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必修一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蒋介石1943年12月在开罗会议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苏联印刷的宣传画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跨越洋握手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新时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08年中国建交国已达170个深圳新闻网讯2008年版《中国外交》白皮书披露,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经同世界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近300个国际条约。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数字,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目是17个,如今的数字正好是当年的整整10倍!那么,在五十多年的如歌岁月中,新中国的外交是如何打开局面,走过当年的艰难,创造今日的辉煌?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回首往事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5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1919年5月19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决定不承认和约巴黎和会顾维钧旧中国的外交是屈辱的外交。屈辱的外交史告诉我们什么?•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思考: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利益•国家实力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国美苏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对立国际环境1、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外交上不承认)2)国内环境: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建立的不平等的外交关系继续存在,而且在华享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外交政策。(与旧外交决裂)那就是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等原则基本之上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三大政策1.“另起炉灶”2.“一边倒”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50年代中国外交工作1、与旧外交决裂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2、建国初的外交成就:(1)、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关系新中国外交的第一步1苏联1949.10.3.10印度1950.4.1.2保加利亚1949.10.4.11印度尼西亚1950.4.13.3罗马尼亚1949.10.5.12瑞典1950.5.9.4匈牙利1949.10.6.13丹麦1950.5.11.5朝鲜1949.10.6.14缅甸1950.6.8.6波兰1949.10.7.15瑞士1950.9.14.7蒙古1949.10.16.16列支敦士登1950.9.14.8阿尔巴尼亚1949.11.23.17芬兰9越南1950.1.18.1950.10.28.建国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副署的交由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递送的国书。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与朝鲜的建交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为周总理访印时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开始就中印关于中国西藏与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有所为)意义内容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目的过程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对中国: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前外长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影响: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等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7月)目的:中国作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日内瓦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停战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3)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从容入“伍”)背景:朝鲜停战,美继续盘踞台湾海峡,企图在印度支那地区威胁中国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地位:中国国家总理周恩来乘专机抵达日内瓦周恩来总理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2.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背景:内容: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一系列民族国家获得独立1955年4月11日,根据原定行程,周恩来应从香港搭乘飞机赴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会议。国民党当局在港特务买通启德机场清洁员周梓铭,在周恩来预定搭乘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的右翼轮舱处,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但周恩来本人却因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临时秘密改变行程,经昆明取道缅甸前首都仰光赴万隆参加会议。“克什米尔公主号”起飞约5小时后,在距海面18,800英尺高空炸弹爆炸,机上乘载了8名机组人员和11名乘客(全部为参与万隆会议的中方代表团人员和记者)全部遇难,只有3名机组人员生还。1955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的破坏而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同:异:有相同的历史遭遇,都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有共同的愿望:维护独立,谋求和平、发展经济。求同:共同的发展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保留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05高考)图8中B城市为万隆。1955年,在这里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示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4)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5)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促进会议取得成功。(6)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讲话万隆会议意义: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②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有更多的亚非国家同中国建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环境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与苏联等17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成就二、70年代中国的外交国际环境:这一时期,苏美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苏联则在加紧同美国争霸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压力和军事部署。西欧、日本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亚非拉国家维护和争取独立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成为反帝、反殖和反霸的主力军。中国的外交方针:毛主席还提出了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二、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一)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中国能够恢复联合国的席位?1、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2、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胜利,毛泽东曾有过一个精辟的概括:“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它充分表明,只要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就可以形成强大的力量,就可以战胜任何邪恶势力。3、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1971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联合国潇洒的大笑中国代表坐上联合国席位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意义: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2、提高中国的国家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的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用其他的“加入”之类的提法?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就是创始会员国之一,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出过巨大贡献。(二)历史性的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051015202530354045501950年196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959年说明:1、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背景材料一:说明: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材料二: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尼克松讲话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12年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说明:3、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表现: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深陷越南战争泥潭;且面临西欧、日本的挑战。材料四: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苏方损失坦克、装甲车17辆。苏军死58人,伤94人。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随后苏联在中国三北陈兵百万,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说明:4、六十年代,中国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美国与台湾当局在1954年间签订的正式国际条约,该条约是以军事为基础、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合作的多目标条约,本条约的基本精神是反共的,不仅在武力军事上协防台湾,亦反对共产主义渗透台湾。材料五5、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①试探之旅---“乒乓外交”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

1 / 8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