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呼兰河传萧红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学习目标感动中国的作家萧红画忆萧红萧红故居作者介绍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作品简介蚂蚱()榆()树蚌()壳锄()头谷穗()倭()瓜水瓢()蝙蝠()玩nì()了màzhayúbàngchúsuìwōpiáobiānfú腻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作者向我们介绍的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谁?各自的年龄有多大?•地点在哪儿?•能大概看出是在什么季节吗?从文章的哪里得知?•“我”对自己童年生活感受如何?•你对作者描写的童年生活感受如何?•能否尽可能多地回忆一下文中提到了哪些自然事物?•不长的文章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事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动物、植物都是自由的,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的人呢?举例说说。品味语言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都不结,一朵花都不开,也没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前三个“就”,表示强调的语气;后八个“就”表示自由自在,不加任何约束。这十一个“就”,非常有表现力,语气轻松,一气呵成,形象而有力地表现了一切都在自由地生长。为“我”的童年生活提供了自由自在的生长环境。本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自然真切地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心情。用字造句,充满儿童的稚气和欢愉。语言清新活泼,笔触所至,皆有灵气。童年生活环境:大花园动物:蜂子、蝴蝶、蚂蚱……颜色:白、黄、金、绿……植物:榆树、谷子、黄瓜……人物:祖父和我摘黄瓜、追蜻蜓采花心、绑蚂蚱腿种小白菜铲地(认错谷子)浇菜结合具体细节和情节说说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的童年生活有什么影响?祖父是一个豁达、通达、慈祥的老人,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他使“我”的童年自由自在,充满快乐。提高与拓展园子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活泼的、自由的,园子里的人也是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自由的。人与动物、植物一道,共同体现出了生命的美。这样的生活是多么好,多么值得渴望,多么让人怀念啊!讨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回想起以前的美好生活?写《呼兰河传》这部小说时,萧红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了,为什么她这样怀念童年的生活?她童年生活很美好,很自由,而成年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在生活极不安定的情况下,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的童年是一种精神寄托。对于萧红而言,真正想回到的,真正眷恋的是后花园、祖父和她构成的温馨世界,是过去自由、幸福的生活。很多人去过鲁迅笔下的百草园,都觉得平淡无奇,根本没有鲁迅描写的那样让人心动;同样,如果现在给你机会去一下萧红笔下的后花园,也许那些事物根本没有她所描写的那样鲜活有灵性,这又是为什么?许多人的童年都有这样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不知道成人世界的各种忧患与烦恼,所以无忧无虑,能在一片小天地里寻求快乐,别无他求,幸福无边。而成人不得不为生计奔波时,往往会怀想童年,所以童年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感觉,才会那样鲜明而富有朝气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课文表现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①首先表现在昔日欢乐的童真童趣上。在花园里观蝶戏虫,栽花拔草,铲地摘瓜,“玩累了,就在房间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童年的生活是那么天真有趣,无忧无虑,可以说尽享人世间美好的生活。也许在成人之后,再也得不到这份烂漫,这份纯真了。“我”童年所接触的,是同样美好的大自然。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自由飞舞;花儿、草儿、树儿、瓜儿,生机勃勃;蓝天、白云、清风,悠悠洒洒……“我”在这样的自然中嬉戏、成长,人性本自然,自然与天真的童年相映成趣。理解,讨论全文的主旨②在“我”的童年生活中,不仅有自然的滋润,还有亲情的关爱。爷爷带“我”种地除草,教“我”生活知识。在爷爷的关爱呵护下,“我”快乐、自在地欢度着童年。主旨本文回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大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你也许会觉得最美好的不一定在童年,可能在更小的时候,或者在将来,或就在现在;你也许觉得不一定非要在伤心难过的时候,作为寄托来回想……那么能否把你觉得最美好的、最激动人心、最独特的经历写下来呢?记住要用你最真的心,最简洁的文字。(注:本次训练字数150字左右,实在不会写的同学,可以仿照课文写一个片段。)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蜻蜓()嗡嗡()谷穗()倭()瓜蚂蚱()()水瓢()蚌()壳2、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来了风,这榆树先啸。(2)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1)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2)狗尾草则没有,只有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3)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5)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6)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了芽,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4、模仿下列排比句,再续写一个分句。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5、“只有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个句子反映了“我”的什么心理?6、“亮得蚯蚓不敢……飞出来”这个句子描写得合乎常理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假如你去萧红笔下的后花园走一回,或许你会觉得后花园的太阳、花、鸟、虫等并没有她描写的那样鲜活有灵性,这是为什么呢?9、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黄河。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材料三:都是污染惹的祸。8、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的范围。东经120O东经125O北纬23O北纬20O10、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1)坐着或靠着小睡叫打()(2)外出干活谋生叫打()(3)旅途中休息下来吃点东西叫打()(4)即兴说些可笑的话进行逗乐叫打()(5)商店晚上关门停业是打()(6)从事没有固定地点的工作或活动是打()(7)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叫打()(8)借名义向别人索取财物叫打()课后语文活动1、阅读萧红《呼兰和传》及其他作品,做关于她的卡片资料。2、回忆你的童年,写一段充满情趣的文字。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