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对策合肥六中牛和荣2016年3月6日一、敬畏高考,迎战高考高考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是公正选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许多人痛苦而又美好的回忆,是最能触动人之心灵的改革起点。高考是磨练,高考是涅槃,高考是学生的一笔人生财富。二、瞩目新高考,再立新功劳1、2015、11、5,教育部考试中心来皖专题调研会(滨湖碧桂园凤凰酒店),刘处长:分省命题并非省级命题——《高考大纲》全国只有一个,只是“选考模块”“试卷结构”不一样。安徽省有的学科比全国卷还难。全国卷只承担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功能,进一步适应大学学习的能力和要求。“学测‘主要是评价高中教学质量。没有”私人订制“的可能性——权威性和公信力。试卷的难度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还要保持其他使用试卷省份(此前就使用)的稳定性。提醒一下——选择行是突出的亮点!(个性化个体化的选择——走班制!)一纲多本——以《考试说明》为唯一依据,具体术语可以灵活一些。提供的都是“参考答案”,不给完整准确的答案,只给评分依据,各省可以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对平稳过渡,充满信心。对老师们提醒一下:对学生来说,影响不大;对老师们的调整,难度大一些。要调整的首先是老师自己,不能传导、渲染给学生!2、妖魔化、神秘化、神圣化——戴着镣铐跳舞!3、语文学科秘书:材料作文,多个切入点,让学生都有话可说——哲学、伦理等问题,预留了切口。选考:文学类、实用类力求比较接近,不要轻易指导。上一年的数据对下一年缺少指导价值。4、知道的什么都不讲,不知道的什么都敢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5、狙击手——药引子——胖大海——蛋炒饭(曹勇军)陈寅恪: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讲6、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四个,第一,语言结构与运用,二是思维发展与品质,三是鉴赏与创造,第四个就是文化理解与传承。一个人有没有学语文素养的差异就在这四方面,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考试方面的变化将具体体现在原来主要考的是知识点的了解、理解、记忆、背诵,而现在考的不是解题能力,而是要考你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三、2016年语文高考复习建议(一)全国卷和安徽卷横向比较整体印象是全国卷命题能力立意的特点突出:注重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真实的语文素养,不在审题上刻意为难学生,反对猜题押题、死记硬背、空谈技巧,更有利于真正语文素养好的学生在选拔中脱颖而出。(二)全国卷自身的纵向变化可以说,分省命题这些年来,各省都是亦步亦趋紧跟全国卷,而全国卷也一直在“反模仿”的守正出新之中,虽然试卷的大体结构没动,但命题立意、理念一直在进步,题目的形式、内在的追求一直在创新,个别题目回归出现老的经典的题型。其大致规律是每两年有一个较大的变化。论述类文本阅读近两年主要考察“原文内容”,不再拘泥于一个词句或是在文章结构思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上纠缠,更能真正考察学生对全篇的阅读理解能力。默写题自2014起将记忆和理解放在一起考察,反对死记硬背的倾向十分明显。教学应加强理解性识记方法的指导与训练。诗歌鉴赏题强调具体文本具体赏析,重在考察对诗意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把握,深入理解“这一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性,不满足于用“这一首”印证“这一类”,回避一些可能造成模式化答题套路的试题。文言文阅读三年来有明显的变化,2013年文言文阅读三道选择题是:文言实词,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到了2014年,去掉了筛选信息题,增加了文言断句题;到了2015年,又去掉了文言实词题,增加了与史传人物有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文言文表面上抛开实词虚词,其实在断句、翻译中都暗含对它们的考查,古代文化常识题是一种回归,早年的高考就有,这里能看到学生日常习得的语文素养,难以在短时间内靠功利的训练获得。第Ⅱ卷80分内容几乎都坐实在“运用”二字上:2012年至今未考语音、字形、标点等纯知识性题目;成语题型2013年是辨析正误,从2014年开始改为选词填空,在语境里辨析差异,在难度上有所降低;过去比较务虚的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两年得以务实,在考查表达的同时考查逻辑思维,答案是唯一的,区分度明显提高,表达时内容和形式要兼顾,遵循逻辑去解题;图文转换其实是老题型,是回归,这类题表面上看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归根结底是在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三)重视七大新题型的训练1.文言文断句题加强诵读和断句训练,培养文言文语感。2.古代文化常识题加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与训练,特别是与史传人物有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与训练,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提高语文修养。3.名篇名句语境补写题按照《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增补默写篇段,准确默写全部的64篇段。按照全国命题的要求,加强理解性识记方法的指导。4.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按照全国命题的要求,加强比较鉴赏的指导与训练,重视课内、课外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5.实用类文本关联探究题教学应高度重视中外名人传记,关注传主的生平、品格、成就等实质性要素,加强非连续性文本关联阅读能力的培养,养成阅读复杂文本的习惯,重视分类指导和具体文本的深度理解,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6.图文转换题培养读图、说图的兴趣,选图要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加强读图与说图的指导与训练,在表达交流中,逐步提高由表及里的读图能力和简明连贯的语段表达能力。强调三个要点:一是要能看出所给图形的构图特点,二是要能将所给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7.事件类材料写作题(1)时事类材料写作题:加强“评人议事”的指导与训练,聚焦争论性情境中具体行为,指导学生着重阐述此事该(不该)这么做的理由,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引导学生按照个人表达愿望选择表达角度,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重说理论证,有序而充足地阐述看法,激活人文积淀,提高现场的应对智慧。(2)故事类材料写作题:加强“因事说理”的指导与训练,聚焦争论性情境中故事蕴含的道理,着重阐述这个道理的普遍适用性,提倡按照个人表达愿望选择表达角度,论述中举例子、引名言要能支持同一个事理,要讲求说服力。注重场外的人文积淀,提高修养和见识。(3)应用文写作题:书信、启事、通知等常见应用文的写作,强调格式、称谓和语气等。用书信表达对具体事件的看法、阐述理由,要有读者意识,要入情入理。四、重要题型解析(一)论述类文本1.明确文体特征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说明为主,语言较为艰深,长句较多,会涉及诸多专业术语,结构上,一般会采用“总分”“层进”式结构。2.理清文章思路2015年高考全国卷I: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全文总写,点明了说明内容: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二、三段内容的总写)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本段总写,引领下文)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分写一:借货)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分写二:质、押)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分写三:典)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分写四:赊买赊卖)(全文分写,说明宋代在信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的新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出现的背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大量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本段总写,引领下文)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的目标。(分写一:茶引、盐引)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渐发展为货币。(分写二:交子、关子、会子)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本段总写:新型纸质信用工具作用)(全文分写,说明宋代所出现的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及其作用)整体阅读,把握全文结构:文章总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总写,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内容: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第二段分写,说明宋代在信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的新特点。第三段分写,说明宋代所出现的大量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及其作用。全文总体结构是“总——分”结构。3.练就阅读内功以高考试题的文本为例文,尤其是近五年的高考题,运用“四步法”阅读:第一步,快速浏览,把握说明对象或主要观点。第二步,细读文章,把握文章结构和思路。第三步,再读文章,把握段内层次及段意。第四步,精读文章,圈画重点词语和句子。注意:只要求多读此类文章,以提高此类文章的阅读能力,不要求做题目!(二)文言文阅读1.明确文体特征人物传记:文字典范、浅易,故事性强。由较长的人物传记删节而成,600字左右。2.理清文章思路一般来说,会具备以下层次:首先,简要介绍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官职等;其次,选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典型事件连缀成文;最后,介绍享年、谥号,有的还加以评论。2015年高考全国卷I《宋史·孙傅传》: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官职)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事件一:勇于言事)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事件二:上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