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课件(1-5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主讲喻红粉(南阳师范学院)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界定1.以青少年的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学科。2.青少年年龄的界定《青少年保护法》: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本学科研究的年龄阶段:12到25周岁3.研究对象范围:犯罪青少年可能犯罪青少年:一般违法人行为失范者释放的两劳青少年二、研究课题1.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理论2.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3.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文化因素4.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学校因素5.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6.青少年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点7.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变化规律8.常见青少年犯罪类型分析9.青少年犯罪的预测和预防三、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是犯罪学科与心理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二)是一门偏向社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三)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四)是一门或然性学科犯罪学科规范学犯罪学刑事司法学犯罪防治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人:犯罪人类学犯罪生物学犯罪心理学犯罪精神病理学犯罪现象:犯罪社会学犯罪社会心理学犯罪地理学犯罪统计学刑事侦查学刑事检察学刑事审判学刑事司法心理学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刑事政策学刑罚学罪犯矫治学刑事被害人学心理学科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差异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数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艺术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其它应用心理学第二节研究现状与意义一、建国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发展变化趋势第一阶段:1949-1965(由高到低)第二阶段:1966-1976(数量大增)第三阶段:1977-1980(短暂平稳后上至最高点)第四阶段:1981至今(始终高居不下,并出现新特点)二、特点1.低龄化2.在校生犯罪人数增加3.团伙犯罪突出4.犯罪前主要为辍学无业者和学生,低学历者多,有劣迹史的多5.最多的犯罪类型为抢夺、抢劫、盗窃、杀人、伤害、强奸等,暴力犯罪居首6.无明确动机的犯罪占一定比例7.突发性犯罪的案件居多8.作案手段方式向成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9.作案区域明显,大多集中在城郊结合部10.重新犯罪率高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揭露打击犯罪预防预测犯罪教育改造犯罪更好培养下一代第三节研究方法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犯罪心理的隐蔽性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间接性犯罪人心理的抵触性不可重复性二、研究方法1.案例研究法2.测验研究法3.实验研究法4.调查的方法(样本调查、访谈)5.观察的方法第二章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一、犯罪心理与犯罪心理结构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这些心理因素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心理状态等主观范畴。2.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依据。3.犯罪心理形成的规律不良交往与模仿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个体对消极社会信息的选择为犯罪心理的形成做了量的积累违法尝试获得体验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关键不良行为的定型化是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犯罪意向的萌发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标志二、犯罪行为从刑法的角度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整体性关系(一)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1.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犯罪行为则具有外显性。2.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犯罪行为则具有依存性3.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二)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1.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2.要剖析犯罪心理,必须先了解犯罪行为。3.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状况而定。如刑法中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分即是如此。第三章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理论第一节生物学的原因论一、天生犯罪人论集大成者:[意]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Lombroso,1835-1909)犯罪人类学派创始人犯罪是人类的返祖现象天生犯罪人二、体型说1、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奇默尔(Kreschmer1921)2、美国生物学家谢尔顿Shaldon(1941)三、遗传说1、家族史研究2、双生子研究3、染色体说:XXY、XYY4、收养子女研究四、生化因素内分泌及荷尔蒙的影响男性荷尔蒙分泌过多会增加反社会行为的机率女性经期、产后内分泌与女性犯罪月经前综合症(PreMenstrualSyndrome)(PMS)产后抑郁综合症(PostnatalDepression,PD)五、神经生理因素:小脑功能失调、脑电图异常等评价:过分夸大生物因素,忽视人的社会性与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片面结论。但是生物学派的实证精神和研究问题的特殊视角值得肯定与借鉴。第二节社会学的原因论(一)文化冲突理论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代表人物塞林(ThorstenSellin)犯罪是不同社会集团的不同文化规范之间冲突的结果(二)社会异常论压力论、紧张状态论、激发论20世纪30年代美国默顿(Robert.K.Merton)犯罪行为是行为人由于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愤的产物(三)亚文化群理论20世纪50年代科恩(AlbertCohen)等亚文化群是指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又处境相同的社会成员,为了相互支持、相互保护以及相互满足其他多种需要,寻求另外一种不同的能够使自己体会到自己价值的社会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群体,因其文化特征不同于主流文化而称为亚文化群。(四)标签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贝克尔(HowardS.Becker)利莫特EdninM.Lemert)依据社会学中的形象互动理论个体变为罪犯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继发越轨行为是对社会控制机制的烙印化的一种适应。所谓贴标签就是立法者、司法者、社会舆论把某些个体定义为越轨者的过程。(五)学习理论1.模仿论塔尔德法国模仿法则:近距离法则,上至下法则,取代法则2.不同接触理论美国萨瑟兰(E.H.Sutherland,1883-1950)犯罪(越轨)行为是习得的;是在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习得的;主要发生在接触程度最亲密的个体之间;犯罪行为的学习包括犯罪的技巧、动机、态度和对自身行为合理化辩解等方面;关于犯罪动机和态度的特定方向是从法律赞许或不赞许的定义中学习而来的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家庭影响,副文化影响,宣传工具的影响第三节心理学的原因论(一)病态人格说犯罪人的显著特点:缺乏道德感,反社会性强(二)低能说(三)心理本能说的原因论1、侵犯性说2、性冲动说弗洛伊德力比多(libido)(四)认知与道德发展理论1.皮亚杰(J.Piaget):道德发展三阶段:无律、他律、自律2.科尔伯格(L.Kohlberg)道德推理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第四节整合理论(多元性理论)由于上述各学科的犯罪理论兴起,同时每种理论又有其独特性与限制性,因此近代许多学者倾向于以综合观点来解释犯罪,称为整合理论,即认为形成犯罪的原因是多元的,而非单一因素所形成,只是可能造成偏差行为的某一因素较严重,是导火线,但其它因素亦有重要影响,不容偏废。第二节犯罪综合动因论一、涵义个体的犯罪原因是一个整体系统(母系统),这个整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着的主体内外因素(子系统)所构成的,形成多维度的原因网络结构。作为整体系统的个体犯罪原因,具有其各主体内外因素没有的特殊属性。由于各组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个体犯罪原因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第四章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第一节青少年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及特点一、生理发展与成熟1.生长突增2.第一性征成熟3.第二性征出现4.身体成分变化5.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发育接近成人激素变化青少年的身体变化青少年自我形象的变化他人对青少年变化的反应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变化三、早熟与晚熟的影响(一)男性中的早熟与晚熟一般来说,早熟男孩比同龄的晚熟男孩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早熟男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更出色,对权力和领导活动更感兴趣,因而受到同伴或老师的青睐和尊重,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或领导者。但是,由于早熟男孩的成功和社会地位来得太容易、太早,使其很少需要对生活问题提出创造性或灵活性的解决方式,也很少有时间实践新的角色和身份。(二)女性中的早熟与晚熟早熟女孩比其同龄同伴更沉闷、无主见、不自信、不善于表达、更顺从、更不受欢迎和孤僻。早熟女孩比正常成熟或晚熟女孩有更多的情绪障碍,更可能卷入不正常的活动中。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早熟女孩在青春期被迫发展起应对技能,而这些技能又产生长期的积极效应。四、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不同步(1)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力的矛盾(2)好动好奇与分辨是非能力差的矛盾(3)容易兴奋与控制能力差的矛盾(4)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观念、性法制观念缺少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存在问题一、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特点(一)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文饰性转变(二)情绪持续时间逐渐增长(三)情绪体验内容丰富深刻(四)情绪结构复杂二、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1、心理障碍2、产生性烦恼和性困惑3、学习压力4、人际交往的压力5、沾染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大学生上网,“玩”网者的悲剧:色情:因“色”而罪聊天:因“友”而亡BBS:因“坛”而坠游戏:因“戏”而废抑郁症。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了、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对人恐怖症强迫症。指以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强迫情绪为主的神经性心理疾病。三、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及情绪调节(一)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第一,情感倾向趋于稳定,但易受外界的不良影响。第二,强烈爆发的情绪和温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并存,有时会因冲动而犯错误。第三,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所提高,情感表露越来越具有文饰、内隐性的特点,并且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第四,亲密感迅速增强,同时出现两性爱恋的萌芽。(二)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1、青少年自卑感的特点及其克服自卑感(feelingofinferiority)是指个体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是自我评价的重要体现。它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评价过低;(2)概括化、泛化的特点;(3)敏感性和掩饰性。青少年可以通过自我调控的方法克服自卑感: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树立自尊。其次,放弃过高的奢望,使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缩小,逐步恢复自信,克服自卑感。最后一种克服自卑的方法是“代偿法”。以某方面的特长或优点来有效的取代或补偿其他缺陷。2、青少年焦虑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消极情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或情景进行反应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引起青少年焦虑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因适应困难而产生焦虑。(2)考试焦虑是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是他们过分担心考试失败并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3)大学生中另一常见的焦虑类型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注而产生的焦虑。3、抑郁表现及产生原因美国卫生部下属药物滥用和心理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女性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比例为12.7%,男性青少年为4.6%。严重抑郁症的定义:在两周或更长时间内心情郁闷,对事物失去兴趣,睡眠质量不佳,注意力不易集中和自信心下降等。近一半患者表示他们在平均58天的时间内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