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宗教概述〖内容提示〗本章重点介绍中国四大宗教的基本常识,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四大宗教的起源、传播和发展简况;2.四大宗教的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3.宗教建筑常识以及宗教著名景观等。第一节宗教信仰概述第二节佛教第三节道教第四节伊斯兰教第五节基督教“宗教”一词源于印度佛教。佛教以佛陀之言为“教”,佛弟子之言为“宗”,二者合称为“宗教”,意为崇尚、奉行佛陀及其弟子的教诲。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原始宗教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等渐进的发展过程,成为一种自发、自在的宗教。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自发的原始宗教逐渐演变、发展成为有组织、有目的的人为的宗教。此时宗教产生了具有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建立了相应的宗教机构,而且宗教理论和教规、仪式日趋完备。它的存在和发展,客观上符合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因此,受到了统治阶级普遍的提倡和支持,并不断发展、演变、向外传播。第一节宗教知识简述一、宗教的产生本土道教多神教一神教佛教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中国四大宗教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宗教信仰具有民族性和务实性的特点,中国公民依照宪法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二、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1、多种宗教并存2、对外来宗教的兼容并蓄中国佛教“八大禅宗”的产生、藏传佛教的传播等都集中反映了外来宗教本土化的过程,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3、显著的民族性、地方化4、汉族宗教信仰的务实性为适应中国儒家学说以伦理纲常为治国之本的国情,汉族在宗教信仰上强调务实性,特别体现在公益事业方面,要求信徒立功德、行善事、忠君孝亲、戒杀生等。三、中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2、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4、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二节佛教一、佛教的产生佛教是以信仰“佛”为中心的宗教,公元前6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太子乔答摩·悉达多所创。后世佛教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简称为佛陀、佛。佛是梵音,意为觉悟者,即自觉、觉他、觉行三觉圆满的智者。释迦牟尼生活在约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佛教界“八相成佛”的传说扼要地概括了释迦牟尼的一生:即兜率来仪相、兰毗尼花园降生相、四门游观相、逾城出家相、雪山修道相、菩提树下降魔成道相、鹿野苑初转法轮相和娑罗林下涅相。大意是说释迦牟尼从兜率宫降临人世。80岁时,释迦牟尼在据尸那迦娑罗林下圆寂。四大圣迹出生地兰毗尼花园•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佛教,就是指佛的言教,或者也可称为佛法,它包括佛、法、僧“三宝”。佛即指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法指佛所教导的教义,即佛法。僧即信奉佛教的信徒。佛、法、僧三宝具备,才构成完整的佛教。二、佛教的发展(一)佛教在印度发展的四个阶段:(1)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传教阶段(2)部派佛教:分裂为大众部佛教和上座部佛教(3)大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革新发展。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因循守旧(4)密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印度教及民间信仰诸神而形成的特殊的宗教形态部派佛教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对佛的看法世界只有一佛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目标追求自我解脱最高果位:罗汉(重在利己)普渡众生以成佛罗汉—菩萨—佛(重在利他)生肖对应的本命佛属鼠本命佛:千手观音菩萨属牛本命佛:虚空藏菩萨属虎本命佛:虚空藏菩萨属兔本命佛:文殊菩萨属龙本命佛:普贤菩萨属蛇本命佛:普贤菩萨属马本命佛:大势至菩萨属羊本命佛:大日如来属猴本命佛:大日如来属鸡本命佛:不动尊菩萨属狗本命佛:阿弥陀佛属猪本命佛:阿弥陀佛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佛(释迦牟尼)主张修行重在自我解脱,即自觉众生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罗汉自称接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的教旨和其密传亲授的教义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和世俗信仰为特征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的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个等级修行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自我解脱,同时还要普度众生,最终目的在于成佛小乘佛教密乘佛教大乘佛教三大教派的区别三、佛教的向外传播北传佛教中国,朝鲜,日本,越南汉语系佛教南传佛教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以及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巴利语系佛教藏传佛教中国(藏、蒙、裕固、纳西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俄罗斯(布里亚特地区藏语系佛教路线语言地区佛教的外传中国佛教包容了三大体系:北传佛教(大乘佛教)南传佛教(小乘佛教)藏传佛教全面继承了印度三个时期的佛教。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一)南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的佛教教派从古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并进入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影响了中国的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南传的上座部佛教至今保持着精进修学等早期佛教传统,重视禅定并遵守早期佛教的戒律;崇拜佛牙、佛塔、菩提树等佛祖纪念物。南传佛教传入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和保山等地州,为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和部分佤族群众信仰。信教人数约70余万人。上座部佛教对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的文化、政治生活和习俗都有深刻影响。傣族每个男子都要遵俗在少年时期当一次和尚,3~7年后还俗。有些人成为终身僧侣。没当过和尚的男子被人瞧不起。(二)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因其经典属于藏语,故又称藏语系佛教。它主要影响我国西藏、青海及内蒙古地区。1.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藏传佛教现在有四大教派,即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和格鲁派(黄教)。由于清朝政府的册封和扶持,格鲁派成为西藏地区执掌政权、势力最大的教派。上述藏传佛教四派加上当地原始宗教苯教(因该派僧人穿黑色僧衣,俗称黑教),合称西藏五大教派。2.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藏传佛教早期大小活佛的继承均采取世袭制。13世纪宁玛派首先设立转世制度。格鲁派创立后,规定喇嘛不许娶妻,所以,活佛转世制度更为流行。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活佛圆寂后,其灵魂转移,化身为另一肉体的人,即转世灵童。此外,藏传佛教信奉咒术,而且对喇嘛异常地尊崇,这些都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特点。3.达赖和班禅“达赖”意为“大海”,“喇嘛”意为“上师”。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意为“大学者”,无量光佛转世。达赖和班禅即活佛中地位最高者。(三)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宗佛教,从古印度向北经过中亚细亚陆路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它是中国佛教的主体部分,因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亦称为汉语系佛教。汉族地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形成了众多的教派。伊存授经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融合阶段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译传阶段。中国先后译出大量的佛教经典,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为一时之盛汉语系佛教在中国的3个发展阶段创造阶段译传阶段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中国僧人分别以一定的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开宗立派,创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天台宗法相宗禅宗华严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密宗四、佛教的教义:四圣谛:苦、集、灭、道“苦谛”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本质的认识。“集谛”是佛祖对造成人生痛苦和烦恼原因的分析。“灭谛”是佛祖为点化芸芸众生所指出的理想境界。“道谛”是佛祖为众生指明解脱痛苦、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八正道: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十二因缘(三世两重因果)五、佛教的经典和标记(一)经典佛教经典被称为藏,概括全部佛教典籍。佛教经典大致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称为三藏。三藏均通晓的高僧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合编在一起称大藏经。(二)标记“卍”(或卐)字符是佛教的标记,古代曾被看作火或太阳的象征,梵文意为“吉祥之所集”。唐朝武则天时定此字读音为“万”。法轮,比喻佛法,意思是佛说法圆通无碍,运转不息,能摧破众生的烦恼。佛祖释迦牟尼六、佛教的供奉对象(一)佛佛为梵文音译,意思是“觉悟者”。小乘只认释迦牟尼为佛,非最高阶层的佛;大乘则把觉行圆满者都称为佛。佛像一般供奉在寺庙正殿即大雄宝殿。寺庙中最常见的是释迦牟尼佛,有的寺庙供奉三尊佛,或多尊佛。三身佛:卢舍那*报身佛毗卢遮那*法身佛释迦牟尼*应身佛毗卢遮那意即“遍一切处”,就是他的光明普照万方,故而密宗又将毗卢遮那译为“大日如来”。《大乘义章》说:“显法成身,名为法身。”即说他是以佛法成身,体现了人格化的真理(佛法)。“卢舍那”又译作“净满”,是报身佛,表示证得了佛法真谛获得佛果而显示佛的智慧的佛身。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是表示随缘教化,济度世间芸芸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三世佛:横三世佛:药师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竖三世佛:燃灯佛释迦牟尼弥勒佛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中尊娑婆界尘世教主释迦牟尼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弥陀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东方三圣释家三尊西方三圣《悲华经》中说过去有个转轮圣王,大太子是观世音菩萨,二太子是大势至菩萨,三太子是文殊菩萨,八太子是普贤菩萨。后来转轮圣王修行成佛,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成为父亲的左右胁侍。(二)菩萨菩萨地位仅次于佛,是能够悟佛道、发愿普渡众生的候补佛。四大菩萨大悲观世音大智文殊大德普贤大愿地藏文殊,据说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极具智慧,以大智闻名。其塑像多手持利剑,骑在狮子身上。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普贤,据说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遍具众德,以大德闻名。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观音:常见的形象是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地藏,一般为坐像,僧人装束,右手拿锡杖,左手拿如意宝珠。地藏菩萨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三)罗汉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四)护法神佛教的护法神有四大天王、韦驮、哼哈二将、伽蓝神关羽等。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北方多闻天王——手持雨伞。西方广目天王——手持蛇类动物。他们分别掌管风、调、雨、顺,护国安民。其位置在天王殿内大肚弥勒佛的四周。韦驮传说中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侍之一,居四大天王的三十二神侍之首。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民间的哼哈二将「两位神将」原先祇是一位金刚力士,本是佛国护法的「二十诸天」之一的密迹金刚。《封神演义》上说郑伦原为商纣王的部将,拜昆仑度厄真人为师。真人传给他窍中二气,将鼻一哼,响如钟声,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后来被周文王擒获改邪归正,却又被纣王的部下大升斩死。陈奇也是商纣王的部将,曾受异人秘传,养成腹中一道黄气,张口一哈,黄气喷出,见之者魂魄自散。后来被哪吒刺死。在姜子牙封神时敕封郑伦、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这就是民间所流传的哼哈二将。相传隋代天台宗创始者智者大师,曾在荆州玉泉山入定;定中曾见关帝显灵,率其鬼神眷属现出种种可怖景象,以扰乱智者。经过智者大师的度化之后,关帝乃向智者求授五戒,遂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以后,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为佛教寺院的护法神。七、汉地佛教寺院我国的第一座佛寺建于东汉河南洛阳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二)汉地寺院主要殿堂山门因寺院多建在山里,故称“山门”。又因寺院外一般有三个门,中间大,两侧小,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指: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三门殿两侧各有一尊金刚力士像,即哼哈二将,把守山门。天王殿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