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中西合璧:旗袍)(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3)概况:①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②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③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1)废止缠足:在民国成立后开展。(2)婚姻自由:清末民初,开始主张婚姻自由。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删繁就简。)3.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1)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2)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3)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1)轮船(以蒸汽机为动力):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局成立,打破列强对江海运输业的垄断。(2)火车: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3)汽车:20世纪初,汽车首先出现在上海,成为富贵上层人士的代步工具。(4)飞机: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1)电报:时间成就1877年丁日昌——有线电报开端1906年无线电报创设1932年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话:时间成就1882年电话传入我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20世纪80年代后通信事业发展迅速第2页2019年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固话、移动各占一半)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1.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1)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报纸:唐代《邸报》。近代化报刊产生:在华传教士创办。(2)1873年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3)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1)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2)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3)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1931年),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4)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第一部获国际荣誉影片。(5)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哈尔滨广播电台。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6)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3.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1)报纸是实效性很强的新闻媒介,吸引着广大读者,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信议政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电影电视事业得到发展和普及,它们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递时事信息,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逐渐普及,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