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医药简介朝鲜族•朝鲜族(조선족)又称高丽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韩国称为韩民族)的主体民族,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朝医简介•朝医药发展简史•朝医学医籍•朝鲜药•朝医学的理论体系•朝医学的诊断方法朝鲜族医药简介《大长今》中,公主吃了虫草全鸭汤后,出现麻痹症状。长今发现,医官为治疗公主的失眠,给她服用了少量的肉豆蔻油,而虫草全鸭汤里的人参则加强了肉豆蔻油的药力,导致身体麻痹。——药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原理每种食物和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能。如果所食的食物或所服的药物功能相近,便可加强疗效;功用相克,则使药性和治疗作用减弱或完全失效,甚至造成中毒。服人参忌食萝卜不仅是民间传统,而且连部分近代中药书中也有此说。其根据是:人参有补气功效,专治气虚引起的疾病,但萝卜的功效则相反,有破气的作用,用以除痰润肺、清热解毒。若两者同时食用,便会降低人参的效用,使其失去补益的作用。一、朝医简介朝鲜族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的文化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理论,结合本民族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在吸收和应用汉族传统医药知识的同时,朝鲜医还结合本民族的固有文化及医疗实践,以19世纪李济马所著的《东医寿世保元》为代表,提出了从理论到临床诊治都独具特点的“四象医学”学说,逐步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朝鲜医。二、朝医药发展简史朝医学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在1920年以前,历时50年的民族医队伍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延边仍处于开垦初期,医疗卫生主要以朝鲜族民间东医及其医书的传入和本地草医、针灸医队伍形成为特征时期。当时,这一类民间民族医队伍的基本力量,约有二百人之多。第二阶段是自1920年到1945年近25年历史的民族医药普及提高时期。我国朝鲜民族医队伍里的一些有志之士,于1920年在和龙县成立医学研究会,大量吸收民族传统医药人员和民间医,系统学习民族传统医学理论。至1945年末统计,延边民族医已达460人,民族药人员270人,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延边朝鲜族“四象方”医学派,对民族医药队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第三阶段是自1945年开始,至1952年建州初期,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卫生工作三大原则指引下,民族医药队伍得到迅速发展。据1953年国家统计,民族医药人员达720人,进入了延边朝鲜族医疗队伍最兴旺发达时期。三、朝鲜族医学医籍《乡药集成方》是境外朝鲜医学家俞孝通、卢重礼、朴允德合著。共85卷,记载有959病证,10706个方剂,1471条针灸法,乡药本草和炮制法等。是朝鲜民族医学第一部较完整地反映民族医学特色的巨著。《医方类聚》是境外朝鲜医学家金礼荣、柳诚源、等历时三年合著。于1455年完成。共266卷,内容包括各科理论及证治95门,收方5万多条,博引中朝古代医籍153种,兼收传记、杂说及道藏佛书等有关医药内容,堪称15世纪医方之大成。《东医宝鉴》是境外朝鲜医学家许浚所著。于1610年完成,共25卷,25册,分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汤液篇、针灸篇五大部分,是朝鲜最佳综合性传统医学医籍。《东医寿世保元》是境外朝鲜四象医学家李济马著。共4卷,625条。内容包括性命论、四端论、扩充论、脏腑论等基础理论和医源论等临床病理、诊断和方药。四、朝鲜药朝鲜民族用药,究其来源,大体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引用中药(汉族药),由于朝鲜医广泛吸收了中医药的知识,因此朝医引用了许多中药作为本民族防病治病的武器。如四象药物271种,全部引用了中药;《东医四象金匮秘方》收载的1297个方剂,《东医宝鉴》收载的15类,1400多种药材,基本都引用了中药。•一是发掘乡药。乡药有较长的历史,尤其是1949年以后,广泛开展了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如万年蒿的全草,熬膏,治妇女冷病,保肝;独活的根,制米酒,治风湿病。此外,很多民间药物,如紫花前胡的根,用于乌发,治疗腰痛;方解石的粉末,治一切外伤出血等。利用乡药与中药异物同用:如白芍为草芍药的干燥根;当归为东当归的干燥根,川芎为东川芎的干燥根茎;黄连为细辛幌子的干燥根茎和根;五加皮为短梗五加的干燥韧皮部;苍术和白术分别为关苍术的干燥根茎和块茎;白何首乌为隔山消的干燥根茎及根等。这类药物约占朝药的3%。我国朝鲜族医药的剂型,以丸剂、散剂、膏剂、汤剂、酒剂为多。最常用剂型为汤剂,占全部临床用药剂型的80%以上。我国朝鲜族民间非常普及药膳疗法,如牛心炖朱砂、猪心炖朱砂,治疗虚证;母鸡炖冬虫夏草,治疗气喘;母鸡炖黄芪、党参,滋补气虚;蜂蜜炖服,治一切寒证和虚证等。•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食物中药就是既可食用又可治病的动植物。延边地区位于祖国边陲,朝鲜族居住,其民族习惯餐餐离不开朝鲜族小菜,其中许多则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经过精选加工,腌渍成美味可口之朝鲜族小菜,既可佐以下饭,增加食欲,经常食用亦可起到防病治病之作用。••蒲公英•蒲公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莆公英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其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胶等,其注射液试管内对多种细菌有杀灭作用。•其食用方法为,首先除去杂质,清洗干净即可蘸酱食用;还可将净蒲公英用热水焯一下,再加入蒜末、精盐、味精、辣椒油等调料腌渍;亦可将蒲公英投入沸水中微烫、捞出置容器中加盐腌制、封口贮存,待食用时用清水泡去部分盐分,加佐料调拌而食之•2桔梗•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其味苦辛,具有开宣肺气、利咽喉、祛痰排脓之功效。其主要成分为桔梗皂甙、植物固醇菊糖等。•春秋两季采挖,去净泥土须根,趁鲜剥去外皮,置容器中用清水浸泡1~2d,捞出后撕成小块,加入精盐、蒜末、姜末、味精、芝麻、辣椒油拌食,亦可据不同口味加入糖醋拌渍后食用。•我国朝鲜族民族药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58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全延边包括东当归、东川芎在内的民族药材种植面积为41公顷;部分制药厂内设置民族药车间,生产朝鲜族成药鹿胎膏、延龄固本丹、风湿俞、五味子酒、独活酒等近20个品种;目前,全延边民族药在内的药材种植面积达1000公顷,民族成药品种也增加到80多个品种。五、朝医学的理论体系朝医药是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药学体系。四象医学主要包括•天、人、性、命整体观•阴阳论•四象人论•脏腑论•病因学•病理学•预防保健说“天机有四:一曰地方,二曰人伦。三曰世会,四曰天时”“人事有四:一曰居处,二曰党与,三曰交迂,四曰事务”“大同者天也,各立者人也”——————《东医寿世保元》朝医四象医学根据这些提出大同“天机”下“人事”各立,人类个体不同产生不同的“爱恶所欲”和“喜怒哀乐”及其“偏着者”。这一“偏着者”易酿成病。指明了改造自然和社会是治本的根本措施,而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以适应并平衡,“存其心,养其身”,“修其身,立其命”,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天、人、性、命整体观天、人、性、命整体学说对指导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揭示了病因学基本理论;二是指导诊疗,即以社会因素所引起的喜怒哀乐的性情变化规律,指导辨象论治的诊疗过程。三是指导预防保健,即“简约得寿,勤干得寿,警戒得寿,闻见得寿”,“懒怠减寿,娇奢减寿,贪欲减寿”,“好贤乐善,天下之大药也”,指出了自我预防保健的基本途径。阴阳论“太极生两仪”“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四象生焉”——————《天机大要》阳阳是代表一切事物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属性的总称。朝医学把这一阴阳变化规律的哲学思想应用于医学,《东医寿世保元》认为天为阳,人为阴;性为阳,命为阴;肺脾为阳,肝肾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哀怒为阳,喜乐为阴;温热为阳,寒凉为阴。•朝医学根据这一阴阳变化理论,把人分为太阳人、太阴人、少阳人、少阴人,指出辨象来之阴阳,正确的辨象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体质的本质。•脏器大小,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疾病的过程,所以“大者泻之,小者补之”是朝医学的基本治疗原则。朝医学对阴阳学说的应用有以下两个独到之处第一,朝医学认为:“太少阴阳之脏局短长,阴阳之变化也。”随着脏腑阴阳虚实的变化,便形成肺脾肝肾为四维之四象。四象人的脏局大小,先天所定之外还受后天的性情(喜怒哀乐)变化加以完善。“哀怒之气,阳也”“喜乐之气,阴也”太阳人——哀性远散而怒情促急。哀性远散则气注肺而肺益盛;怒情促急则气激肝而肝益削,太阳之脏局所以成形於肝大肺小也。少阳人——怒性宏抱而哀情促急。怒性宏抱则气注脾而脾益盛;哀情促急则气激肾而肾益削,少阳之脏局,所以成形於脾大肾小也。太阴人——喜性广张而乐情促急。喜性广张则气注肝而肝益盛;乐情促急则气激肺而肺益削,太阴之脏局,所以成形於肝大肺小也。少阴人——乐性深确而喜情促急。乐性深确则气注肾而肾益盛;喜情促急则气激脾而脾益削,少阴之脏局所以成形於肾大脾小也。上述可知,人体是有形的脏局和无形的性情活动变化而成,也是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统一的完整实体。第二,阴阳之气的升降,是维持有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哀怒之气阳也,顺动则顺而上升;喜乐之气阴也,顺动则顺而下降。”“哀怒之气顺动则发越而上腾,喜乐之气顺动则缓安而下坠。”“上升之气过多则下焦伤,下降之气过多则上焦伤”——————《东医寿世保元》若是阴阳之性气极而情气逆动则出现下列情况。哀怒上升之气过多则损伤下焦之肝肾,喜乐下降之气过多则损伤上焦之肺脾。说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是哀怒之气和喜乐之气、上升之气和下降之气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统一的协调过程。朝医四象人太阳人:脑颅起势壮盛,而腰围立势孤弱;容貌方圆;才干长于疏通,能于交遇;性情暴怒深哀;欲进而不欲退,龙之性,果断。太阴人:脑颅起势孤弱,而腰围立势壮盛;形貌上宽下窄,肌肉坚实,气象俨然;才干长于成就,能于居处,厚重沉默,言寡;性情有浪乐深喜;欲静而不欲动,牛之性。少阳人:胸襟之包势壮盛,膀胱之坐势孤弱;形貌唇颌浅薄,上盛下虚;才干长于刚武,能于事务,才气明敏;性情暴哀深怒;,马之性。少阴人:膀胱之坐势壮盛,而胸襟之包势孤弱;形貌月形,肌肉浮软;才干长于庄重,能于党与;性情有浪喜深乐;欲处而不欲出,驴之性。四象人论四象人论脏腑论“五脏之心,中央之太极,五脏之肺脾肝肾四维之四象”。朝医学把人体脏腑所在部位划分为四焦,脏分为四脏,腑分为四腑,水谷之气分为四气,营卫物分为四海,全身组织器官归类为四党与。四焦:就是把人的脏腑所在部位划分成上焦、中上焦、中下焦、下焦。背上胸上以上谓之上焦;膂膈之间谓之中上焦;腰脐之间谓之中下焦;脊下脐下以下谓之下焦。四脏:即肺、脾、肝、肾。肺位为颌下背上,属上焦;肺以呼,呼出体内之浊气,是构成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基本物质;肺与胃脘、耳、头脑、皮毛结为一群,称作“肺之党”。脾以纳,出纳水谷之府库;脾充气,通过气促进人体机能;脾与胃、两乳、目、背膂、筋结为一群,称作“脾之党”。肝以吸,吸收液之门户;肝所贮存的血液是构成人体肌肉的基本物质;肝与小肠、脐、鼻、腰脊、肉结为一群,称作“肝之党”。肾位为腰脊下,属下焦;肾以出,以放出精;肾贮存的精是构成骨骼的基本物质;肾气“温而畜”,有下降之力;肾与大肠、前阴、膀胱、骨结为一群,称作“肾之党”。四腑:即胃脘、胃、小肠、大肠。胃脘位为颌下胸上,属上焦,胃脘通于口鼻,故对水谷之气起上升作用;胃位为膈,属中上焦,对水谷之气起停蓄作用;小肠位为脐部,属中下焦,对水谷之气起消导作用;大肠位为脐腹下,属下焦,对水谷之气起下降作用。四气:即温、凉、寒、热,是制造津、膏、油、液四大营卫物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