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40-第3章高层商住综合体的设计对策3.1合理的交通组织3.1.1基地外部流线组织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基地外部交通研究出发点是城市与建筑周边的交通设施及条件对建筑交通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基于合理组织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力争缓解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在底部是大型商业功能的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由于此类商业多是面向城市服务的,基地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就较为紧密,如何处理好基地外部的交通流线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它与城市空间的结合首先就体现在它与城市的交通联系上,交通组织问题就是一个首要难题。如何处理直接关系到使用方便、安全和经营效益。基地的外部流线组织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通过功能的集聚与复合,减少商住功能中的人、货在单一功能建筑间的无谓流通;基地外部各个功能交通组织的内容包括商住综合体建筑各种功能的使用者和货物从城市各地以何种交通方式,利用城市中的何种交通设施到达基地,并如何通过基地便捷的到达建筑内部各功能空间,在其中使用各功能设施的全过程中对高层商住综合体中各个功能的流线、流程及设施的安排都需要进行仔细图3-1北京某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总平面图[15]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41-的推敲,人、货、各功能流线的设计应该考虑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相互交叉,减少在单一功能建筑间的无谓流通,交通流线尽量简洁明了,与城市交通的衔接规整有序,以免造成交通间的相互干扰及交通不畅为今后的使用带来隐患。二、缓解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由于吸纳了大量种类性质各异的人、货、车流给所在城市地段或街区造成了交通上的压力。基地交通组织的设计程序是由城市交通系统分析到基地接口昀后进行基地内部的交通组织,基地交通环境是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连接体,合理的结合城市周边环境设置基地的内部流线能够有效的缓解基地内部交通对城市地段或街区造成的交通上的压力。如图为北京某高层商住建筑综合体,建筑邻近城市干道,底层商业为城市服务,交通流线人车分行,商住人流从不同方向由城市环境进入基地,基地内部流线与城市周边环境结合紧密,功能交通流线清晰,商住功能流线的入口在城市主干道的不同位置避免对城市交通带来压力。(图3-1)。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交接、渗透也使得建筑的公共空间具有更多的城市属性,特别是商业部分内部公共空间与城市的接口中出现立体步行交通与地下交通站点相连的情况。三、基地面向城市的出入口设计应避免单一,除考虑商、住等入口外,还应依据具体功能在次要位置设置职工出入口及进货口等。并将各出入口分开设计,避免出入口的交通拥挤。设计中应按照交通流的性质类别将总平面划分为相对分离的各个区域,设置各自独立的区域出入口和通道。在入口布置中尽量做到与地形相结合,与环境相结合。要么利用高差,造成丰富的空间效果,要么通过“灰空间”来进行过度。商住综合体建筑基地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可能接口形式是外部与内部交通组织的先决条件,甚至可以说有何种形式城市交通的接口方式,就有何种基地内交通组织方式。设计时必须因地制宜,遵循交通组织原则,充分利用己有的城市交通条件,使基地内外交通便利流畅。3.1.2商住入口流线组织商住入口交通组织是指人们进入基地内部之后在建筑的外部一定范围内能很方便地到达并进入商住建筑主体,并在基地总平面内合理位置安排建筑交通设施如人行道、地下通道。同时,合理安排与建筑有关的各种流线的接口流程,做到各种情况下能迅速疏散人流。商住综合体居住一个或数个城市街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42-其内部的交通联系往往具备与城市的交通职能,因此设计时应该把建筑内部交通流线与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线合理的组织在一起。北京蓝堡商住小区将多种功能合理的组织起来,区域内部人车分流,区内不停车车辆由中央道路进入地下停车场,小区内部为步行区,人流通过主入口和中心绿地到达各栋楼前,商住交通合理的分开互不干扰并在内部形成了宜人的居住休闲环境(图3-2)。如何解决入口交通问题应该说是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的关键之一,可以说交通流线即是建筑的生命线,交通流线组织的成功与否对综合体设计具有决定性意义。交通组织的目的是使建筑流线具备条理性与便捷性,交通组织的对象是与建筑有关的人流、车流、物流,而商业与居住功能复杂各种人、车、物流的性质及目的也有所不同。交通组织就是要区分各种流线的性质及目的,根据交通流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及交通结构等要素,准确估算各种人流、车流及货物流的量,根据建筑交通流量的变化使用时间的分布,给出准确的设计值,然后根据交通量的设计值,给出恰当的设施或者空间,昀后将设施或交通空间结合建筑总体的功能与空间布局统一进行规划和设计。高层商住综合体商业与居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人流的基地入口流线组织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使用的便捷性合理性。其主要注意的问题:1、基地内的交通组织结合总平面功能布局,在满足各功能使用顺畅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商住分流或人货分流;a北京蓝堡商住小区居住入口b北京蓝堡商住小区总平面图3-2北京蓝堡商住小区[30]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43-2、因地制宜,结合城市周边环境建立与城市多种接口连接,在基地内建筑入口前用一些过渡空间缓解城市交通对地段环境带来的压力,并在区域内创造出底层商业入口的外部过渡空间环境(图3-3)。根据建筑各个功能建立基地道路联系,创造便捷舒适的区域交通环境;3、根据商住两种功能各类不同使用目的、方式(包括人、车)空间布局同时进行。交通流线尽量分流设置、各行其道,尽可能减少商业与居住之间及不同性质车流之间的交叉和相互干扰。上海阳明新城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面积48341平方米,总平面布局紧凑灵活,商住功能流线分离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北侧设置居住功能居民出入口,东侧扩建了集娱乐、健身和休闲于一体的住家专用会所,屋面设置泳池及儿童戏水池。基地用地紧凑,交通流线分区明确,商业部分交通由南侧道路联系,南侧设置停车场地供商业停车使用,居住及交通流线在基地西侧向主干道开口,各功能流线互不干扰(图3-4)。图3-3入口过渡空间图3-4上海阳明新城高层商住综合体总平面[15]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44-3.1.3商住内部流线组织高层商住建筑综合体的内部交通组织决定建筑的使用效率与安全,合理组织商住各功能交通流线是设计的重点。设计商住综合体内部交通组织的内容一方面包括正常使用状态下合理地安排各种人流、车流的流线,使得内部人、车、物流线顺畅、交通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在火灾地震等人为与自然灾害的紧急状况下的人流疏散。这是两套交通系统的组织设计,使其设施可以尽可能结合使用以减少投资,节约建筑空间。内部交通流线的组织安排与高层商住建筑综合体内部功能布局与空间组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实际上,在商住综合体商住功能与空间布局的同时,必须考虑流线的组织与安排。从宏观上,要将交通流线的组织与设计结合空间序列、层次、及空间结构的安排逐次展开,从微观上看要详尽了解和分析透视各功能子系统的使用特征和功能间的交叠与联系方便,以保证流线的组织符合人们在建筑综合体内的正常使用。图3-5内部流线组织的各项内容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45-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通过交通枢纽各自分行形成自己的交通子系统,他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叠,在内部流线上需用明确便捷的交通路线紧密组合各个部分,商业与居住通过过渡空间相互联系互不干扰(图3-5)。一、内部流线组织与功能的协调组合由于构成商住建筑综合体功能系统中各个功能子系统的相互交叠与相对独立的特点,在进行内部交通构成组织时也应建立系统的观念,将构成综合体的各功能系统的交通组织看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些各自独立的交通系统的联系方式形成功能的交叠,各交通系统相对独立又联系。构成建筑综合体的各功能系统间的交通与流线是发挥建筑综合体建筑多功能复合的独特优势的关键,各功能系统间的流线不畅会降低其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还注意各功能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各功能部分交通流线的混杂、相互干扰必然影响使用质量,还可能造成管理上的不便。a一层平面图b二层平面图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46-如图为北京某高层商住综合体平面图,建筑总用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220平方米,商住综合体中商业、居住、功能构成相对独立,首层为底层商业店面,布置各种商业、管理及库房,二层部分用于商业及管理用房,另一部分为屋顶花园平台,三层以上在南北朝向向上部分为板式高层住宅部分,其内部各功能单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规律,商业与居住功能布局合理,满足各功能系统内部的方便交通流线流程、功能联系以保证各功能系统正常便捷运作的必要条件(图3-6)。如图为上海阳明新城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平面图,总建筑面积48341平方米,平面布局紧凑灵活,商住功能流线分离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北侧设置居住功能居民出入口,东侧扩建了集娱乐、健身和休闲于一体的住家专用会所,屋面设置泳池及儿童戏水池。建筑首层及二层为商业性质用房,三层以上为住宅部分,高层部分由三个单体连接而成板式高层形体。居住部分柱网落到底层,首层二层墙体取消而形成大面积商业空间,居住部分由北侧进入,商业由南侧进入综合体。商住功能空间各自形成独立的子系统相互交叠相互独立而互不干扰,各功能系统间的流线顺畅,增加了建筑的使用效率,设计时注意了各功能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各功能部分交通流线分开、互不干扰,管理方便。(图3-7)c三、五层平面图图3-6某高层商住综合体平面[15]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47-a一层平面图b二层平面图c标准层平面图图3-7上海阳明新城高层商住综合体平面图[15]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48-二、内部流线组织与功能的空间布局在本文功能系统组织中,我们将建筑综合体的商业、居住、停车等功能在空间中的布局归纳为叠合式、并列式与相贯式,各个功能的空间组合方式而相应产生多种交通流线,多向进出口在水平与垂直二个向度的流体组织的几种方式。根据功能空间的布局不同产生相应的流线组织方式:1、叠合式布局的流线组织将居住功能、商业功能、停车等其他辅助功能沿竖向设置在高层商住综合体的不同楼层中,即功能呈竖向叠合状态布置时,各功能在水平方向互不干扰,流线在竖直方向需进行一定的分隔设计避免各功能之间产生相互干扰。2、并列式布局的流线组织商业功能置于裙房或其他附属建筑中,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完全分开,交通组织相对独立的布局形式。3、相贯式布局的流线组织在水平方向既有商业空间又有居住空间的布局形式,要求交通流线较为复杂,各功能空间冲突较大,需要适当的分隔设计,对环境及交通流线的设计要求较高,在流线设计时水平方向需进行一定的分隔设计避免各功能之间产生相互干扰。(图3-8)三、入口水平交通组织下部水平部位包括水平与垂直交通的交接部位的电梯厅、门厅以及建筑内外交接部位的入口和将建筑人流引入建筑内部的商业街及庭院等。下部水平部位是人员集结分流的转换场所是内部交通的关键部位,它一方面要保证高峰时间人员出入顺畅,不出现堵塞和过分拥挤,而且要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下,能安全,快捷地疏散人流。其组织原则有二:首先,标志明显建筑的人、车入口位置,电梯厅的位置都需有采取明确的形体特征及空间引导的手法给以明示其位置,易于发现和辨识。其次,足够的交通空间与设施无论是内部庭院、商业图3-8内部空间流线组织的几种方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49-街还是入口、门厅、大堂都首先必须有足够的交通空间与设施保证人流的汇集和通行。而实际上有些重要的空间如入口门厅中庭等还会超出其交通所需的空间需求,与空间组织相结合,考虑空间的尺度与感受创造出与建筑综合体的功能与档次相匹配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空间环境。根据商住楼所在的地段位置、地形、商业部分与住宅的组合关系等不同条件,建筑的底层入口有后入口、前入口、端部入口与分层入口等几种处理方式。1、后入口一般情况下商住建筑的底部住宅部分的入口均做成后入口,即布置在背街面。居民从后入口出入,与商业人流互不干扰。后入口安静隐蔽,有利于住宅的安全,还可以设置适宜休闲活动的场地。当建筑长度不太大时,住宅居民可由两侧进入内院,长度超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