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AuthenticationofChineseMedicines)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以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整理提高,保质寻新”的学科。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核心就是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的生产提供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为中药研究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中药(Chinesemateriamedica)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drug),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Chinesecrudedrugs)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为“药材”,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迄今为止,中药材的总数量已近13000种。饮片(decoctionpieces)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称之为饮片。中成药(Chinesepatentmedicine)是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包括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第一节鉴定重要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一、中药的品种鉴定中药的品种鉴定是指对中药真伪和基原的鉴别,它是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常用的商品中药达7000余种,其中中药材1200种左右、中成药6000种左右。商品中药材有复杂品种问题的约占50%,直接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中药产品的质量。中药材品种存在的问题颇多,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药多种来源,本末难分;形态相似,造成误采、误收、误种、误用;以假充真,冒名顶替;地方用药习惯;人为制造伪品等等。如大青叶在华东习用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东北习用蓼科植物蓼蓝的叶;华南和四川地区习用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叶;江西、湖南、贵州、甘肃习用马鞭草科植物大青的叶(误用)。有的地方引种栽培大黄,但误种为同属波叶大黄)(误种)。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因其疗效显著,价格昂贵,因此各地药材市场发现以菊三七、藤三七、竹节参、淀粉等伪制品充三七销售(制假)。中药材的品种与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密切相关,要通过对中药商品的调查和药材资源的普查,采集标本,运用多学科的方法与技术进行科学分类,澄清混乱品种。由于中药来源的特殊性,解决中药品种真实性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二、中药的质量鉴定中药的质量鉴定是指对中药优劣的检验。鉴定中药的优劣是保证其有效性的关键,是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主要有:1、中药的规范化栽培与药材质量关系密切,它是中药质量的源头,所以目前国家提出并实施的中药GAP发展战略十分必要。如野生牛膝和栽培牛膝,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两个品种性状特征有较大差异,野生或部分地区引种的主根短,细小,支根多,木质化程度高,柔韧性差。另外中药栽培品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十分严重,这个问题不解决,中药材很难进入国际市场。2、药材产地不同,其质量差异明显。如广藿香产在广州石牌者,气香纯正,含挥发油虽较少(茎含0.1%~0.15%,叶含0.3%~0.4%),但广藿香酮的含量却较高;产于海南岛的广藿香,气辛浊,挥发油含量较高(茎含0.5%~0.7%,叶含3%~6%),但广藿香酮的含量却甚微。道地药材就充分反映了产地与药材质量的关系。3、有的药材采收季节、采收时间(植物的生长年限)不同,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也有差异。如茵陈过去都是春季采收苗高6cm~10cm的幼苗,俗话说:“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茵陈当柴烧”,说明采收期的重要性。后来通过研究,提出茵陈的三个主要利胆有效成分蒿属香豆精(scoparone)、对羟基苯乙酮(p-hydroxyacetophenone)和茵陈香豆酸A、B(capillartemisinA、B)以秋季的花前期至花果期含量高。为此《中国药典》增加了秋季采收期,即春季幼苗高6cm~10cm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前者称“绵茵陈”,后者称“茵陈蒿”。4、有的中药运输时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影响了质量;有的中药储藏不当,引起虫蛀霉变,损害了药材质量。另外贮存时间对质量也有影响,如荆芥的挥发油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贮存一年者挥发油含量减低1/3,贮存三年者则降低1/2。细辛的酸性氨基酸为其镇咳成分之一,新鲜细辛的镇咳作用强,当贮存6个月后则无镇咳作用。5、人为掺入异物或混入非药用部位,如柴胡、龙胆混入大量的地上茎;西红花中掺入花丝、雄蕊、花冠;羚羊角、天麻中夹铁钉、铁粒等,严重地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6、有的中药如人参、八角茴香、天麻、独活等,经过化学成分提取、干燥后再用,其外观性状与原药材相似,但药材的内在质量却发生了变化。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一般是以其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含量、稳定性、毒性和生物效应的强度等为指标。第二节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仅本草著作中记载的药物数就有近3000种,它总结了每种药物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品种、栽培、采收、加工、鉴别、炮制、贮藏、和应用等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是一座光辉灿烂的宝库,是今天中药科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对这些财富,我们应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加以分析、考证,发掘出有用的药学史料和品种,以丰富和促进现代中药科学的发展。第三节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和矿物药资源。又分为天然中药资源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药用植物、动物资源。许多药材由于天时、地利的生长条件和多年来劳动人民精心培植,优质而高产,有地道药材之称。如四大怀药,山东金银花。中药的资源绝大部分是天然资源,对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中药鉴定学的长期任务。现在,四川产的黄连、附子,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大黄,宁夏的枸杞子,内蒙古的黄芪,吉林的人参,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东的北沙参、金银花,江苏的薄荷,安徽的牡丹皮,浙江的玄参、浙贝母,福建的泽泻,广西的蛤蚧,辽宁的细辛、五味子等都是历史悠久,闻名全国的常用地道中药,有些在国际上亦享有盛名。我们要通过对中药资源蕴藏量评估,制订实用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和动物的保护计划,研究中药资源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建立中药自然保护区,做到计划采收及合理利用,保护中药的资源;积极开展野生品种变家种、家养的研究,大力发展中药的栽培和养殖事业,同时加速研究和制订栽培和养殖中药的规范化生产标准(goodagriculturepractice,GAP),为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和对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后,几乎各省、自治区都拟定了实施细则,如新疆发布了保护麻黄、甘草;内蒙、宁夏发布了保护甘草;广西发布了保护龙血树的规定。仅黑龙江、广西两省就建立了500余种中药材的保护区。另外,建立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园和动物园,进行引种驯化,迁地保护,变野生为栽培或驯养,是十分有效的措施。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及云南、广西、湖南分所建立了4个药用植物园,引种栽培了2500多种药用植物;四川、陕西、安徽等地建立了养麝场进行人工驯养和人工活体取香;东北、四川建立了熊驯养场进行人工引流熊胆等。还有,运用离体保护、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保护与发展物种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第一节中药知识的起源与本草沿革中药鉴别知识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了许多具有特殊作用的植物可以用来防治疾病,这些发现的内涵则是鉴定知识的起源。相传在公元前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余毒”的说法。《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不详,载中药材365种,按医疗作用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当时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性状鉴别方法,如人参、丹参、木香、苦参等,均与经验鉴别的看法、嗅法、尝法有关。该书总结了汉代以前有关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出了“药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等中药质量鉴定的问题,为后世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梁·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为基础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载药730种,全书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本书对药物的产地、采收、形态、鉴别等有所论述,有的还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如硝石“以火烧之藩黛青烟起”;云母“向日视之,色青白多黑”;朱砂以“光色如云可拆者良”等。唐代李勣、苏敬等22人集体撰成《新修本草》,该书又称《唐本草》,载药850种,该书由政府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它比欧洲地方性的《佛洛伦斯药典》(1498年)早839年,比欧洲第一部全国性的《丹麦药典》(1772年)早1113年。该书按药材的属性分为11部,新增山楂、芸苔子、人中白等114种新的药物,其中不少是外来药物,如由印度传入的豆蔻、丁香等;波斯传入的茉莉、青黛;南洋传入的木香、槟榔、没药等。北宋时期蜀医唐慎微编撰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该书载药1746种,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的重要文献,也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本草著作。明代的本草著作甚多,其中对药学贡献最大的,当首推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该书载药1892种、药方11096首、药图1109幅。该书自立分类系统,将药材按其来源的自然属性分为16部60类。该书对中药材的性状鉴别记载较为完善,如对樟脑的描述为:“状似龙脑,白色如雪,樟脑脂膏也”。《本草纲目》不仅继承了唐、宋时代本草图文并茂的优点,而且把所有的药材鉴定内容归于“集解”项下,使之条理化,并且“集解”项中引录了很多现已失传的古代本草对药物鉴别的记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本草纲目》的出版,对中外医药学和生物学科都有巨大的影响。十七世纪初传到国外,曾翻译成多国文字,畅销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重要药学文献之一。清代赵学敏著成《本草纲目拾遗》,载药材921种,书中有716种中药材是《本草纲目》中未记载的,如冬虫夏草、西洋参、浙贝母等,它是清代新增中药材品种最多的一部本草著作。1848年,吴其濬编著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分别收载植物838种和1714种,该书虽非药物学专著,但其中记载了很多药用植物,对现代植物药的来源鉴定和考证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节中药鉴定学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外药学大量传入我国。在西方生药学传入我国以前,中国的学者主要以传统方法研究中药。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建立和近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兴起,促进了中药学科的发展。在传统本草学的基础上,欧洲出现了中药鉴定学的相关学科-生药学。生药学是从药物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当时生药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商品生药的来源、鉴定商品药材的真伪优劣(品种和质量)。“生药”是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由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中药商品的流通领域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品种和数量也逐渐增多,中药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特殊商品。20世纪30年代,国外的生药学传入我国。在这一时期,采用药物作用强度(生物效价法)鉴别生药的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中药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十分重视,中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药学工作者,在中药鉴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研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