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教学实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城西小学蔡果兰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黄山奇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同学们,我们知道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知道这四绝分别指什么?(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多媒体画面(黄山四绝)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就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今天,我们一起去黄山尽情饱览“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二、精读品味,感受奇松。1、过渡:老师首先带大家到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出示课件玉屏楼图),在玉屏楼前,举目四望,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这些奇松的名称。同学们,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课件三奇松,)来,我们一起写下这三棵奇松的名字。(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2、黄山是“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奇在哪里呢?(题目前画“?”)请同学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读读第二自然段,然后根据自学提示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这些问题:(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自学提示:①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这三棵松树的句子。说说本段采用了什么构段方式?②阅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说一说:A、这些松树有什么特点?B、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C、作者评价最高的是哪棵松?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③读读这些优美的语句,具体体会一下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3、集体讨论交流。(一)品味迎客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先说说本段采用了什么构段方式?(总分结构)三大名松尽收眼底,作者评价最高的是哪棵呢?(迎客松)你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A“乃至”,表示意思更深一层。你能给“乃至”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吗?(甚至)如今,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就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B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瞧,(出示迎客松画面)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我们的到来呢!你从那些句子感受到它的神奇呢?(指名交流:)(1)姿态奇: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出示句子)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的神奇?(点红: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你知道“遒劲”的意思吗?(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雄健有力)“遒劲”常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你能把这种雄健有力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读“枝杆遒劲”)(我真佩服你,读得很有力量。)来,男生一起读这个词,读出它的力量。引读:枝干(遒劲)。理解“郁郁苍苍”:.“郁郁苍苍”什么意思?(青翠茂盛)那么“郁郁”和“苍苍”究竟哪个说的是“茂盛”,哪个说的是“青翠”呢?(“郁郁”:茂盛的样子;“苍苍”:青翠,表示颜色。)(2)精神奇:理解“饱经风霜”:这样“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的迎客松,作者却说他“饱经风霜”,那“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结合上节课搜集到的资料说一说。出示资料指名说(它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风霜雨雪,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等。查资料)是啊,黄山上但凡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雨,风吹雨打!据说它已有800多岁了。正如课文所说它饱经风霜,却顽强的活下来了,奇不奇?不仅如此,它还能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这本身就很“奇特”,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句子、齐读)(评价:你的朗读让我听出了迎客松饱经风霜、充满活力,感受到了它的顽强。)(3)名字奇:.除此以外,迎客松还“奇”在哪儿呢?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谁能找到相关的句子。指名说(出示句子: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老师在读课文时很喜欢这句话,你能猜出老师为什么喜欢吗?看看谁是老师的知音?(这是比喻句,“如同”就是“好像”,把斜伸出去的枝干比作主人的手臂)你跟老师想到一起了。你真是老师的知音。同学们,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的手臂,这个比喻贴切而生动。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客的迎客松正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可以加上动作。指名(学生热情交流欢迎词,并加上动作:朋友,欢迎您到黄山来!我们黄山欢迎您!)哇,真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让我们像热情的迎客松一样(停顿),伸出你热情的手臂,大声地读(手指句子)师:同学们,这棵迎客松不仅是黄山的象征,而且它的倩影走进了各族人民的心中,走进了人民大会堂,矗立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客厅之中,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图片)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些词来形容迎客松?出示填空:()的迎客松(不屈不挠、生机勃勃、热情好客、顽强、郁郁苍苍……)对,同学们,这些词用来形容迎客松最恰当不过了。(对,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机勃勃、热情好客的象征啊!)板书:好客的主人正因为这样,所以作者这样评价迎客松,再读(出示句子):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同学们,在作者的笔下,它仅仅是一棵松树吗?不,它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呀!这不仅是黄山松的热情,而且是黄山的热情,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热情。谁能读出迎客松的热情好客呢?指名读,齐读。(出示迎客松的两句话)(评价:多美的文字,多美的声音,让我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正因为迎客松的独特魅力,曾有诗人作诗赞叹:齐读(出示诗句: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二)品读陪客松。在被迎客松热情的迎上山后,接着谁来陪同我们游览黄山风光?(出示陪客松)仔细看图,陪客松除了和迎客松一样的生存环境以外,还“奇”在哪里?指名读句子。(出示陪客松句子)这是一个比喻句,从这个比喻中我们能感受到陪客松的什么特点?(高大挺拔,苍翠茂盛)具体体现在词语“绿色的巨人”(点红词语)板书“绿色的巨人”。据资料记载,这棵陪客松高5米,顶端的直径也是5米。那为什么给它起名叫“迎客松”呢?(生读句子)看,陪客松正伸展那宽大的肩膀,遮挡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那无私的奉献精神怎能不让我们喜欢?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句子。(评价:非常热情……)(三)品读送客松当饱览了美丽的黄山风光后,谁来与游客依依不舍地道别?(出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及图片)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板书:“天然盆景”“盆景”大家都见过吧,谁能把自己对盆景的了解说一说?(人工加工的植物)出示盆景图片。盆景是园丁精雕细琢的刻意造型,送客松没有经过人工的加工,也能像精雕细琢的盆景一样姿态优雅。奇不奇?那为什么把它叫做“送客松”?指名说(出示句子: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这是一句拟人句,把送客松当作人一样热情,伸出手臂向客人告别。它会对远去的游客说些什么?指名(欢迎再次来黄山旅游。欢迎再来,再见。黄山,永远欢迎你们。)多么好客的的送客松,你能把它的热情读出来吗?(读句子: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自己先练读一下。指名读。没有感受到“依依不舍、”,可以加上动作再读读。再指名读。评价:多好客呀,像人一样挽留你。(四)小结写法: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迎客松的优美,陪客松的高大、送客松的独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段话,看看作者对它们进行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看屏幕,出示三段描写三大名松的文字。指名说(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松树有了人的情感;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多多运用。)2、三大名松既姿态优美,又是那样情深意重,难怪人们会对他们“情有独钟”。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齐读这段话,再次感受这黄山奇松的神奇魅力。齐读二段。拿起书来。(播放音乐)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1、同学们,黄山松何止这三大名松,它们星罗棋布,争奇竞秀。它们或——,或——,或——;或——,或——,或——;它们有的——,有的_____……黄山奇松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____,更加____.黄山奇松真是___(板书:千姿百态)2、文中的省略号更令人浮想联翩,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播放录像。(伴以优美的音乐,出示各种黄山松的画面及名称,教师有详有略地解说——倒挂松、竖琴松、双龙松、黑虎松、探海松、孔雀松、卧龙松……)3、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黄山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看了这些图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黄山奇松真是千姿百态。潇洒挺秀,真美……)请大家带着你的这一份赞叹,一份惊喜读读最后一段吧。自由读4、小练笔:(出示图片:组图)请大家结合刚才欣赏到的图片,大胆地展开想象,再仿照第二段的写法,任选一种松树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一下,写出它姿态的“奇特”,写在日记本上。(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生写作。(播放音乐和松树图片)指名读习作。(评价:你让这美丽的松树动起来、活起来了。你介绍的这棵松树也很奇特。观察的真仔细。)四、创意广告词:(备用)同学们,教育旅行社准备明年“五一”长假开辟“黄山七日游”的游览线路,请你代写一句广告词宣传一下我们神奇秀美的黄山。(一品黄山,天高云淡。感受黄山,天下无山。………)五、总结提升。1、同学们,学完课文了,我们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返回来再看课题,这个“?”,应该变成“!”,板书:!大家齐读课题。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黄山,领略了黄山奇松的风姿。客人来了,它们迎客、陪客、送客,难怪人们对奇松情有独钟。它们美得奇,奇得艳,真是让人大饱眼福,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六、作业设计。同学们,今天回家后(出示作业)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下黄山奇松。2、背诵第二段。板书设计:黄山奇松(?\!)迎客松好客的主人陪客松绿色的巨人千姿百态送客松天然盆景……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