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绪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绪论广东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曾家勇课程性质:实验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心理学各专业方向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教学目的与目标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形成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发展进行心理实验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促进对实验心理学普遍适用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实验心理学是科学?什么是科学?(一)科学的定义1、注重科学的内容:科学是一种有系统、有组织地描述事物间规律的知识。2、注重科学的过程:科学是发现事实,建立关联,解释规律的过程。二、科学的五大前提假设(一)世界是真实的对于大多数科学家来说,我们面临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的。(二)世界是有规律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只要条件满足,就会出现过去出现过的事件。(三)世界是有因果关系的科学家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原因,而不是毫无理由地独自产生的。(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五)世界是可以用理性加以理解的推理--逻辑思维是理解一切事物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对科学家来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推理加以解释,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推理而得到解决。非科学方法皮尔斯:权威、注意凝聚、先念科学方法的特征经验观察来源自我修正可公开可反复获得实验心理学是科学“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科学研究:从现象到实验现象:在集体中工作的人们常常会“放松”他们的努力。似乎集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于让少数人去做事情。社会心理学家拉坦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并决定进行实验研究。拉坦的研究首先,拉坦查阅了以往的研究文献,为了了解是否曾有人研究过这种被他称为社会浪费的现象。结果发现,最早的研究是由一位法国农业工程师林格曼设计了拉绳实验。第二步:实验验证接下来,拉坦及其同事对社会浪费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首先,他们证明了在拉绳以外的事情中也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其次,他们还提出了社会浪费现象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中都会发生,即使在儿童当中也会发生。由此可知,社会浪费是集体工作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特征。第三步:提出理论解释结果拉坦提出了“责任扩散理论”解释社会浪费现象。该理论认为:社会浪费很可能是责任扩散引起的。独立工作的人通常认为自己要对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然而集体工作时,这种责任感就扩散到其他人身上去了。从理论到实践马里奥特(1949)发现,工厂中大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小组的。拉坦等(1981)在实验情境中也确实发现了消除社会浪费效应的条件。他们发现,在集体工作中,除了通常的对集体作业绩效进行监测外,也对其中的个体作业绩效进行监测时,每个个体就会竭尽全力,不再出现社会浪费现象。实验心理学的由来先驱探索者:费希纳体系设计者:冯特重大突破者:艾宾浩斯一、什么是实验心理学1、实验心理学就是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以研究方法来定义而不是用研究领域或研究对象来定义2、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实验心理学的目的就是要说明和解释人在完成某种活动时的心理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即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心理活动的方式。3、实验心理学的目的4、实验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实验法不同于自然观察法。在使用自然观察法时,研究者只能被动地仔细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情况,而不能有任何干预。实验则是人为地去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实验者可以创造条件,引发所需要的事件来观察其变化;为了验证,可以创造同样的条件进行重复观察。实例: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的探讨6点起床看半小时书穿红色衣服喝豆浆向监考老师问好遇到很熟的题(1)首先,目的性强,实验者总是带着特定的目的进行试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比较经济,能够迅速有效地获得数据(3)实验在同样条件下是可以重复的,别人可以验证它。(4)系统地变化条件,可以追究与此相随的事件的变化。5、实验法的优点要点归纳实验的灵魂:控制实验控制的目的:探索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心理实验与物理实验区别心理实验比自然科学实验要求控制的因素更多,更复杂。1、被试因素2、主试因素3、主被试相互作用二、课程内容Ⅰ.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实验控制和实验方法Ⅱ.实验法在心理学的各个专门领域的应用主要内容: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心理实验的一般理论和一般方法,主要是心理实验的设计、实施以及伴随这一过程出现的一般问题第二部分:是在具体的心理学分支研究背景下,实验方法的应用问题,它一方面为第一部分提供例证,另一方面将实验方法具体化并因之有利于学习者研究技能的形成。什么是变量变量(variable)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在一个具体的实验中,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三、实验研究中的变量及其控制(一)变量的类型1、自变量2、因变量3、额外变量(1)什么是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者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2)自变量的类型①作业变量(刺激变量、任务变量)②环境自变量③被试者变量1、自变量2、因变量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行为表现),称为因变量。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相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或无关变项)。在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以研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那些相关变量称为额外相关变量,或简称为额外变量。(干扰变量)由于在实验中额外变量是必须加以控制的,所以额外变量也被称为控制变量。评价一项实验设计的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研究者能否成功地控制那些额外变量。3、额外变量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实验者效应要求特征(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双盲实验变量命名练习因为理解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这里再举一些例子以便你检查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对于每一个例子都要说出三种变量。言语、图形任务条件下青少年发散性思维的差异研究笔划频率和字体对汉字大小辨认阈限的影响汽车制造者想知道刹车灯多亮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后面司机意识到前方正在停车的时间。实验就是回答这一问题。对变量命名。答案自变量(被操纵变量):刹车灯的明度因变量(被观察变量):刹车灯亮到尾随车司机踩刹车踏板之间的时间控制变量(恒定变量):刹车灯颜色、刹车板的形状、刹车所需力气、额外照明度等社会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为了发现当六个人挤在一个电话亭里时是男人还是女人感到更不舒服。对变量命名。答案自变量参与者性别因变量不舒服的程度控制变量电话亭的大小、挤在电话亭的人数(6)、个体的大小等实际操作实验人有第六感吗?OR目光有力量吗?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研究该问题记录从实验提出讨论到实验报告完成全过程(每个小组最后完成一份实验讨论、设计、实施记录和一篇实验报告)(二)变量的操纵1.自变量的控制2.因变量的控制3.额外变量的控制在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操纵、变化称为自变量的控制。对自变量的控制,首先要对自变量进行严格的规定,对心理学中一些含混不清的变量必须使之操作定义化,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实验。操作定义: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时间、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例如,把“刚刚感受到”定义为“50%次感受到”,就可测定感觉阈限了。又如,疲倦(fatigue)没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和尺度,怎么测量呢?如果定义为“工作持续的时间”,那么就可以进行测量和比较了。1.自变量的控制其次,对于在刺激维度上连续变化的自变量,要做好三项工作:(1)要确定好自变量的范围(2)要选一定数量的检查点(3)要确定好各检查点之间的间距。2.因变量的控制把实验中的被试者的反应控制在主试者所设想的方向上,这就是反应的控制问题。反应的控制1、指导语2、主试和被试的态度3、对仪器的要求4、测量以人作被试者,往往用指示语来控制被试者的反应。指示语乃是心理实验中主试者给被试者交代任务时说的话。使用指导语时,应注意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到引起动机,激发兴趣。被试者来到实验室时,不一定对参加实验感兴趣。因此主试者必须利用言词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可能的范围内,告诉他们实验目的与应用价值,使他们认识到参与和合作的意义。反应指标的选择在心理学实验中,一般常用的指标有: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反应时反应持续时间反应程度完成量错误率完成一定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达到一定基准所需要的次数口头报告……选择指标的条件主要有:有效性,即指标充分代表当时的现象或过程的程度,也称为效度。可靠性灵敏度数量化3、额外变量的控制混淆和混淆来源(1)、环境变量环境的物理特点和实验者特点(2)、程序变量“比较被试的听觉和视觉刺激的反映时”“两种药物(A、B)的影响”(3)、机体变量被试身心特点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如控制环境额外变量的有: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系统变化法、随机化法、双盲法;控制程序性的额外变量的有:抵消平衡法、随机化法、平衡法、兼作组法、单盲法、欺骗法、匹配法;控制相互作用的额外变量的有:消除法、系统变化法。消除法就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消除掉。恒定法如果有些额外变量无法消除,那么可用恒定法使额外变量保持恒定。平衡法当额外变量无法消除,也无法恒定时,可采用平衡法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这种方法主要用设置控制组来平衡额外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特别在无法指认哪些可能起作用的额外变量时,用此法更为恰当。随机化法随机化法常常用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派被试到各处理条件中去匹配法匹配法就是使各被试在额外变量(特别是机体额外变量)上相等。兼作组法兼作组法是指一组被试,既做实验组的被试,又做控制组的被试。抵消平衡法次序误差:次序误差是涉及处理的次序所造成的误差。遗留效果:遗留效果涉及前项处理对后项处理的影响。抵消平衡法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两个处理的抵消平衡另一类是多个处理的抵消平衡在两个处理的抵消平衡中,所有的抵消平衡在每个被试中进行。一般采用A—B一B一A法,即先提出处理条件A,第二提出条件B,第三仍是条件B,第四提出条件A。在多个处理的研究中,可用多组抵消平衡来控制顺序误差。多组抵消平衡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完全抵消平衡,不完全抵消平衡和随机抵消平衡。完全抵消平衡:3个:ABCACBBACBCACABCBA4个:4!5个:5!控制试验者效果双盲法:就是实验的假设和目的,实验者和被试双方都不知道。四、广义实验研究的程序广义的心理实验设计-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1、确定一个问题的来源及选题2、课题的调研3、提出假设4、心理设计5、实验结果的的整理、数学概括和推论6、心理实验结果的评价和解释(实验报告)心理实验的一般程序(一)确定一个问题1来源:实际的需要理论探讨中发现的问题;个人的经验;过去的研究与文献;文献的查阅原则:倒查;计划性(有目的);顺序性:原文—综述;通俗—专著;理论—应用;书—论文;容易—难;中文—外文;论文两头—中间;重要期刊—次要期刊批判性实验的一般程序(二)课题的调研选定问题的原则论证价值;考虑自己的的条件;掌握前人的研究,避免重复研究;考虑最久、兴趣最浓的、具体的课题;(三)研究的假设根据已有成果和一定的理论提出实验可能的结果及解释。(四)实验设计和控制1、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多因素实验实验的一般程序(四)实验设计和控制2、主试与被试样本样本大小取决于结论直接用于什么样的总体,一般地,大样本优于小样本。实验的一般程序(四)实验设计和控制样本大小:涉及总体大小;一般地总体大,样本大;总体小,样本小。实验的一般程序(四)实验设计和控制被试的选取随机取样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与随机数字法分层随机抽样:比例分层抽样法实验的一般程序(四)实验设计和控制3、各变量的控制(1)自变量的控制;(2)因变量的控制;(3)无关变量的控制;(五)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解释1、正态分布

1 / 10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