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服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相对偏多,战争促使朝代更替频繁。由此导致的南北迁徙,民族错居,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初期各族服饰自承旧制,后期因相互接触而渐趋融合。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教育,令群臣皆服汉魏衣冠的“孝文改制”史实,而且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杂居对汉族服装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从一定角度上使国人接触到服饰美学问题。佛教盛行亦与服饰发展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国人将当时服饰风尚加于佛像身上,这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雕像中即可看出。一方面随佛教而兴起的莲花、忍冬等纹饰大量出现在世人衣服面料或边缘装饰上,给服饰赋予了一定的时代气息。再加上丝绸之路上的活跃往来,也传入中国一些异族风采。如“兽王锦”、“串花纹毛织物”、“对鸟对兽纹绮”、“忍冬纹毛织物”等织绣图案,都是直接吸取了波斯萨桑朝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装饰风格的。刺绣边饰刺绣佛像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不聊生。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010203这一时期的男子般都穿大袖衫大袖翩翩的衫子,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魏晋服装日趋宽博,而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故成为一时风俗。男子典型服饰穿大袖宽衫的男子(据晋顾恺之《洛神赋图》)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戴卷梁冠、穿袍服的男子(顾恺之《列女图》局部)裤褶的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这种服装的面料,常用较粗厚的毛布来制作。穿裤和短上襦,合称襦裤,但封建贵族必须在襦裤外加穿袍裳,只有骑马者、厮徒等从事劳动的人为了行动方便,才直接把裤露在外面。封建贵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裤外出的。到了晋代这种习惯才有所改变。南北朝的裤有大口裤和小口裤,以大口裤为时髦,穿大口裤行动不便,故用锦带将裤管缚住,又称缚裤。穿缚裤的男子(河南洛阳北魏元邵墓陶俑)穿裤褶、缚裤的男子(北朝陶俑)“裲裆”,有两种含意,一种是指服饰制度中的“裲裆衫”;一种是指武士穿的“两裆铠”。两者的外形大体相同,区别主要在质料上。裲裆衫的材料,通常用布帛,中间纳有丝棉,取其保暖。而裲裆铠的材料则大多采用坚硬的金属和皮革。铠甲的甲片,有长条形和鱼鳞形两种,比较常见的则是在胸背部分采用小型的鱼鳞甲片,以便于俯仰活动。为了防止金属甲片磨损肌肤,武士在穿着两裆铠时,里面还常衬有一件厚实的裲裆衫。戴兜鍪、穿裲裆铠的武士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首服有各种巾、冠、帽等。基本特征为:承袭汉代遗制祭祀的冠服基本是沿袭前制出现了小冠和笼冠幅巾:更加普遍流行于士庶之间。纶巾,是幅巾的一种,因传说为诸葛亮服用,故名“诸葛巾”。幅巾束守,即不戴冠帽,只以一块帛巾束首,始于东汉后期。一直延续到魏晋,仍十分流行。小冠:前低后高,中空如桥,因形小而名,不分等级皆可服。高冠:继小冠流行之后兴起,常配宽衣大袖。漆纱笼冠:是集巾、冠之长而形成的一种首服,在魏晋时期最为流行。魏晋男子的除采用前代丝履外,盛行木屐。在服饰习俗中,访友赴宴只能穿履,不得着屐,否则会被认为是仪容轻慢,没有教养。但在江南一些地区,由于多雨,木屐穿用范围可相应广泛。南朝宋永嘉太守谢灵运,根据《南史》记载,他创造了一种活络木屐。为了登山时保持人体平衡,这种木屐利用榫头、插子和两枝活动齿屐,在上山时卸掉前齿,下山时则脱掉后齿,史称谢公屐.多承旧制,一般妇女日常所服,主要为衫、袄、襦、裙、深衣等。样式有宽博。也有窄式。领、袖边缘都施以彩绣,腰系围赏,外系丝带。深衣仍在女性间流行,并有所发展,主要变化在下摆。通常将下摆裁制成数个三角形,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因形似旌旗而名之曰“髾”。围裳之中伸出两条或数条飘带,名为“襳”走起路来,随风飘起,如燕子轻舞,煞是迷人,故有“华带飞髾”的美妙形容。魏晋妇女衫裙: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在服饰上互相取长补短,以图其新,不仅兼有广、狭两种形式,还演变出一些新的服饰风格,如上衣紧身、窄袖,下裳宽大博广,被东晋学者干宝在《晋记》中称其为“上俭下丰”。另外,如北齐妇女戴用的幂、穿着的皮靴、缘边袍、系扎的革带等,都为汉族人民所吸收,并流传至后代。有不少妇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高耸发顶。在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梳双环髻的妇女(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十分崇尚新颖的发式,对发式十分重视。总括当时众多的发式,可以归为两类,一类为髻(实心),一类为环(空心)。其发式有:灵蛇、反绾、百花、芙蓉归云、涵烟、堕马、流苏、翠眉惊鹤、回心、归真、凌云、随云、叉手等繁多的式样。传说它由美丽的皇后甄氏发明,而这个女子正是在曹植《洛神赋》中被喻为洛神的传奇丽人。当年她在宫中发现了一条不伤人的小绿蛇,每当甄后梳妆时,它就在其面前盘结成齐种形态,而这个聪明的女子就从中吸取灵感.将白己的头发做出各种漂亮的发式.并目起名灵蛇髻。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头饰之一,它多用金玉等材料制作,呈树枝形状,当佩戴者行走时,饰物随着步履的颤动而不停地摇曳,因此得名“步摇”。步摇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文献中,魏晋时期成为常见的头饰。步摇不仅流行于中原地区,北方少数民族也十分喜爱。他们多以草原上常见的羊、马、鹿等动物形象作为主题纹饰。南北朝牛头鹿角形金步摇198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乌盟达茂旗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外还有在额部涂黄(名“额黄”)、眉心点圆点(名“花钿”)及鬓边或胸前插鲜花、腕上带手镯,或用金银、玳瑁做成斧、钺、戈、戟等形状充当笄来做装饰的。在敷粉后将燕支(胭脂)放在手心调匀然后涂在两烦,颜色浓的叫“酒晕妆”,颜色浅些的则被称为“桃花妆”。关于燕支妆有很多的趣事,而其中一个又是与魏文帝有关,这次说的是他的另外一个宠爱的宫女薛夜来。据说一日,魏文帝坐在水晶屏风后看书,薛夜来一时没有看到屏风就撞了上去,伤及面颊,文帝十分心疼,命御医仔细医治。但是由干所用的药物中唬拍屑过多,干是在伤口痊愈后还留下了红色的痕迹。这非但没有毁其姿容,反而为其增色不少,后来其他的宫人纷纷效仿,并且起名“面靥妆’。斜红花钿《广陵散》主要讲述了魏晋名士嵇康为救好友吕安不惜以卵击石与司马昭产生冲突和较量最终凛然赴死。该剧以抉择为主题,在正义与邪恶之中,在尊严与沉沦之中,在阴谋与背叛之中,在洒脱与胆怯之中,塑造了这样一群寄情山水又才华横溢的竹林七贤,再现了魏晋文人风骨。司马昭、钟会狼狈为奸,陷害吕安,顺势将嵇康打入大牢,在狱中的嵇康面对着无端的迫害,心中不平,写了一首《幽愤诗》。嵇康入狱,全洛阳城为之哗然,临刑前,嵇康优雅从容,索琴弹曲《广陵散》,曲毕,感慨《广陵散》即将从此湮灭,场面悲壮,举国大恸。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