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田园城市建设区划及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昌宁县田园城市建设区划及对策作者:赵炳华禹子会王小顶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9期摘要介绍了昌宁县田园城市建设定位及发展区划,总结了农业科技加快田园城市建设的措施,并提出了提升昌宁县田园城市建设品质的对策,以期推动昌宁县田园城市的建设。关键词田园城市;区划;措施;对策;云南昌宁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9-0302-02“田园城市”是19世纪英国E·霍华德(Ebenzer·Howard)提出的具有先驱性的城市规划理论,即城市的基础建设赶不上城市发展,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贫民窟与华宅美屋共存,城市地价呈畸形发展,人口分布极不合理。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霍华德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疏散人口,也就是增强乡村对人的吸引力,建立一个新型的城镇模式,形成一个兼具农村和城市优点的城乡磁体[1-2]。田园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一种典范,其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城乡经济灵动互促共荣及谋求城乡整体科学发展的建设思想,是环境友好型、能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需求。昌宁县田园城市作为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和实践,立足于城市但不局限于城市中心,着重谋划全县域的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建设“云南省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澜沧江流域商贸文化中心”的目标,通过推进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生态化将其建设成为“最宜人居田园城市”。建设中,注重发展和应用农业科技,不断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能够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不断提升特色城市比较优势,支撑了田园城市城乡统筹规划布局[3-4]。1昌宁县田园城市建设定位及发展区划1.1城市建设定位2000年,昌宁县第1次提出了昌宁县城的定位:“对周边7个县区具有一定吸纳、辐射和带动能力的规划合理、功能齐全、整洁美丽、安全有序的绿色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2006年,昌宁县把建设最宜人居的“田园城市”与“云南省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澜沧江流域区域商贸中心”一并作为昌宁县今后发展的目标。构建生态宜居田园城市,推进“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生态化”建设,着力打造“和谐昌宁、宜居昌宁、人文昌宁、诚信昌宁、活力昌宁、生态昌宁”。紧紧围绕“云南省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澜沧江流域商贸文化中心、最适宜人居田园城市”3大城市目标进行建设。1.2昌宁县农业生产区划龙源期刊网热区:主要为柯街、卡斯、湾甸、勐统、鸡飞5个乡镇。该区为海拔608~1200m的河谷坝区地带。域内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该区为昌宁县优质粮食(水稻)、甘蔗、油(油菜)、果蔬主产区,适宜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和热带水果、热带经济作物,农业生产潜力大,产业结构调整范围宽。温热地区:该地区地域上为热区和温凉区的过渡地带,海拔1200~1500m的坡地或河坝。气象上属于半湿润轻寒地区。该区为优质粮食、甘蔗、经济林果、畜牧等产业的重点区,特别是发展经济林果的重点区,能充分运用该地区的光热资源,具有很大生产潜力。温凉地区:该区为海拔1500~2389m的坝区和温凉山区,气温较寒,有霜期100~150d,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是发展农林牧渔的良好区域。该区主要适宜种植常规粮食作物和大力发展茶、油菜、大棚蔬菜、温凉水果等。高寒山区:该区为海拔2389~2876m的山区,属湿润重寒地区。域内地势高、气候寒,适合发展特种养殖、特种经济林果、中药材种植以及特种林木业等。1.3昌宁县农业产业规模昌宁县先后被国家列为全国优质茶叶基地县、优质糖料基地县、名特优经济林产品泡核桃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级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县、生态茶叶生产基地县、竹子生产基地县、商品肉牛羊出口基地县,2011年,该县粮食总播种面积3.98万hm2,现有甘蔗总面积达1.13万hm2,烤烟面积7333.33hm2,香料烟面积2666.67hm2、茶叶面积1.43万hm2,核桃面积10.53万hm2,油料作物面积2860hm2,蚕桑面积3866.67hm2,蔬菜面积5946.67hm2,竹子面积15.33万hm2,柑橘、芒果、香蕉、西瓜、桂圆、荔枝等热带水果2866.67hm2,药材面积933.33hm2,还有油桐、棕片、紫胶、花椒和各种野生菌类等。该县森林覆盖率高,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较强。2农业科技加快田园城市建设的措施昌宁县城四周被农田所围绕,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的面积所占的比例超过了80%。最具特色的是昌宁的城市中保留着2666.67hm2以上农田,此种城田组合的形式,与大多数城市相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农田处于城中,它不仅仅起到农业生产的作用,还起到了生态防护绿地的作用,同时在“科技兴农”的政策指导下,还可发挥科技试验田的作用和景观效果,可谓一地多用,是城市绿地的主体构成部分。昌宁县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大力提升环绕城市周边田园建设,制定了昌宁县田园风光保护规定,将田园与城市周边山体绿化纳入法制化管理,同时突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示范建设。建设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和高稳产农田,以加强当地优良水稻品种繁育、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推进城镇及周边地区2万hm2优质稻米产业化进程,促进优质稻米产业经济发展。二是建设绿色水稻商品粮示范基地,将以县城为中心的133.33hm2耕地作为核心试验示范基地,重点解决好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稻米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通过基地建设平台,推进稻作高新技术的推广龙源期刊网应用,推进稻米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升级,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建设设施农业标准化基地,引进安装标准化生产设施大棚和无滴耐老化棚膜,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四是实施路、渠、沟、电、水配套的农田基础设施和农田林网化建设。五是引进蔬菜、名优花卉等新品种,开展配套标准技术研究,通过应用现代技术和设施,实行标准化生产。六是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包装、营销、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产品的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七是建设水产示范区,在城市中心田园建设集水景、特色水产养殖、香莆、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景观为一体的水产示范区。农业科技可提高城市农田的使用效率,使城市周边田园既是生产性的农业用地,又是城市的生态绿地、景观绿地、防护绿地。同时城市的科技力量和信息优势大力提升了科技示范园作用,可促进农业发展。3提升昌宁县田园城市建设品质的对策科技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决定田园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是田园城市的农业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基础,提高城市经济水平必须实行农业的集约化和科学化,在此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提高农业科技应用和发展水平。二是加大科技应用和创新的对策,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可提高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可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发展工业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加城市资本、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城市品位的提高。三是农业科技和农业集约化的成熟,可解放大量农业劳动力,城市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促进城市的繁荣,有利于整个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四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城市教育、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与提高。五是科技是促进城乡之间的物质、资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提升科技水平才能缩短城乡之间的竞争差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此,昌宁县必须紧扣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发展目标,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加快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生态化建设进程,不断增强县域社会经济整体实力,实现最宜人居的田园城市建设目标。3.1坚持系统规划,加快科技发展,提升支撑水平田园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中心城市问题,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田园城市建设统筹城乡、规划全域、合理布局产业、谋求社会公平、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着力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提升科技推进田园城市建设的支撑水平。一是加快制订出农业科技发展中远期规划,编制出未来10~15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并与田园城市规划和完善保持一致,进一步整合昌宁县农业科技资源,构建农业科技系统平台。二是构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保障机制,创新多元投入、人才保障和科技激励机制。推进发展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紧密协作关系,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多渠道、多途径引进各项生态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实施各类农业科技、生态环保科研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孵化功能,强化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项目中的立项比例,在安排重大农产品加工技术项目时向企业倾斜,鼓励龙头企业向科研投资,创办研发中心,鼓励高级专业人才到龙头企业创业。三是构建农业科技龙源期刊网支撑平台、科技示范平台、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四是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鼓励科技人才采取创办、领办企业、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到昌宁县创业发展,提升科技对田园城市建设发展的贡献份额,并为田园城市建设集聚人才。因此,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才能适应田园城市发展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对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形成支撑。3.2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昌宁县的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经济结构深层次的矛盾,必然影响田园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抓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将成为推进田园城市加快发展的关键。要坚持以加快科学发展为主题,将科技发展作为推进转变的发展方式,优化结构的关键在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旅游生态化发展。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坚持夯实科技发展基础、培育支柱,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向依靠效益提升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投资、消费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构建结构合理、速度相宜、效益兼顾的经济发展形态。按照调优第一产业、调快第二产业、调强第三产业的思路,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流通集散地建设,着力壮大工业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3.3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优势,增强发展活力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自然资源进行直接的一次开发,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大多数是原材料型、粗加工产品,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极少,如蔗糖产业,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和依托于资源优势,大力引进资金、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人才,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多次开发和深度开发,必须选择并强化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搞好烟、糖、硅产品、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通过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深加工链条来促进工业的大发展。如昌宁县是产核桃的大县,核桃种植面积在西南地区排第一,但缺少核桃知名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辐射能力不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挖掘核桃产品开发潜力,如核桃经过深加工,可提取出生物农药和化工染料;核桃壳亦可作为活性炭和装饰材料用。另一农副产业深加工技术就是茄尼醇的生物资源开发,茄尼醇是提炼辅酶Q10的必需原料,这一新技术的研发,可为昌宁县带来上亿元的产值。如若这些技术开发成功,就可转变大多数乡镇以单纯的农副产品种植为主的局面,带动整个昌宁县的经济发展。3.4发挥科技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昌宁县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资源丰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把开发优势资源与开拓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把握市场动向,根据市场的需求,龙源期刊网h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