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第2讲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通史思维坐标总体概览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初步发展到全面繁荣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具体表现在: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在隋唐和宋元时期继续发展。隋唐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2.经济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激烈,经过三百多年的融合,游牧文化大都融入中原文化。随着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的推广,隋唐农业达到新的高峰;宋代是商业大发展的时期,在城市里突破了坊市的界限,在农村形成了大量的草市;宋元时期,海上和陆地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局面,士族阶层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使用都取得突破性进展。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这些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历史时空定位考点知识梳理一、政治上: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解读】九品中正制下地方官把持选官权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以门第为选官标准不利于选拔真正人才。因此随着庶族地主的崛起,被科举制所取代。2.隋唐(1)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解读】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2)科举考试选官取代了按门第选官的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解读】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具有客观公正的特征,有利于选拔真正人才,对打破门阀贵族垄断官场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形成重学风气,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后半段的政治运作和教育模式都具有关键作用。(3)唐朝中期地方设置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图析考点】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认识】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1)围绕一个核心: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2)突出两个特点:人才择优原则;制度化、专业化原则。(3)体现三个趋势:选官标准由注重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注重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选拔形式日益完善,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深化提升】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评价(1)演变: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以后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西汉时,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北宋时,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明朝时,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2)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3.宋元(1)宋代: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地方设置知州、通判、转运使,分割地方行政权、财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读】宋代时,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参知政事同时分割宰相行政权,三省制度名存实亡。(2)元代: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直辖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解读】行省制从设置目的和作用看,元行省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图析考点】唐、宋、元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规律认识】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1)中央制度创新: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元朝汉蒙综合制度。(2)地方制度变革:唐朝设置节度使,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元朝实行行省制度。(3)体现两个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地方权力逐渐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深化提升】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1)特点①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②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③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事实上皇帝经常违背该原则)(2)演变趋势①“三省六部”是自魏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一直到清末。②三省制,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废中书省,其权归于六部,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制等。总的趋势是削弱、分割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其实质是强化皇权。二、经济上:中国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与繁荣1.农业(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解读】曲辕犁(江东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2)生产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耕耙耱技术,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占城稻的引种,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解读】宋代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3)土地制度:魏晋南北朝和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解读】均田制是中国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唐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盛行,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政府已无地授田。均田制基本瓦解。2.手工业(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白瓷。(2)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解读】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其在唐朝的发展与当时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厚葬风气盛行有关。(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解读】五大名窑均属于官营手工业,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明朝。3.商业(1)魏晋南北朝: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2)隋唐: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唐都长安尤其繁荣;南方工商业城市扬州、益州繁荣;出现柜坊和飞钱。【解读】益州是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柜坊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也可以解决货币携带和商业安全。飞钱:唐代中期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3)宋朝:城市商业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呈现繁荣局面,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解读】唐朝时商业已经出现夜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但未突破空间限制。交子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经历了从商业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货币的演变。其意义是容易携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图析考点】1.隋唐、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2.唐、宋城市的发展变化【思考】两幅图体现了城市布局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图(a)展示的是我国古代唐长安城的布局,其特点是坊市整齐划一,城市的政治功能强于经济功能。图(b)展示的是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布局,这一时期坊市的界限(出现街市)被打破,经营时间的限制也被打破(出现夜市、晓市),城市的经济功能强于政治功能。【深化提升】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及特点(1)从城市功能上看,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经济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上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时间和区域,宋代逐渐打破坊市界限。(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上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唐代以前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城市的分布区域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江南经济重心南移,城市逐渐增多。(5)从城市社会生活上看,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三、思想文化上:儒学的成熟与转型和科技文化的繁荣1.思想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也广为传播;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形成“三教合一”局面;宋代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南宋陆九渊的心学,进一步完善了封建伦理体系。【解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与当时政局动荡、统治者的大力推崇有关。新儒学的“新”的表现是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2.科技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宋代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解读】指南针和火药都是在12、13世纪外传的,印刷术是在11世纪传到东南亚国家。这三大发明对欧洲的社会发展影响很大。3.文学艺术(1)文学:隋唐时期,唐诗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宋代,文学成就主要是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代元曲繁盛,成为兴起的新诗体。【解读】唐诗属于贵族文学,宋词和元曲均属于平民文化。唐诗繁荣的原因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庶族地主崛起、科举制的推行等因素有关;而宋词和元曲繁荣的原因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关。(2)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唐宋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3)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4)元朝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解读】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其在北宋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关。【图析考点】1.宋元时期思想、科技文化的发展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二程理学朱熹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理“的阐释“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离;主张理先气后“心即理也”,人心是万物的本原;提出“致良知”寻“理”方法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二程理学朱熹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理的认识都承认“理”的存在;“理”或“天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即仁、义、礼、智等本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望,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联系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都把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深化提升】1.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