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赴日本留学,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著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7年10月起定居上海。1930年,他发起组织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3月,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1932年,他与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组织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6年10月19日病逝。鲁迅的作品集①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②散文集:《朝花夕拾》③散文诗集:《野草》④杂文集16部:《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坟》《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⑤著《中国小说史略》等。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社会唯有鲁迅——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的人(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以他独特的题材、眼光和小说模式表现社会。•在《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在《祝福》里,最令人颤栗的也不是祥林嫂生活的拮据,而是人们的麻木、冷漠等可怕的精神创伤!•因此,鲁迅的小说所揭示的人的精神病态,完全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社会———•封建社会吃人!毫无疑问,它所吞噬的,是人的精神和灵魂!•《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风波》《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兔和猫》、《社戏》、《头发的故事》、《白光》《呐喊》•1923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集•背景: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意图: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真实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狂人日记》内容情节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以“日记体”的形式,描写了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赵贵翁、赵家的狗、路上的人、看病的医生、大哥……)想害他,想吃掉他。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小说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时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主要人物分析•狂人——“我”一方面,他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是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受害者。狂人心态偏激,愤世嫉俗,傲岸不群。总是时时刻刻的提防别人伤害他,在他眼里,人们的围观、注视、议论,构成了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他思想跳跃,想法特别,“语颇复杂无论次,又多荒唐之言”。另一方面,狂人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觉醒,他发现了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吃人的社会的现实,并进一步加以揭露。他深刻的思想、惊人的洞察力,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打倒一切传统价值的勇气。《风波》内容情节描写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先写晚餐前恬静的田园风光;再写家庭中婆媳之间的争执;最后写七斤和七斤嫂听说皇帝又要坐龙庭,因为没有辫子而苦恼。二:写封建遗老赵七爷、八一嫂、众乡民围绕辫子问题展开的一场争辩。三:写村民对七斤的疏远和七斤家境的黯淡。四:写张勋复辟失败,皇帝不坐龙庭了,村里又一切如旧,赵七爷的辫子又盘到头顶上,七斤又受到了众人的尊敬,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主要人物分析•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尊敬。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际上却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盲从,政治上无知,毫无民主主义觉悟是当时农民的典型形象。•赵七爷:是一个不学无术,精神贫乏空虚,且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语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企图卷土重来的欲望与野心,是一个陈腐守旧的顽固派的形象。他虽与七斤等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在一定意义上,他与七斤等人一样,同是专制统治下无信仰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药》内容情节讲述了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拼命积攒铜钱,千方百计去找人血,好医治儿子的痨病;他与杀害革命者的刽子手康大叔交易,拿到了蘸满革命者夏瑜鲜血的馒头,可是吃了人血馒头的华小栓最后还是死了。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而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做治病的灵药,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揭露了长期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主要人物分析•华老栓:贫穷的劳动者(如:带钱时郑重其事,深恐掉失),勤劳而善良(如:不敢去接刽子手递来的“药”),却又愚昧、麻木(如:关心的只是儿子的痨病,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对刽子手毕恭毕敬)。•康大叔:贪婪、狠毒、卑鄙,是封建统治者十足的爪牙,帮凶。(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一件小事》内容情节我在北风凛冽的冬日早晨,因急事雇了一辆车。路上,人力车的车把挂到了一位衣衫破烂的老妇人,我认为她并没有受伤,于是,挥挥手让车夫快些走;但车夫却“傻傻的”跑过去把老妇人扶起来,并关切的问她的伤势,再把她送到警署去做检查。当时,我看着车夫的背影,心里觉得他变得伟大起来,而自己又是那样的渺小。主要人物分析•我:一开始自私自利、冷漠傲慢,但被车夫的行为感动,自感惭愧并能真诚地自我反省的知识分子。•人力车夫:光明磊落,敢做敢当,舍己助人,突出表现了劳动者的淳朴无私。《明天》内容情节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作品展示了一副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没落社会中人们的人心冷漠和情感麻木。单四嫂子丧夫之后,把儿子看做自己的希望。三岁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在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的时候,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之流在唱小调,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慢条斯理,不紧不慢。这些被作者一再称之为有“古风”的人们,在办丧事时,凡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明天,等着单四嫂子的又是什么?主要人物分析•单四嫂子单四嫂子是一个寡妇。在封建伦理纲常的影响下,幼小的儿子成了她精神世界的唯一支柱,在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单四嫂子内心的孤独和空虚。愚笨无知,迷信权威;自我麻痹,对强大生活洪流无力抗挣、近乎绝望。《孔乙己》内容情节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小说以茶馆伙计“我”的视角,讲述了这个悲剧人物的命运。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成了人们取笑的对象(脸上的“新伤疤”、想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等);为生活所迫,他偶尔还做些小偷小窃的事(如:偷了何家的书)。终于,因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抓住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主要人物分析•孔乙己可笑可恨却又可悲可怜:既有科举失败的隐痛又有以读书人自居的清高;生活中既贫困不能自存又好喝懒做;既想清白做人又不断有偷窃行为;既死要面子、怕人嘲笑,却又时时自欺欺人,迂腐可笑;同时还有善良质朴的一面。孔乙己是一个在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鸭的喜剧》•作者塑造的主人公爱罗先珂对世界充满爱心,他爱一切生物,爱充满活力的生命,爱欢乐的世界,但世界并非尽如人意的。•作者通过鸭的喜剧——也就是由蝌蚪的悲剧,提示了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命现象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委婉的表达了人间不可能无所不爱,唯有反抗强暴,才能保护弱者的思想。•爱罗先珂居住在北京。他觉得十分无聊,寂寞,便托人买了一些蝌蚪儿,然而,他又买了四只的小鸭。小鸭固然可爱,但它们在游泳的时喉,“吃掉”了河中爱罗先珂的蝌蚪。•《端午节》•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他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他表面上是新式文人,但骨子里浅薄、市侩,在家里是坐吃等伺候的“家长”,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塑造的是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形象。而在中国的传统里,屈原是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代表,端午节又是纪念诗人屈原的。用端午节作题目,更加讽刺了主人公的浅薄和市侩。《白光》•陈士成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酸腐气味的旧式文人形象。•作品刻画了一个因科举考试落榜而发疯而死的应试者形象,深刻揭露了旧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陈世成一心想升官发财,但连续16回的落第,粉碎了他的升官梦,勾起了他的发财欲望。在幻觉中,银子发着白光,左转右拐地把他从家引到山里。他追逐白光,最后溺死湖中。•《故乡》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一方面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另一方面,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故乡》中有我们所熟知的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对比,少年闰土活泼可爱,机灵能干,中年闰土则麻木、畏缩,反映了传统思想对人的深刻影响,还有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由一个美丽的女子变为一个庸俗、自私、刻薄的人,这不仅是作者对当时中国农村生活现实的深刻的思考,也是对统治中国农民的思想的历史文化的不满,所以要“逃异地,走异路,去寻求别样的人生”,也希望年轻的一代有新的生活。•《兔和猫》•这篇小说带有寓言的色彩,作者以小动物兔和猫为对象,抒发了自己的爱憎之情。作者同情新生弱小的兔子,憎恶大黑猫的凶恶,从而更加反衬出代表黑暗势力的大黑猫的凶残,和作者对其的憎恶之情。•《社戏》•小说并未直接写“我”小时所看的社戏,开头记述的却是“我”成年后在北京看戏的两次经历。那两次戏,都没看好,反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沉闷、世故、污浊,这适与“我”少时在平桥村的自然真率生活形成了鲜明对照。•鲁迅心中的故乡实有两个,一是《故乡》中所描绘的现实中的故乡,一是《社戏》中所展现的理想中的故乡,他常常是以理想中故乡的完美来反衬现实中故乡的残破。《社戏》没有正面描写农村的苦难,但对理想中故乡的讴歌,也正是对现实的批判。•故乡之美好,最分明地在生活其中的人身上体现出来,人之中,重要的又是小孩,因为他们才是社会的未来。•《头发的故事》•围绕着女子剪发、男人剪辫子的头发问题组织故事,通过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鲁迅寄寓了自己对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痛恶,对软弱的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愤激。•通过N先生和我的对话(几乎是N先生的独白)讲述了主人公N先生剪掉辫子后的一系列遭遇。N先生是一个有觉悟、有理想的人,因为觉得不方便而剪去了辫子,却遭到了周围人的蔑视和厌恶,因此他深感中国的守旧和顽固——“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阿Q正传》•精神胜利便胜利•(1)做一个自轻自贱的人•阿Q被人打了,便会心想:总算被儿子打了,于是也就心满意足地走了。后来人们知道他有一种精神胜利法,想打他时便让他说“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阿Q捏住了自己的辫根,说:“打虫豸,好不好——还不放么?”虽然如此,闲人仍旧给他碰了几个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