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点评专题复习如何做好古诗词鉴赏题?一、如何审题——分析考点1、品味关键词句2、理解内容情感3、赏析表达技巧(一)品味关键词句这类题多以诗词中有特色的字词或句子作为考察对象,这些字词或句子在诗词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或效果,因而值得品味。答题格式一般为:(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作用(效果)+抒发情感(揭示道理)二、怎样答题——掌握基本的答题格式与思路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请对其谈谈你的赏析。答:选取“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江上景物当人写,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更显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情趣(表达作用),两句结合在一起,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自然变化的哲理(抒发情感)。赏析《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诗。答:诗中的“争”字用拟人的手法,把“早莺”当人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写出了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二)理解内容情感1.爱国2.思乡3.惜别4.怀才不遇5.对现实黑暗不满6.热爱大自然(三)赏析表达技巧诗词的表达技巧有很多,如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有: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点:作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含蓄、直露、平实、典雅、华丽、雄浑、沉郁、自然、清新、优美、质朴、风趣等。深化主旨、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意深等。请用简洁的语言点评一下曹操的《观沧海》。答题思路:本诗在写法上虚实结合、运用想象手法,借景抒情,(表现手法)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作用)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抒发情感)。晏殊的词《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使用了什么写法?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这两句词“新”与“旧”使用了对比的写法,再联系内容,作者通过对比表面上写作者在唱一曲新词、饮一杯醇酒时,感到这春天的天气同去年一样,亭台景物也依旧,实际上是抒发一种哀叹惆怅的感情。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_______________。全诗抒发了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2、会考指导书P18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第二问:这首词在人物描写上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试举例进行简析。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1.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答:“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2.浪淘沙‧怀旧(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2)“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3.梅花绝句(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4.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答: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色,更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提示:这是开放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如:“浅俗”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体现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5.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答:景物:江、鸟、山、花.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答:“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答: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8.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9.闺怨(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10.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答: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答:“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11.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12.从军行(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答: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13.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14.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答: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15.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16.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17.秋江(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18.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辽阔的千里江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