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隔离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7章隔离技术第1节医院建筑布局隔离要求第2节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要求第3节标准预防学习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隔离的相关定义2.熟悉隔离原则3.掌握穿脱隔离衣、洗手方法4.学会戴口罩、戴护目镜等方法第1节医院建筑布局隔离要求知识点1:隔离技术的相关定义与隔离原则1.感染源: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的易感人群的途径3.易感人群:对某种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4.隔离:采用各种技术和方法,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染给他人的措施。5.清洁区(cleanarea)是指未与传染病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第1节医院建筑布局隔离要求6.潜在污染区(halfcontaminatedarea)是指未与传染病病人直接接触,但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7.污染区(contaminatedarea)是指与传染病病人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8.负压病房: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的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病房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排出的空气需经过处理,确保对环境无害9.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如患者出院、转院、死亡。第1节医院建筑布局隔离要求二、隔离原则: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3.隔离室应有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未飞沫隔离,蓝色为接触隔离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一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6.建筑布局要符合相应的规定。第2节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要求知识点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和预防(一)患者的隔离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2.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第2节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要求(二)医务人员的防护1.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第2节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要求知识点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一)患者的隔离1.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2.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3.应严格空气消毒.第2节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要求(二)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2.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第2节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要求知识点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一)患者的隔离1.遵循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和预防2.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3.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4.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5.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第2节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要求(二)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2.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第3节标准预防知识点1:标准预防的定义与基本特点:一、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第3节标准预防二、基本特点: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一视同仁1.强调双向预防,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2.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三种隔离第3节标准预防知识点2:标准预防的防护措施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二、戴手套三、戴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四、穿脱隔离衣五、穿防护服六、穿防水裙七、接种乙肝疫苗八、避免注射器针头或锐器损伤第4节学与做技术1:口罩的戴摘方法一、口罩的种类:1.纱布口罩2.外科口罩3.医用防护口罩第4节学与做二、口罩的使用原则: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2.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了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3.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第4节学与做三、口罩得佩戴方法:1.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3)调整系带的松紧度第4节学与做2.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1)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2)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4)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第4节学与做第4节学与做四、摘口罩方法1.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2.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3.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第4节学与做五、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1.不应一只手提鼻夹。2.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4.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第4节学与做技术2:护目镜及防护面罩戴摘方法一、定义:1.护目镜: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入人体眼部的用品。2.防护面罩: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入人体面部的用品第4节学与做二、护目镜及防护面罩的适应症:1.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2.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时3.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血液、体液、等喷溅时4.动脉穿刺要戴面部防护罩,因血液溅入眼中发生率较高第4节学与做第4节学与做技术3: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一、定义:用于保护医护人员避免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用品,或用于保护患者避免感染的防护用品。第4节学与做二、穿脱隔离衣方法1.穿隔离衣方法(1)穿隔离衣前要带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衣袖过肘,洗手(2)手持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将清洁面朝向自己。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露出右手,勿触及面部(3)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系好领带第4节学与做(4)再扎好袖口(5)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6)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7)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8)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9)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第4节学与做第4节学与做2.脱隔离衣方法(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如图D.10;(2)解开袖带,塞入袖袢内,充分暴露双手,进行手消毒,如图D.11;(3)解开颈后带子,如图D.12(4)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过手,如图D.13;(5)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如图D.14;第4节学与做(6)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如图D.15;(7)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悬挂污染区;如果悬挂污染区外,则污染面向里;(8)不再使用时,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或放入回收袋中,如图D.16;第4节学与做第4节学与做穿隔离衣脱隔离衣手捏衣领穿左手松开腰结解袖口再伸右手齐上抖塞住衣袖消毒手系好领口扎袖口解开衣领脱衣袖折襟系腰前打结对齐领子挂衣钩第4节学与做四、注意事项1.隔离衣与防护服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穿脱。2.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和衣领,发现渗漏和破损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第4节学与做技术4:洗手与手卫生消毒1.常居菌residentskinflora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2.暂居菌transientskinflora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第4节学与做第4节学与做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第4节学与做2.洗手指征: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什么情况下洗手?(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第4节学与做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第4节学与做第4节学与做第4节学与做第4节学与做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卫生手消毒:10cfu/cm2;外科手消毒:5cfu/cm2。第5节思考与练习病例:患者,张某男,2岁,因高热不退而入院,护理查体:T39.5,P100R35,入院诊断:手足口病。遵医嘱进行了降温、吸氧、输液等治疗及护理,8天后体温恢复正常而出院。请根据以上病例完成下列任务:1.改疾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2.为患者护理治疗室应做好哪些隔离预防?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