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台《新闻观察》节目策划方案一、节目定位在“新闻性、评论性、纪实性”的指导思想下,求精求深求新,努力形成一档以深度述评为特色的新闻品牌栏目。突破电视新闻一般模式,捕捉社会热点,以具体事件、现象为样本和切口,把即时的观感和理性的评论分析相结合,通过深入的采访、调查、追踪,得出结论,并把这一发掘过程展示给观众,致力于评论“电视化”的探索。在顾及观众基本面的基础上,本节目主要针对社会精英阶层,对象明确,定位明确。二、节目特色在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新闻基本原则下,体现如下特色:1、权威性:力求采访和评论的全面公正及整体风格的沉稳大气,充分体现上海电视台的大家风范。2、纵深感:可理解为两方面:一是立意、着眼点、思想框架的深度;二是手法的深入,运用调查、追踪、取证等多种手段,揭示新闻事实,强调节目结构推进上的运动感和纵深感。3、冲击力:采访和评论要体现力度和锋芒,令人耳目一新。沉稳但不“温”,讲原则性、纪律性也讲锐气和新意。4、规范化:力求节目整体形象的规范工整,从拍摄技术要求,到后期制作、外包装,全方位地实施精品化。三、节目选题原则1、时效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阶段性的时效性,本栏目选题偏重于阶段性的热点问题,而非现时现刻的新闻热点;二是预见性,预先对即将到来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策划准备,适时推出。2、重大原则:本栏目涉及的选题必须是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重大问题,切口虽晓而具体,但揭示的内涵、背景、命题必须具有代表性、普遍性、根本性。3、独特原则:由于制作周期和时效所限,本栏目部分选题可能已被别人炒作过,因此必须强调选题把握的独特性,要求具备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路、独特的背景材料、独特的观点和独特的调查采访手法。4、潜力原则:提交的选题必须具有深挖掘潜力的“富矿”,足以见微知著,小问题引出大思考,且在表现上具备画面可看性的潜力和纪实拍摄的可能。四、节目创作原则1、重在策划:改革电视新闻一般制作流程,强化选题的策划功能。在选题通过后,正是开机前,要有一个“磨选题”的过程。具体而言,一般要完成以下步骤:(1)前期采访(不带摄像机),摸请事实,掌握线索,选点选人选素材。(2)抽样调查分析,掌握基本倾向及有关数据。(3)背景资料收集与准备。(4)集思广益,栏目组内集体讨论,邀请外聘策划人员参与讨论,使选题的最终成熟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谈论的重点在于表达、结构框架和逻辑层次。(5)形成完整详细的策划台本。该台本为节目投拍的依据文案,包括节目逻辑结构、基本素材、编导阐述、出镜记者提示、拍摄及音响要求、现场评论及串词等内容。台本形成后,由制片人、编导、出镜记者、策划人员共同讨论修改,反复琢磨,确保台本扎实丰满。台本审查通过后方可开机。2、现场评论:强调现场感,强调出镜记者的现场反应能力和评论冲击力,要求出镜记者将策划台本事先准备的评论词与即时的观感相结合,进行现场评论,并以此形成节目的一大特色。3、强化纪实:注重节目的可看性,强调展示立论展开或推导结论的过程性。在遵守新闻原则的前提下,讲求评论的“电视化”,力求通过具体生动的人和事,使评论的阐述体现丰富的细节化、情节化、矛盾化乃至戏剧化。4、细化岗位:突破一般新闻报道“记者+摄像”的组合模式,提倡“出镜记者+编导+主编”的创作组合模式和“摄像+音响+灯光”的技术组合模式,岗位细化,各司其职,操作工序化规范化。各岗位基本职责如下:出镜记者:重点在于选题创意、策划、现场评论、现场采访;亦可配合编导参与前期采访、策划台本写作、后期编辑制作;出镜记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亦可出任编导,但需经制片人批准。出镜记者3-4人,其资格由上级领导批准确认。编导:重点在于选题创意、策划(前期采访、策划台本写作)、现场导演、后期编辑制作。助编:选题创意,并协助策划、拍摄及后期制作工作。5、主持点睛:主持人主要出现在节目头尾,起导入话题和引申收尾作用,保证节目的完整性。主持人与现场评论互为协调,应是画龙点睛。主持人可兼任出镜记者。力求通过栏目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塑造具有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的新一代新闻评论主持人及记者。6、制作精良:拍摄和制作力求规范统一,精致工整,树立极目的品牌形象。按本节目的特性及要求,配备包括摄像员、录音师、灯光等在内的技术力量。现场采访拍摄需配同期录音。重大题材创作运用双机拍摄。摄像师、录音师、后期合成技术员要求相对固定,以便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