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语文下册《画杨桃》教案教案背景:《画杨桃》一课是我在一次公开课竞赛中的参赛课。这堂课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上一节成功课的快乐和回味。品尝了精心研课后的成功快慰,更为巧妙解决了课堂上的精彩生成而激动不已。至今对这节课仍历历在目。虽然我只是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可我也立志想为大自然增添一份绿色的记忆。因此,特将此课教案归纳整理,请专家指点迷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奇葩争艳。教学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材分析:《画杨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展开。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义深远,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材中都有所涉及,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本篇课文循循善诱,饱含哲理,字里行间表现出高超的教育艺术。课文脉络清晰:先略写父亲教育“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的叙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抓住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教学方法:按“看—找—读—说”的步骤进行。引导学生用心看、仔细找、反复读、大胆说。通过直观看杨桃图片、杨桃实物、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圆柱形物体;找文中重点词句体会,反复朗读关键语句段落,感悟文本,大胆交流练说,联系实际表达见解想法。在分析重点段落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再配以不同方式的朗读,换位体会,亲身体验,升华感悟。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前排、教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教具:多媒体课件、五角星形杨桃图片、长、正方体、圆柱等包装盒。第一课时一释题引入:出示杨桃实物,引导生观察,描述你见到的杨桃。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杨桃》。二初读感知:1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词句,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多媒体出示词语:叮嘱前排靠边准确审视讲台神情严肃半晌轮流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2(生开火车轮读,正音。)2交流,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生汇报。3师总结:这篇课文主要写“我”读小学四年级时一次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三探究结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图画课上画杨桃的事?(生快速读文,找一找,画一画。)汇报(2—18自然段。)再读开头结尾两段,又分别说了什么?生快速读文,归纳、汇报。(第一段:爸爸的叮嘱: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第十九段:老师和父亲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四了解父亲。1生轻声读第一段,快速找一找父亲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生自由读文,交流。3汇报。(父亲告诉我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4师引导体会“叮嘱”,你能换个词理解吗?生:嘱咐练习说一句话。(妈妈经常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呀!)5追问“想当然”又是什么意思呢?生:推想起来一定如此。生:想什么样就是什么样。6练习朗读父亲的话。同桌练读,指读,评价。7师过渡小结:那么“我”有没有忘记父亲对我的叮嘱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五巩固练习1、正确抄写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道理。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物杨桃、五角星形的杨桃图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还记得我们学习的词语吗?多媒体出示词语,生读。思考:课文围绕画杨桃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画杨桃》。(板书课题)二、提出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3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2、同学们是怎样评价我的画的?老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画出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生读,其余思考。生快速自学,有疑问汇报。生汇报问题:杨桃都是五角星形状的吗?三、品析文本,解决问题1、汇报同学们的嘲笑。(1)读读文中同学们嘲笑的句子。(2)追问: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你心理是怎么想的?(生汇报)(3)体会同学们嘲笑的语气。a、引导:在同学们说笑的时候,老师又是怎样做的呢?b、同桌合作,分角色读一读。c、选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继续思考。追问:你们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生谈看法。2、理解老师的态度和做法(1)指名读文中的语句。理解“审视”,生说字义,做动作体会。a、当老师审视了讲桌上的杨桃,听见同学们还在嘲笑“我”,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为什么变得严肃呢?b、这段话中哪个词说明了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一会儿?(半晌)半晌的时间有多长?在这半晌的时间里,老师既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如果你就是文中这位老师,你会思考什么呢?生:老师在想该如何让学生们明白呢?c、老师想出的一个好办法是什么?(2)出示杨桃实物,让学生从杨桃的一端仔细观察,并把看到的结果跟同位交流。(3)想象: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嘲笑别人的同学,看到刚才的这一幕,你们想说些什么?(过渡语:听了你们真情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神情也变得和颜悦色了。)师生分角色读文,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4(4)(课件出示老师对学生说的那番话)教师用严厉的语气读其中的一句话给同学们听,学生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对“和颜悦色”一词的理解。(5)指导朗读。(指名朗读,思考每句话的意思,汇报—齐读)(6)引导理解:这段话中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为什么?(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同;不要随意嘲笑别人。)追问:刚才那位同学问:杨桃都是五角星形的吗?同学质疑。师出示恰巧课前准备好的从侧面看是六角形的杨桃。师出示生观察:两只杨桃有什么不同?露出惊讶、恍然大悟的神情。师趁机提示:所以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7)指导背诵。(过渡:老师的话朴实而深刻,让我们试着把它记下来吧!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住它?)a、练习背诵,练背,指名背。b、集体背诵。(8)师引导:再来读读父亲的叮嘱。想一想:父亲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生齐读。(9)多媒体出示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生:谈体会,(发现它们相像)师:对,这就是文中的“相似”。3、理解“教诲”一词。(师:虽然杨桃风波在这里悄然的结束了,但老师的话却带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这种教育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叫做“教诲”。)追问:他们的话仅仅是在说画画吗,为什么说她们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生联系实际汇报。师出示生活中的实物(长方体牙膏盒、正方体纸盒、圆柱形饮料盒)对比体会。多媒体出示:老师、父亲的话,齐读。点明写法:父亲的叮嘱和老师的言行给我们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呀,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四、归纳概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生汇报,师总结。人文性: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工具性:首尾呼应写法,对比应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的知识树。)5五、拓展应用多媒体出示:1、抄写含义深刻的句子。2、学了《画杨桃》这篇课文,我的感触很深……(任选一题)3、生汇报六、生成创新1、师述:岑桑在老师和父亲的影响下,最后成了一名作家,听了你们刚才的话,我相信你们将来也一定很有出息。最后,我把岑桑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多媒体出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2、学生齐读。3、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后请你们仔细的查找资料,深入领会一下,好吗?板书设计:画杨桃——五角星父亲是什么样画什么样我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老师看到什么样画什么样6《画杨桃》的教学反思针对本文叙事性强、含义深刻的特点,我从文本整体出发,通过“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老师的言行动作这三大板块整合实施。逐步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学会老老实实,学会用事实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学会实实在在做人做事。本节课,我根据中年级阅读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查字典,结合情境体会词句含义。如我抓住“严肃、审视、和颜悦色”等词和父亲、老师的话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讲解与朗读的关系。讲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推评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而在朗读方面,我侧重了多种方式的读,自读、练读、指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方式进行,让学生浸染在语言中,逐步进入一种言语情境,撩起他们的悟性与灵性。再通过有滋有味的说,读体现以读代讲理解课文的目的,从而达到了与文本的交互达意,达到了“与我为文”的境界。在随文理解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老师在思考什么?”和“如果你是嘲笑同学中的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适当拓展文本,让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真切感悟,如身临其境。通过表情表演对比,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让学生对文本的领悟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读、想、练、评等教学手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用不同别人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感悟文本的精神内涵,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学会认识事物的本质,学习运用语文技能,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在教学策略上我注重了强调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三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做到读中感悟、读中选脸,从而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更为深刻。不足之处是朗读欠缺,练读时间略少。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及整合知识结构体系方面的能力仍需不断的提高。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