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主要功能分类应用领域国内外状况发展趋势S7-200欧姆龙plcFX-2N北京和利时PLC台达PLC在PLC的发展历程中,有过几个不同的名称:可编程序矩阵控制器PMC(ProgrammableMatrixController)可编程序顺序控制器PSC(ProgrammableSequenceController)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的历史: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了十条技术指标在社会上公开招标,制造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1)容易编程(2)采用模块式结构(3)可靠性高(4)体积小(5)具有数据通讯功能(6)价格便宜(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8)输出为115V,2A以上(9)可以进行扩展,原系统只需作小改动(10)存储设备至少可扩充至4KB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招标的要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在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应用成功。1980年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正式将其命名为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简称P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2年11月1985年1月对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了如下的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命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而设计”。1、开关量逻辑控制2、模拟量控制3、闭环过程控制4、定时控制5、计数控制6、顺序(步进)控制7、数据处理8、通信和联网(1)按I/O点数分类I/O点数小于32为微型PLC;I/O点数在32~128为微小型PLC;I/O点数在128~256为小型PLC;I/O点九在256~1024为中型PLC;I/O点数大于1024为大型PLC;I/O点数在4000以上为超大型PLC。以上划分不包括模拟量I/0点数,且划分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2)按结构形式分类整体式PLC:又称单元式或箱体式。整体式PLC是将电源、CPU、I/0部件都集中装在一个机箱内。一般小型PLC采用这种结构。模块式PLC:将PLC各部分分成若干个单独的模块,如CPU模块、I/0模块、电源模块和各种功能模块。模块式PLC由框架和各种模块组成。模块插在插座上。一般大、中型PLC采用模块式结构,有的小型PLC也采用这种结构。有的PLC将整体式和模块式结合起来,称为叠装式PLC。PowerinaSmallPackage!!电源模块CPU模块IO模块底板美国GE(通用电气)PLC①可靠性高(平均无故障时间3--5万小时)、抗干扰能力强②编程简单③通用性强④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维护方便主要是PLC的软、硬件体系结构是封闭而不是开放的:如专用总线、专家通信网络及协议,I/O模板不通用,甚至连机柜、电源模板亦各不相同。编程语言虽多数是梯形图,但组态、寻址、语言结构均不一致,因此各公司的PLC互不兼容。SIEMENS等公司已经开发出以个人计算机为基础,在Windows平台下,结合IEC1131-3国际标准的新一代开放体系结构的PLC。PLC在工业自动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电力、电子、食品、交通等行业。经验表明,80%以上的工业控制可以使用PLC来完成。在日本,凡8个以上中间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系统都已采用PLC来取代。发展趋势国内外状况品牌1、大型化2、小型化1969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PLC以后,日本、德国、法国等国相继研制了各自的PLC。70年代中期,PLC进入了实用化阶段。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PLC进入了成熟阶段。美国PLC发展得最快:1984年有48家,生产150多种PLC;1987年有63家,生产243种PLC;1996年有70余家,生产近300种PLC。著名厂家有A—B(Allen-Bradley)艾伦一布拉德利公司,MODICON莫迪康公司,GE-FSNUC公司,TI(TexasInstrument)德州仪器公司,WESTHOUSEElectric西屋电气公司,IPM(InternationalParallelMachines)国际并行机器公司等。欧洲PLC的厂家有60余家:西门子(Siemens)于1973年研制出第一台PLC。金钟默勒(KlocknerMoellerGmbh),AEG,法国的TE(Telemecanique)(施耐德)瑞士的Selectron公司等。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PLC技术,由日立公司研制成功日本第一台PLC。日本生产PLC的厂家有40余家:三菱电机(MITSUBISHI),欧姆龙(OMRON),富士电机(FujiElectric),东芝(TOSHIBA),光洋(KOYO),松下电工(MEW),和泉(IDEC),夏普(SHARP),安川等公司。我国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引进PLC。我国早期独立研制PLC的单位有: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成都机床电器研究所,中科院北京计算机所及自动化所,长春一汽,上海起重电器厂,上海香岛机电公司,上海自力电子设备厂等单位。以上诸单位都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辽宁无线电二厂引进德国西门子技术生产PLC;无锡电器和日本光洋合资生产的PLC;中美合资的厦门A—B公司生产的PLC;上海香岛机电公司引进技术生产的PLC;上海OMRON公司;西安Siemens公司等。(1)向高速度、大存储容量方向发展(CPU处理速度ns级;内存2M字节)(2)向多品种方向发展和提高可靠性(超大型和超小型)(3)产品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硬件、软件兼容的PLC)IEC1131-1:一般信息IEC1131-2:设备特性与测试要求IEC1131-3:编程语言IEC1131-4:用户导则IEC1131-5:制造信息规范伴随标准(4)分散型、智能型、与现场总线兼容的I/0(5)加强联网和通信的能力(6)控制的开放和模块化的体系结构OMAC(openModularArchitectureforControl)组态软件发展迅速编程语言的标准化与高级化PLC的发展趋势1993年中国PLC市场排行榜上的世界十大厂家:美国A-B公司(Allen-Bradley)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美国GE-Fanuc公司美国的莫迪康(Modicon)和法国的TE电器公司日本欧姆公司(OMRON)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MITSUBISHI)日本富士电机株式会社(FujiElectric)日本东芝公司(TOSHIBA)日本的光洋电子(KOYO)和中国的华光电子(CKE)日本松下电工株式会社(MEW):MatsushitaElectricWorks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