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8 第七讲 道教佛教与中国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主讲:卞良君中国远古宗教道教与中国文化佛教与中国文化第七讲道教佛教与中国文化一、中国远古宗教宗教在拉丁文中有“联系”之意,故宗教的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宗教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和崇拜。中国远古宗教形式: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第七讲道教佛教与中国文化二、道教与中国文化道教的产生及发展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道教的信仰和基本教义道教的修行方法道教与中国文化二、道教与中国文化(一)道教的产生及发展道教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产生于东汉时期。张陵(即张天师)创五斗米道,教人悔过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东汉时期另一派为太平道,创始人是张角,与黄巾军有联系。道教在魏晋时期有较大的发展,东晋葛洪从神仙方术的角度创立了道教的丹鼎系,代表作是《抱朴子》。唐宋之后有讲究符箓为主的正一道,崇拜鬼神,注重符箓,以画符念咒、驱魔降妖、祈福禳灾为宗旨;另一大派系是全真道,反对符箓,排斥咒术,提倡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注重“识心见性”的内修真功,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除情去欲,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二、道教与中国文化(二)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古代鬼神崇拜;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黄老道是黄老学和方仙道的神仙学结合的产物。二、道教与中国文化道教的基本信仰是由《老子》五千文来的“道”。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之下的众神则以得道之深浅、功德之多寡而分为不同的等级和职守,最高者为玉皇,其次为四御(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和后土皇地祇),再次则为众天神。玉皇统御诸天,为宇宙的最高统治者。分司不同职责的神仙,老百姓最熟悉的有风、雨、雷、电、水、火诸神,以及财神、灶神、城隍、土地等。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抱朴守真、清静无为、慈俭不争和性命双修。(三)道教的信仰和基本教义二、道教与中国文化(四)道教的修行方法道功:指修性养神的内养功夫,如清静、寡欲、息虑、坐忘等;道术:指修命固本的具体方法,如吐纳、导引、辟谷、服药、符箓等。(五)道教与中国文化1.道教与民族文化精神。道教在其产生和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广泛吸收了中华民族许许多多的思想文化作为它的渊源,另一方面它又对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产生过辐射作用,渗透在这些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之中。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它是“中国的根柢”。因此,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以及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道教和儒家的“祖述尧舜”不一样,它是以黄帝为自己的祖宗,大肆为黄帝树碑立传,这个影响更是十分广泛。现今的广大同胞和海外侨胞,不分男女老少,莫不以自己同是黄帝的子孙而心心相印,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它是我们几千年来战胜一切困难,越过无数险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武器,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二、道教与中国文化(五)道教与中国文化2.道教与传统处世态度。道教的根本教理和核心信仰是老子之道。道教把《老子》哲学理论从整体宇宙观出发,然后将自然之道、治国之道、修身之道三者归纳于一个共同的自然规律中。所以道教在处世中,既不同于儒家的完全“入世”法,也不同于佛教完全的“出世”法,而是“出世”、“入世”兼用。道教讲“无为”、“自然”,要人顺应和掌握自然规律,因势利导,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水的性质最“弱”,装在方器中方,装在圆器中圆,所谓“天下之至柔莫过于水”;然而水又是“至坚”的,所谓“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种性格自然是“上善”的,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并由此得出“柔胜刚,弱胜强”的辩证总结。道教正是运用这种精神,处逆境而不馁,处顺境而不骄。道教创造出的《太极图》,就是以图式来表现这一哲理的。《太极图》中的黑白鱼,就是表现的“物极必反”的道理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亦即“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五)道教与中国文化3.道教与古代科学:化学——教徒们的炼丹理论和实践,翻开了中国古代化学史重要的一页。医学、药物学——道教炼丹家往往兼攻医学和药物学。葛洪撰有《金匮药方》100卷、《肘后备急方》8卷,陶弘景撰有《视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等,孙思邈撰有《备急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等。此外,道教对古代医学的影响还表现在气功方面。(五)道教与中国文化4.道教与古代文学艺术:小说——六朝志怪小说,唐宋及后来以神仙道教为题材的传奇、小说,《水浒传》、《四游记》、《封神演义》等;诗歌——表现神仙、道情的作品,李白、李贺,游仙诗;艺术——如顾恺之、吴道子等的文人佛道画。典型的道教书法有王羲之的《黄庭经》、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杨凝式的《神仙起居法》等佳品。顾恺之《洛神赋》4.道教与古代文学艺术(五)道教与中国文化5.道教与民俗:中国百姓崇拜神灵;年俗:贴门神、画桃符、请灶君、迎赵公等。门神灶君财神桃符山神“三山国王”主要是粤东地区及台湾潮州籍民所奉的地方守护神。每年正月初九,乡民将庙中的“大王爷”等6尊木雕偶像抬出来,初十全乡家家户户摆牲祭祀,焚香烧元宝。十一日,将神像送回庙中。送回时可将神像夹在腋下,或扛在肩上,还故意让神像相碰撞。游行结束时,将神像集中在空地,抱着神像狠狠一摔,这叫“舂老爷”。有的地方甚至用草绳套住偶像的脖子在地上“五马分尸”。这种方式,潮汕俗语叫“卧石老爷(神)愈食愈惊”。据说是能够把神像弄得越破越烂,来年的运气越兴旺,只要事后把神像修补完整就行了。第七讲道教佛教与中国文化三、佛教与中国文化(一)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及其修行方法印度佛教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后来逐渐发展为强调“慈悲普度”。其小乘佛教,注重个人的解脱;大乘佛教,践行慈悲普度。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圣谛和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以及因果报应的理论。三、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苦——“人生皆苦”集——“烦恼惑障”灭——“回头是岸”道——“常乐我净”苦——“人生皆苦”是说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也可以说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集——“烦恼惑障”揭示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爱”是带来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时把“贪、嗔、痴”看作是万恶之源。说由于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便产生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的便产生嗔怒感情,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斗,从而烦恼丛生,不仅生前痛苦不已,并且招致死后在“五道”或“六道”中轮回。佛教虽主张一切事物的生灭、聚散是由因缘(各种内外条件)决定的,但也继承了古老的灵魂不灭的思想,认为众生生前由于“无明”、“贪爱”等趋使,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善恶行为(“造业”),将导致死后灵魂在天界、人间、畜生、饿鬼、地狱的“五道”(加上阿修罗——恶神,为“六道”)间轮回投生,不能从生死苦恼中得到解脱。灭——“回头是岸”是说灭除贪爱欲望,便断除了产生苦恼的原因,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释迦牟尼向弟子描述自己达到的至高解脱境界是:“我生已尽,烦恼已灭,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意为我的现世生命已经结束,一切烦恼彻底断灭,修行已达圆满,从此将永远地摆脱生死轮回。这就是“灭谛”的实现,也就是所谓涅槃。道——“常乐我净”讲达到灭除痛苦,进入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径。此即八正道,包括: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遵循正确人生原则的职业和生活)、正精进(正确的修行)、正念(正确地忆念四谛的道理)、正定(正确地修行禅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正见,相当于现代用语中的正确的立场和世界观、价值观,不过它是特指以四谛之理论指导的佛教的立场和世界观、价值观。所谓“常乐我净”,《佛学大辞典》云:“凡夫不知一己与世界之真相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而生之四种谬误见解。常,以为人将永远存在;乐,以为人生是快乐的;我,以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体之‘我’;净,以为身心是清净的。此亦即四颠倒。”三、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的修行方法戒学:比如五戒:男女佛徒终身遵守的戒律,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八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定学:人的心性随社会激流的波澜而跃动,意念随声色世界而追逐,这便是社会苦难、人生痛苦的主观原因。定学即平息浮躁的意念、集中散乱的精神、滤清芜杂的思维的心性修养方法。慧学:众生要超越成佛,就离不开对佛教智慧的学习、领悟和掌握,这便是佛教的慧学。三、佛教与中国文化(四)佛学的中国化格义: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名词、概念比附和解释经义。玄化:与玄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再分心无、即色、本无三派。儒学化:用儒家的心性说改造印度佛教的佛性说,把佛从外在的偶像,变成了人的内心信仰,特别是禅宗提出了“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的著名思想,强调身外无佛,我就是佛,把自己看成是与佛平等的人,给人以信心。三、佛教与中国文化1.佛教与古代哲学佛学的系统传入对中国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先是与魏晋玄学汇合在一起,引起过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著名的“形神之争”。然后经过中国六百余年的消化,被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家心性学说以及孟轲、庄周等人的思想,至隋唐终于被改造为中国化了的佛教哲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明理学更是深摄佛教思想,不但在理论上吸收佛教哲学之所长,还在修行方法上也提倡类似禅宗的明心见性,一悟尽透。乃至近代许多哲学家、思想家称宋明理学为“儒表佛里”或“阳儒阴释”。(五)佛教与中国文化2.佛教与文学艺术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也十分广泛。佛经所展现的时空观,更是国人闻所未闻的。中国人的时空观比较狭窄,正如庄子所言,“六合之外,圣人论而不议”。而佛经阐述的无限时空,则为我们展现了极为磅礴的气势。它那开放的思维空间,极大地拓展了国人的想象力。佛经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经文。佛教中的许多经典,如教界广为流传的《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即使单是从文学角度来看,也足以是传世力作。佛教典籍的体裁也非常丰富,既有诗歌式、散文式的,也有小说式、戏剧式的。即使不从信仰层面来接受,也可作为文化传承来学习,因而在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普及。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还有部分作品直接取材于佛教或相关内容,如《西游记》便是以唐僧(玄奘三藏)西去印度取经的经历为题材。而《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笔记、小说,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至于名著《红楼梦》中,则为读者展现了许多极富禅意的诗作。中国古代诗、书、画都很注重“境界”,其中诗人“境界”与佛教的“禅机”多有相通之处(玄言诗,谢灵运,王维,诸多诗僧等),而书、画之道则与佛理禅趣多相契合。它如《西游记》等小说也多以佛教故事劝善惩恶。至于佛教雕塑、建筑,更是遍布于中国的名山大川。3.佛教与民俗、道德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极盛之时,普及至“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于是佛教节日也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民俗节日,其中尤以腊八节和盂兰盆会的影响为最。国人有很强的孝道观念,但这种孝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而佛教所提倡的孝亲则着重于报恩,可以说是更究竟的尽孝方式。此外,国人的很多道德观念也深受佛教影响,如因果报应的观念等等。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