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统考————————————传染病学考纲知识点总结-1--1-第一部分、传染病学总论一、掌握:1、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①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传染性疾病。②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A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2、传染病的4个基本特征:①有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④有感染后免疫3、传染病的临床特点:1)发展转归4期:①潜伏期②前驱期③症状明显期(发病期)④恢复期*复发和再燃*后遗症2)常见症状体征:①发热及热型②发疹(皮疹和黏膜疹)③毒血症④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4、传染病特异性的病原治疗:①抗生素疗法②免疫疗法③抗病毒疗法④化学疗法二、熟悉: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①传染源:患者、隐形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染动物②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苍蝇;日常接触;虫媒传播;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传播③人群易感性:易感者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和社会因素3、传染病的诊断:临床特点/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1)临床特点:如猩红热的红斑疹;麻疹的口腔粘膜斑;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白喉的假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肤瘀斑;伤寒的玫瑰疹;脊髓灰质炎的肢体弛缓性瘫痪;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红及球结膜渗出等。2)流行病学资料:3)实验室检查:①三大常规检查:A血液常规:*细菌性传染病:多WBC↑N↑;唯伤寒减少*病毒性传染病:多WBC↓淋巴细胞比例↑;流脑WBC总↑B尿常规: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尿内有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且前者尿内有膜状物。黄疸型肝炎尿胆红质阳性。C粪常规:*菌痢、肠阿米巴病,呈粘脓血便和果浆样便;*细菌性肠道感染多呈水样便或血水样便或混有脓及粘液。*病毒性肠道感染多为水样便或混有粘液。②病原体检查:直接检查(镜检);病原体分离/培养。③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原位聚合酶链反应。④免疫学检查: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需检查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需超过病初滴度4倍才有诊断意义。包括:A特异抗体检测;B特异性抗原检测C免疫标记技术:*酶标记检测(EIA)、改良的EIA检测*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测定RIA*非放射标记技术*印迹技术D皮肤试验:E玫瑰花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E免疫球蛋白检测FT细胞亚群检测⑤其它检查:A内镜检查:纤维结肠镜;席位支气管镜B影像学检查:X线(肺结核、肺吸虫病);超声(肝炎、肝硬化、肝脓肿);CT/MRI(脑脓肿、闹囊虫病)C活检:各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各型肺结核;艾滋病并发卡波济肉瘤和其他淋巴瘤;各种寄生虫病3、传染病的预防:①管理传染源:传染病的分类及严格报告制度,病人与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措施。4、传染病的一般对症治疗:①维护重要器官功能②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③增强免疫力和调整免疫功能。第二部分、病毒感染一、病毒性肝炎(一)掌握:1、临床分型及各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1急性肝炎:1)急性黄疸型肝炎①黄疸前期(5~7天):乏力纳差发热尿色深ALT↑②黄疸期(2~6周):A热退黄疸现,自觉症状好转B肝大,质软,边边缘锐利,有压痛及叩击痛CALT↑胆红素↑,尿胆红素阳性③恢复期(1~2个月)A黄疸消退,症状消失,精神及食欲好转。B肝、脾脏逐渐回缩,触痛及叩击痛消失C肝功逐渐恢复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其他表现似黄疸型①症状:近期出现的持续数日以上的、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腹胀、溏便和肝区痛等。②体征:近期肝脏肿大有触痛叩击痛。可伴轻度脾大。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统考————————————传染病学考纲知识点总结-2--2-1.2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主要见于乙、丙和丁型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注意无肝炎病史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慢性肝炎肝功能化验特点;肝外表现和自身免疫现象:1)轻度慢性肝炎:症状和体征不突出;主要是单项转氨酶升高。2)中度慢性肝炎:①症状轻重不等:乏力;纳差;恶性;厌油;腹胀②多种慢肝体征:慢肝面容;肝脾肿大;黄疸③肝功损害明显:重点是出现蛋白代谢异常④预后较差:5-10年发展为肝硬化3)重度慢性肝炎:①症状严重②中度以上的黄疸,可出现中度以下的腹水。③肝功损坏严重④各项指标不够诊断慢性重症肝炎。1.3重型肝炎:1)急性重症肝炎:①急起病,病情进展凶险,病死率高,可有诱因。②早期出现肝性脑病是其主要特点(2周内)。③高热,消化道症状严重,乏力明显。④黄疸急剧加重。⑤肝脏进行性缩小⑥出血⑦酶-胆分离、PT延长。2)亚急性重症肝炎:①发病2-24周出现肝性脑病,称亚急性重症肝炎。②病情进展较急性重症肝炎略缓,但病死率极高。③部分病人出现明显腹水。④肝脏坏死、缩小程度不如急性重症明显。⑤乏力、纳差、黄疸和出血十分严重。⑥病程较长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3)慢性重症肝炎①在肝病的基础上,出现亚急性重症肝炎。②高度乏力、纳差。③高度黄疸。④高度腹胀。⑤明显的低蛋白血症。1.4淤胆型肝炎:①属于毛细胆管肝炎②乏力及食欲减退等症状较轻而黄疸重且持久,有皮肤瘙痒等梗阻性黄疸的表现③肝脏肿大。大便色浅。④梗阻指标升高(转肽酶、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等)。ALT中度升高。尿胆红素强阳性而尿胆原阴性⑤注意与肝外梗阻鉴别1.5肝炎肝硬化【据有肝脏炎症情况分型】①活动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动表现,*ALT↑,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明显,黄疸,白蛋白↓。*门脉高压征:腹壁、食管静脉曲张,腹水;肝脏缩小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门静脉、脾静脉增宽②静止性肝硬化:症状轻/无特异,可有以上体征。【据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分型】①代偿性肝硬化(早期):有门脉高压征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②代偿性肝硬化(中晚期):有腹水、肝性脑病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了解:肝炎纤维化:未达肝硬化标准,但有肝纤维化表现*2、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及病原学检查)【急性发病,具有急性肝炎的症状、体征,且血清胆红素在17μmol/L以上,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2.1流行病学资料:既往病史,接触史,家族史,预防接种史,血制品史,注射史/针刺史,水源食物污染史等2.2临床资料:肝病的症状和体征+皮肤巩膜黄染2.3实验室检查:肝功和血清标志物检测2.4病原学检查:阳性。(详见下面病原学部分)①HBV现症感染者传染性强的指标:HBeAg②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最有意义依据:肝穿刺活检③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3、黄疸型肝炎与其他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的鉴别诊断。巩膜、皮肤出现黄染①黄疸型肝炎:前期有全身乏力及消化道症状;黄疸期可见皮肤搔痒,大便淡灰白色。肝肿大,质地充实有压痛、叩击痛。少有脾大。尿胆红素及尿胆原阳性,ALT↑↑②阻塞性黄疸:血中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尿胆红素阳性,非结合胆红素升高或正常,见皮肤瘙痒,粪胆原下降或消失,大便呈白陶土色。③溶血性黄疸:血中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粪胆原及尿胆原增加;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血清铁含量增加;骨髓红系统增生旺盛。大便颜色加深(深黄褐色)4、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1)抗病毒药物治疗: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抑制作用消失,多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到原水平。①α-干扰素: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剂量每日≥100万U,皮下或肌注1次/日或隔日注射1次者。疗程3~6个月。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统考————————————传染病学考纲知识点总结-3--3-*约1/3患者血清HBVDNA阴转,HbeAg阳性转为抗-Hbe阳性,HBVDNA聚合酶活力下降,HCVRNA转阴。停药后部分指标逆转。*早期,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发热、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乏力等(治疗初现),可暂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停药恢复。②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苷酸:在体内可通过诱生干扰素而阻断病毒复制。一般用量为2~4mg肌注,2次/周,3~6个月为一疗程;但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低。亦有采用大剂量(10~40/次)静泳滴注,每周2次者。对HbeAg近期转阴率似有一定作用。无副作用。③阿糖腺苷(Ara-A)及单磷阿糖腺苷(Ara-AMP):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及核苷酸还原酶活力,从而阻断HBV的复制,抗病毒作用较强但较短暂,停药后有反跳。*Ara-A不溶于水,常用量10~15mg/公斤/日,稀释于葡萄液1000ml内,静滴12小时,连用2~8周,副作用为发热、不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全身肌肉及关节痛、血粘板减少等。*Ara-AMP易溶于水,常5~10mg/公斤/日,2次肌注,连续3~5周,或5mg/公斤/日,2次肌注,连续8周。可使血清HBvDAN转阴,DNA聚合酶转阴,HBsAg滴度下降,HbeAg转为抗-Hbe。本品亦可能脉滴注。大剂量可产生发热、不适、下肢肌肉痉痛、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④无环鸟苷(Acyclovir)及6-脱氧无环鸟苷:选择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有较强的抗病毒活动,对人体的毒性较低。*常10~45mg/公斤/日静滴,7~14日/疗程。部分抑病毒复制。大剂量致肾功能损害,静脉炎、嗜睡、谵妄、皮疹、ALT增高等。*6-脱氧无环鸟苷口服吸收良好,可长期服用。⑤其它抗病毒药物:⑥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α-干扰素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使用,有协同抗病毒作用,可增疗效,但毒性亦增大,*α-干扰素与无环鸟苷、胶氧无环鸟苷、或与r-干扰素联合应用,均可增强疗效。⑦α-干扰素加强地松冲击疗法:*在干扰素治疗前,先给予短程(6周)强的松,可提高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敏感性,从而增强疗效。*但在突然撤停强地松时,有激发严重肝坏死的危险。⑧核苷类的药物,拉米夫定(贺普丁),阿德福韦酯(贺维力,代丁,名正,阿甘定,阿迪仙,优贺丁),恩替卡韦(博路定),素比伏(替比夫定)2)免疫调节疗法:(参考重型肝炎治疗部分)5、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与并发症的治疗。5.1治疗原则目前仍无特效的治疗。主要原则:加强基础支持、积极对症治疗、维持患者生命、促进肝脏再生。【主要抢救措施】:*三保:保肝、保脑、保肾*三利:利尿、利便、利胆*三防:防感染、防出血、防电解质紊乱其主要措施包括清除致病因素、调节免疫、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微循环、控制内毒素血症等。①基础支持治疗:是肝衰竭治疗的基础。A热量补给:25~30千卡/kg/d。B脂肪乳的应用:C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补给:支链氨基酸(BCAA);白蛋白0.5~1.0g/kg,每周2~3次;新鲜血浆②对症治疗:③抗病毒治疗:*干扰素:IFN-β300IU/d,环孢素A3mg/kg/d。*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3TC)*磷甲酸(商品名:可耐):可阻止DNA或RNA聚合酶与ATP的结合,使病毒基因复制受到抑制。用法:2~4克/日,静脉点滴。④免疫调节治疗:*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孢素A。*免疫调节剂:包括胸腺素α1(商品名:日达仙)、胸腺肽、IL-2、左旋米唑、转移因子等。⑤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肝细胞再生刺激因子(HRS):100~200mg/d。*前列腺素E(PGE):凯时(前列地尔),推荐量20μg~80μg/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商品名:古拉定1.8mg/d。*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1mg/10U/d。⑥控制内毒素血症:*抗生素的应用原则:广谱、联合、间歇、无肝肾毒性、局部和全身用药相结合。注意“二重感染”*乳果糖;双歧杆菌制剂;*内毒素和TNF单克隆抗体⑦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