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病理学》文本教案教学内容提纲绪论第一章疾病概论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三章水肿、脱水和酸碱平衡障碍第四章缺氧第五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第六章适应与修复第七章炎症第八章发热第九章肿瘤第十章心脏病理第十一章血液和造血系统病理第十二章呼吸系统病理第十三章消化系统病理第十四章泌尿生殖系统病理第十五章神经系统病理绪论一、《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1.动物病理学的概念:又叫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基本规律,以及患病动物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和形态结构变化的一门学科。2.研究任务:揭露疾病的本质,为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准确的诊断疾病和有效的防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二、《动物病理学》在畜牧兽医学科中的地位病理学与各门临床学科密切相关,可为学习兽医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等)打下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临床学科又不断向家畜病理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使人们对于家畜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进而改进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所以家畜病理学是兽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又可称为桥梁学科。三、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材料与方法(一)研究材料1.患病的活体动物2.动物尸体或病变器官、组织3.实验动物或组织细胞培养物4.临床检验或尸体剖检送检的血液、尿液、肠内容物等病料(二)研究方法1.尸体剖检2.肉眼观察3.显微观察4.活体组织检查5.动物实验26.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四、学习动物病理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1、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2、要以运动的发展的观点认识疾病3、要正确理解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4、要正确认识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变化的辩证关系5、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五、病理学的发展史1、原始的有神论阶段(公元前460年以前)2、体液病理学阶段(公元前460年西波克拉底)3、器官病理学阶段(16世纪莫尔加尼)4、细胞病理学阶段(19世纪中叶魏尔啸)5、分子病理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第一章疾病概论1本章重点:疾病概念、疾病原因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2本章难点: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一、疾病(disease)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矛盾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动物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患病动物表现出不同症状和体症,使役能力下降和经济价值降低。二、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还有对疾病发生起促进作用的条件,如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一)疾病发生的外因1、生物性因素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原菌、病毒、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真菌等)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等),它们可以引起畜禽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真菌病、中毒性疾病及肿瘤等。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共同特点:(!)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感染动物的种属、感染途径和作用部位。如猪瘟病毒只对猪有致病作用,而其它种属动物没有致病作用;破伤风杆菌只通过皮肤粘膜的创伤感染;猪霉形体性肺炎的病原体主要侵害肺。(2)有一定的特异性一定的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一定的特异性病理变化、特异性临床症状以及特异性免疫性反应等。(3)有传染性和一定的持续性生物性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后一般在整个病程中不断繁殖,增强毒力,持续发挥致病作用。有些病原体还可随渗出物、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具有传染性。(4)侵入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毒素对机体可产生致病作用以及变态反应等。寄生虫的致病作用除产生毒素外,还与机械性损伤和夺取机体营养有关。(5)机体反应性及抵抗力起着及重要作用生物性因素致病过程中,当机体防御机能健全,抵抗力强时,即使体内带有病原微生物,也不一定发病。相反,若机体抵抗力降低,则正常存在于体内不显致病作用或毒性不强的微生物也可引发疾病。32.化学性因素特点:(1)化学性致病因素进入机体后常积蓄到一定量才引起发病。(2)对组织器官选择性地毒害。3.物理性致病因素如高温对局部作用引起烧伤,对全身作用引起热射病;低温引起冻伤;电流引起电击伤;射线引起放射病。还有光能、噪音、大气压等等。4.机械性因素一定强度的机械力可以造成创伤。5.其他因素必需物质过多或过少,饲养管理不当等。如动物必需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缺乏都会引起机体相应的营养缺乏性疾病,维生素D、钙缺乏可导致软骨病(佝偻病);氟过多导致氟中毒(氟斑牙)。(二)疾病发生的内因1、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降低(1)屏障结构破坏及机能障碍(2)吞噬和杀灭机能降低(3)解毒机能降低(4)排除机能减退(5)特异性免疫反应异常2、机体反应性改变(1)种属反应性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同一种致病因素的反应性常不一样。如马不感染牛瘟病毒,牛不感染鼻疽。(2)个体反应性不同个体由于营养状况、抵抗力等的不同对外界致病因素的反应也不同。例:某一养殖厂爆发某一传染病时有的病重,有的病轻,有的病死,有的不死。(3)年龄反应性幼龄动物的防御屏障及免疫机能发育不完善,老龄动物的各种机能逐渐衰退而容易发病。而成年动物免疫器官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强不容易发病。(4)性别反应性机体性别不同,某些组织器官结构不一样,内分泌激素有差异,对同一病原体的反应也有不同表现。如畜禽白血病的发病率雌性高于雄性。三、影响疾病发生的条件1、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影响。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潮湿等条件容易发病;冬季气候寒冷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多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对人畜健康危害性越来越严重。2、社会条件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建国前,由于没有建立起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制度,动物患病后也得不到及时治疗,因此畜禽发病及死亡率的比较高;建国后,建立起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兽医防疫制度,消灭了牛瘟,控制了家畜的炭疽、鼻疽等主要疾病。四、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理关于疾病过程中机体内所发生的各种损伤与抗损伤性反应的基本机理,可概括为如下四方面。1、组织机理有些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后,或者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或者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组织或器官,引起相应的疾病或病理变化,称为组织机理。直接作用于组织细4胞的致病因素如:强酸、强碱等;选择性作用的致病因素如:肺结核杆菌只作用于肺、禽脑脊髓炎病毒只作用于神经细胞。2、体液机理有些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可引起体液的量和质的变化,因而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导致发生相应的疾病或病理变化,称为体液机理。3、神经机理有些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引起神经系统机能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疾病和病理变化,称为神经机理。(1)神经反射作用:致病因素作用机体内外感受器,如:NH3刺激鼻黏膜感受器后反射的引起呼吸暂停。缺氧后刺激主动脉弓,颈动脉窦的化学感受器导致呼吸加深加快。(2)中枢神经直接作用:致病因素直接作用种属神经而引起的疾病。如:各种脑炎、狂犬病、CO中毒、铝中毒等。4、遗传机理(1)酶活性改变与疾病发生的关系酶缺乏多数是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动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几乎都需要酶参加,酶是正常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缺乏会引起相应的疾病。(2)核酸遗传信息改变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例如:镰刀型贫血病血红蛋白的DNA链上的腺嘌呤(A)被尿嘧啶(U)取代后谷氨酸(GLU)密码就被氨酸(VaL)密码取代,使血红蛋白的复制发生障碍导致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二)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共同规律1、损伤与抗损伤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全过程(1)一般情况下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两者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如感冒病原体数量少并且毒力弱,机体抵抗力强→只有上呼吸道有轻度症状(鼻塞、咳嗽)→很快痊愈。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弱→危及动物生命。(2)损伤与抗损伤可以互相转化例如:细菌性痢疾的初期,腹泻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抗损伤),继续腹泻引起脱水、酸中毒、休克。2、疾病中的因果转化规律及主导环节疾病过程中第一原因引起某一个结果,此结果变为另一原因又引起第二个结果,这种疾病过程中因和果交替出现的规律称为疾病过程的因果转化规律。主导环节:因果转化链上不是所有的环节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同样作用,而有一个环节决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个环节称为主导环节。大失血(主导环节)致病因素得不到适当治疗→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全身性缺血缺氧→加深血液循环障碍→死亡→适当治疗(止血、补液增加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血液正常功能3、疾病过程中局部和整体的辨证关系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局部病变和全身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局部病变受全身的制约,同时又影响全身。例:局部化脓菌感染抵抗力强→局部病变抵抗力弱→败血症五、疾病的经过和转归5(一)疾病的经过疾病从发生到结束称为疾病的经过。生物性因素导致的传染病其病程经过的阶段性表现最为明显。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潜伏期又称隐蔽期。是指从病因作用于机体时起,到疾病的第一批临床症状出现时为止的时期。(潜伏期的长短与机体的特性和病因致病力的强弱有关;有的与部位有关,如狂犬病。2、前驱期从疾病出现症状到主要临床症状开始暴露的时期。3、症状明显期指疾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充分暴露出来的时期。4、转归期疾病的最后阶段抵抗力强→康复抵抗力弱→死亡(二)疾病的转归是疾病过程的最后结局,有可能表现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或死亡。1、完全康复:病因和它所造成的损伤完全被清除,机体机能、代谢、形态结构完全恢复正常。2、不完全康复:病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已停止,主要症状消失,但机能、代谢方面还有一定的障碍,形态结构上还遗留一些病理状态,机体通过代偿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代偿:体内某器官的机能障碍,结构破坏时由原器官或其他器官的代谢改变,机能加强来替代补偿的过程。4、死亡:生命活动停止,完整机体解体。死亡的发展过程分为三期:(1)濒死期(2)临床死亡期(3)生物学死亡期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本章重点: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出血、血栓形成的梗死的概念和血栓形成的条件。本章难点: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出血的病理变化区别以及血栓形成过程。第一节动脉性充血(hyperemia)一、概念由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流入血量显著增多,而静脉血回流量正常,使组织或器官内含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二、原因和类型(一)原因1、外源性因素:机械性因素、化学性因素(酸碱等)、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等。2、内源性因素:机体反应性改变、过敏状态等。(二)类型及其机理1、神经性充血2、侧枝性充血3、贫血后充血三、病理变化肉眼病变:红(鲜红)、肿、热镜下:充血组织中的小动脉与毛细血管显著扩张,血管内充满红细胞。6四、结局和影响第二节静脉性充血(venoushyperemia)一、概念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内静脉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二、原因:1、局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局部静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例如,肠阻塞、肠扭转、肠套叠等。2、心脏机能障碍3、胸膜疾病:胸腔内蓄积大量炎性渗出物,胸内压升高,胸廓扩张受限制,造成心舒张不全,静脉血回心障碍。三、病理变化淤血组织体积肿大,含血量增大,氧气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而颜色呈暗红色,淤血部位的皮肤、粘膜变蓝紫色,这种现象就是发绀。镜下:局部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充盈大量红细胞,持续时间较久而直接引起缺氧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液体渗出→水肿(淤血性水肿)、红细胞漏出→出血(淤血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淤血性坏死),长期淤血在水肿的基础上实质细胞萎缩减少,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和网状纤维增生→局部胶原化,硬化(淤血性硬化)。第三节缺血(ischemia)一、概念:由于小动脉血流受阻,流入局部组织器官的血量减少或完全断绝的现象。二、原因和机理1.小动脉痉挛:当寒、疼、某些药物刺激时缩血管神经兴奋性增强→狭窄或堵塞。2.小动脉受压迫:肿瘤,炎症渗出物和其他异物压迫而小动脉狭窄甚至闭塞。3.小动脉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