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②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③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④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⑤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色建设时期):1978年以后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过渡时期)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2.“一五”计划的完成(1953-1957年)3.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1953-1956年)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探索时期)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2.探索中的失误:(三面红旗)58年总路线(理论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践上)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年)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文革时期)1.背景2.表现3.调整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52年56年60年66年71年73年75年成功的探索:1953-1955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1960年纠左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文革中周恩来、邓小平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探索的失误: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文革十年浩劫……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其经验教训失误原因:①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②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③党内民主制度不够健全,个人专断作风滋长,左倾错误不断发展……经验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处理社会主要矛盾。②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发展;⑤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国之初的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严峻形势: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严重堵塞;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原因: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收刮、战争破坏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严峻形势: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严重堵塞;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原因: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收刮、战争破坏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措施:①农村新解放区土改(1950——1952年底);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1950年)③合理调整工商业;(1951)④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严峻形势: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严重堵塞;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原因: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收刮、战争破坏恢复:1952年底经济恢复财经根本好转意义:巩固了政权;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措施:①农村新解放区土改(1950——1952年底);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1950年)③合理调整工商业;(1951)④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2.一五计划(1953-1957)(1)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2)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实质)(3)成就:超额完成;建成四大重点企业;交通成就大。(4)意义:形成东北重工业基地,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中国(1952年)美国(1950年)印度(1950年)钢产量2.37公斤538.3公斤4公斤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思考:我国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①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②增强国防的需要(50年10月—53夏抗美援朝战争)③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思考:一五时期的重大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3.分布特点:东北地区①东北地区临近苏联,易于接受苏联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援助.②东北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煤、铁资源。③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东北地区建有一些工矿企业,因而工业基础较好。原因3.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1953-1956)(1)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虽然掌握着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命脉,是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但在国家经济中还未占据优势地位,还广泛存在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和部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4)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基本建立(5)失误:急于求成工作过粗,对部分工商业者处理不当3.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1953-1956)(1)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3)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的改造对手工业的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全行业公私合营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河北邯郸郊区酒务楼村的农民报名入社1956年,上海市工商界代表荣毅仁(左一)、胡厥文(左二)、盛丕华(左三)等带着《申请书》并肩步入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1916年,出生于荣氏家族,为荣德生第四子。1949年,毅然决定留在大陆。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1957年,当选上海市副市长。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3-1998年,出任国家副主席。2005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红筹”大鳄荣智健(2)主要内容①主要矛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3)评价: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秋)(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思考:(1)八大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2)八大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了什么样的判断?你认为这个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3)八大提出了什么主要任务?依据是什么?(4)你怎样评价八大的决策?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快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思考: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其精神与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稳(1)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评价:反映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的愿望;但明显忽视客观规律。•原因:•内容:•特点:•影响•教训(2)大跃进根本:对国情和经济建设规律认识不清,犯左倾错误;直接:领导人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夸大主观能动性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经济比例失调;资源环境破坏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原因:•内容:•特点:•影响•教训(3)人民公社化根本:左倾错误;直接:领导人夸大生产关系的作用: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大办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共产风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与“大”共同造成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1)。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实际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三个严重失误。工业生产上的大炼钢铁运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粮为纲农业跃进农业生产上的”放卫星”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探究:此图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人民公社内农业集体劳动以吹哨方式召集农民,“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漫漫晃.”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1)背景: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2)措施:1960年中央在农村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2年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3)成就:1962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家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取得重大成就(石油自给、原子弹、合成结晶牛胰岛素)(4)局限性:•没有认识到错误根源,总的指导思想并未改变。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文革时期)1.背景:受“左”倾错误的影响1966年文革开始,“左”倾错误盛行,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表现: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约五千亿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文革时期)1.背景:受“左”倾错误的影响1966年文革开始,“左”倾错误盛行,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表现: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3.调整: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占农户总数的96.3%。(1)想一想:农村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小农经济已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材料一黑龙江孙吴县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数据:1956年1月,对全县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镇内组织起手工业生产合作社6个:铁木社(34人)、被服社(11人)、工艺社(11人)、皮革社(6人)、调味社(7人)、食品社(9人);另有参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村工匠6人,计84人。占全县手工业工人总数的97.7%。(2)手工业行业的生产资料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手工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材料二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全行业公私合营,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3)全行业公私合营意味着生产关系发生什么变化?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材料三(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5)综上材料,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四公有制经济其它经济成分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图一图二•新建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武汉长江大桥,使南北铁路贯通;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