路子。3、教学常规的特性、作用(1)特性:科学性、稳定性、规定性、普适性、时代性(2)地位、作用: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和重点,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常规管理。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推动并深化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教学过程的七个主要环节(一)备课⊙分类:个人备课、集体备课1、个人备课(1)意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2)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不备课不准上课。(3)备课的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制订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深、广度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4)备课的内容:拟定单元(章节)教学方案、编制课时教案和准备教具、实验等①单元教学方案:A.教学分析(含对课标要求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分析)B.单元(章节)教学目标C.教学重难点D.知识结构E.课时安排F.形成性检测题②课时教案:呈现方式:详案、简案、书头、卡片式、旧案新备组成:A.课题B.课型:复习、新授、练习、讲评C.学习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92年各学科教学大纲、19世纪赫尔巴特“教师中心”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凯洛夫“三中心”19世纪杜威(1895年生)“儿童中心说”(学校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E.教学重难点F.教具★G.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教学内容的组织Ⅰ教学程序→教师的指导性活动思考题的训练设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法(技术)选用、学法指导等Ⅱ知识结构与板书提纲(语文、英语等学科不作要求)H、作业布置与预习要求(5)备课的一般步骤:个人备----集体备----个人具体备并制定教案2、集体备课(1)定义(2)一般要求: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一”: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两”: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三”: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四”:统一进度、重点、练习题(达标题)单元检测(方式、题目等)(3)“六步一循环”集备模式:个人主备---集体评议---执教研讨---评课议课---教师上课---反馈小结3、备课的几点要求1、充分认识备课的重要性(严禁不备课就上课)2、要有主动性和自觉性3、要规范、科学4、突出针对性、实效性,体现创新性5、防止抄袭,机械照抄照搬6、关注生成,随时调整7、注重“二次备课”与教学反思(二)上课1、地位:上课也就是课堂教学,它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最基本的教学活动,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上好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关键一环。(是社会上除成绩外对教师劳动的主要认证方式和内容)2、要求:(1)按教学计划上课(2)课堂教学要有创造性(3)遵循“探索领先,学导结合”的教学思路以“实践---探索---体验---发现”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教室---学室讲堂---学堂(4)学习目标具体可行(是否何时展示需据具体情况定)(5)教学内容全面正确,保证学科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并实现三者和谐统一①对概念、定理、公式等,表述准确严密,层次清楚②强化德育意识,善于挖掘德育因素,自然落实德育目标③充分挖掘能力培养因素,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④理清知识内在联系⑤创造条件完成实验、实习任务,避免以讲代做、以练应考。(6)课堂结构科学合理(7)教学方法灵活(8)教学技术先进实用(9)教学行为文明规范(10)师生关系融洽我区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的看)1、传统观念占主导地位2、教学过程优化不够(高耗低效):A、环节松散,甚至错位B、方法不当,或无方法C、容量不足,密度不够(“三三六”①大容量②快节奏③立体式)D、训练科学性不足:有机、有度、有法E、过分讲求环节的完整,重点不突出3、教学手段落后我区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看)1、教学情境----牵强附会,故弄玄虚2、教学过程----一放就乱,一收就死3、教学内容----浅尝辄止,挖掘不到位(挖偏了)4、课堂评价----过多过滥,过度失真(亦即虚泛化5、教学探究----走过场多内容:圆的周长案例一: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不等的圆,分别测量它的直径和周长(滚动、绳绕),再计算出该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并提出看谁测量得准。即π≈3.14一组4位学生的“实践”活动:生1:早已知道结果,不再操作生2:翻看着数学书;生3:认认真真测量着、计算着;生4:东张西望,不时地进行着“破坏”。要求每一位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不等的圆,分别测量它的直径和周长(滚动、绳绕),再计算出该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并提出看谁测量得准。即π≈3.14汇报开始:学生踊跃举手,欲发言。生1有幸成为第一位发言者:比值是。3.12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很好,你很认真。3.12”“并将板书在黑板上。。[3.14“这是位非常聪明的学生,其实他早就知道师不就想要一个吗?为了不引起教师的怀疑,他选择了离标准答案很接近的3.12]”“”老老师很高兴地把这些数据一一写在黑板上。学生窃喜我榜上有名!”“……“”3.11“”3.17“”3.15这时其他同学也分别汇报:[学生的心理学比教师强多了。但是,这些数据怎么得来的呢?老师并没有考究。]生4被老师点名发言。他不如如何是好,吱吱吾吾。学生2窃语“你说3.14”,生4毫无底气地照说:“3.14。”教师却喜出望外给了他赞扬:非常正确,太好了!你做得最认真!并用红笔把“3.14”重重写在了黑板的正中央。[没有按要求操作的学生,却得到了老师的最高奖赏。][学生的学习现实就这样在不经意中被扭曲了!]此时,教师终于提出了本节课学习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吗?“”此时,教师终于提出了本节课学习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吗?“”面向大家:提醒同学们做事一定要认真!生3红着脸尴尬地坐下。同学们投去异样的目光。生3:老师,我计算的比值是2.98……教师打断了他的话,表情是僵硬的怎么会是呢?你先坐下,再认真量一量,再仔细算一算。:2.98当然,是绝对没有资格跃然在黑板上的。“”2.98老师慷慨地表扬了同学们在今天的数学课上走了一番当年科学家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道路。并出示祖冲之画像,配乐诵读,进行爱民族、爱科学的教育。此时此刻的您在想些什么?听了这个教学片断的介绍,40%80%说明:该教师首先进行课前调研:以上学生已对圆周率有所了解,知道π≈3.14;更有接近学生已知圆周长公式。“”课例片断二:在这样的现状下,学生对测量圆的周长不会真正感到兴趣和需要。测量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实验的结果,而实际测量这一操作活动又是学生经历人类对圆周率探索过程所必须的。因此,另一位教师安排了如下操作实践活动。【案例二】该教师没有向第一位教师那样提出看谁测量得准,而是提出实际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就说多少;该教师没有象第一位教师那样对待不可避免的误差,而是宽容地接纳误差,客观地正视误差;实事求是的教育就是这样润雨无声地浸润在师生真诚的交流中。学生在其中也初步体验了数学探究的真谛——求真、求实!思考:1、追求数学教育的崇高境界,让学生在求真、求实的数学教育中学会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案例一中的学生1、学生4非常清楚,他们的回答没有依托自己的实践和探究,却得到了教师的赞赏;学生3的回答是经过自己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操作和计算得出的结论,却遭到了教师不公平的待遇。于是一种观念悄然产生:投机取巧有利可图,老实人必定吃亏。不难想象,学生在课堂中一次次经历这样的体验,反复的经验必定会逐渐形成一种价值观】2、追求数学探索的科学精神,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案例(一)的教师只要求学生测量一次便急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并用结果是否接近标准答案作为衡量学生探究是否认真的唯一标准。这就使探究活动徒具形式而缺乏了它的本质属性。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失去了探究的科学性,也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案例(二)该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探究环境,学生亲历三次以上的操作实验、探索,在交流中发现数学规律。这种严谨求实的探究过程闪烁着理性科学的光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单纯获取圆周率的知识更重要!它无疑为学生科学探究态度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3、追求数学教育的文化品味,丰富学生的数学涵养,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案例(一)教师在揭示圆周率时,象例行公事一样地推出了学生早已熟悉的祖冲之进行着爱民族爱祖国的教育,试图让学生产生自豪感。案例(二)教师勇敢地提出:科学地研究这个常数的第一人是阿基米德。他又数形结合地介绍了刘徽的“割圆术”。接着谈到祖冲之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了将π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辉煌成就。他特别补充到:更有后来的许许多多中外数学家呕心沥血,甚至付出一生艰苦演算、证明,才使人类终于认识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此过程中,学生亲历正多边形逼近圆的过程,体会着割圆术中所闪烁的“化曲为直”、“极限”等丰富的数学思想内涵。与此同时,学生还体会到人类对真理和完美的追求正象圆周率的小数位数无穷无尽一样,也是永无止境的。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强烈地感受着数学的文化价值。(11)教学效果良好另:一节好课的标准(叶澜)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学生的四种学习状态:①参与状态②活动状态③情感思维状态④目标达成状态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唤醒和激励,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可持续地发展。①课堂教学首先是爱的教育,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是生命体之间情感交流与和谐发展的主要场所。②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场所。③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④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学业发展的主要场所。⑤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进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