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中的“以太”人们无法通过实验测出以太本身的速度物体的比热:观察到的物体比热走势低于经典物理学中的能量均分定理给出的值相对论量子论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的概念1905年,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1912年,波尔建立新原子结构1925年,德布罗意提出光的粒子行为于粒子的波动行为应该是对应存在的量子力学的形式不确定性p×q≠q×p不确定性原理本身为傅立叶变换导出的基本关系:若复函数f(x)与F(k)构成傅立叶变换对,且已由其幅度的平方归一化(即f*(x)f(x)相当于x的概率密度;F*(k)F(k)/2π相当于k的概率密度,*表示复共轭),则无论f(x)的形式如何,x与k标准差的乘积Δ会小于某个常数(该常数的具体形式与f(x)的形式有关),其并未否定微观世界具有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规律。ΔqΔph/4π∆E∆th互补原理波和粒子在同一时刻是互斥的,但它们在更高层次上统一。一些经典概念的应用不可避免的排除另一些经典概念的应用,而这‘另一些经典概念’在另一条件下又是描述现象不可或缺的;必须而且只需将所有这些既互斥又互补的概念汇集在一起,才能而且定能形成对现象的详尽无遗的描述1927年10月在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五次索尔维会议爱因斯坦“光子箱”第二次交锋在一小盒子——光子箱中装有一定数量的放射性物质,下面放一只钟作为计时控制器,它能在某一时刻将盒子右上方的小洞打开,放出一个粒子(光子或电子),这样光子或电子跑出来的时间就能从计时钟上准确获知。少了一个粒子,小盒的重量差则可由小盒左方的计量尺和下面的砝码准确地反映出来,根据爱因斯坦质能公式E=mc2,重量(质量)的减少可以折合成能量的减少。因此,放出一个粒子准确的时间和能量都能准确测得。第三次交锋EPR悖论是E:爱因斯坦、P:波多尔斯基和R:罗森1935年为论证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而提出的一个悖论(佯谬)。EPR是这三位物理学家姓氏的首字母缩写。如果一个物理理论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那么物理实在的每个要素都必须在其中有它的对应量,即完备性判据。当我们不对体系进行任何干扰,却能确定地预言某个物理量的值时,必定存在着一个物理实在的要素对应于这个物理量,即实在性判据。他们认为,量子力学不满足这些判据,所以是不完备的。EPR实在性判据包含着“定域性假设”,即如果测量时两个体系不再相互作用,那么对第一个体系所能做的无论什么事,都不会使第二个体系发生任何实在的变化。人们通常把和这种定域要求相联系的物理实在观称为定域实在论。由于二战,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论战平息了一个时期。直到40年代,他们才有机会再次重申各自的观点。1948年,爱因斯坦对EPR佯谬又做了一次深入的讨论。1949年,玻尔在纪念爱因斯坦70寿辰的文集——《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一书中发表了《就原子物理学的认识论问题和爱因斯坦进行的商榷》的长篇论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总结了他和爱因斯坦的论战。爱因斯坦在于同一年写的《对批评的回答》一文中,针对玻尔的文章作了回答,批评了哥本哈根学派的实证主义倾向。没有结尾的尾声薛定谔猫佯谬薛定谔于1935年设计了“杀猫实验”。把一头猫和一只盛有极毒的氢氰酸的小瓶置于密闭的钢箱里;另有一盖革计数器内放了少许放射性物质,其量甚少,以致在一个小时里可能只有一个原子衰变,也可能不发生衰变。薛定谔实验解释及猜想量子力学意义量子计算机量子传输基础物理研究电子元件意识不管我在怀疑什么也好,有一点我是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本身人择原理多宇宙在每一个恒星、每一个星系中,以及在宇宙的每一个遥远的角落里,所发生的每一种量子跃迁,都在把地球上我们这个定域世界分裂成无数个自身的拷贝相干与退相干矩阵力学(Marix)矩阵力学是海森堡博士提出的,用观察量原子辐射出来的光的频率、强度等,就等于知道了电子在原子中的轨道的模型,以比较简单的线性谐振子作为提出新理论为出发点,按经典力学,任意一个单一的周期性系统,用数集坐标来表示满足原子光谱组合原则。波动力学根据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建立起来的用波动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量子力学理论的一种表述形式。观测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