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给人的感觉是唇枪舌剑的较量,但没有平时深厚的积累和针对性的准备,再好的口才也难以赢得比赛的胜利。也就是说,平时的辩论赛一般应该分为两部分,即场下准备和场上的发挥。也就是“思”与“辩”。“思”,也就是场下准备,是一个辩论队的核心任务。一场比赛的精彩与否,固然与队员的发挥有密切的关系,但更要取决于场下的准备是否充足。就普通的比赛而言,一般的准备时间在4天到7天左右时间,如何合理分配这段时间,使之能最大限度的集思广益,也就是是否能在比赛中占得先机的关键所在。个人与个人的习惯不同,对比赛的准备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就我个人来说,对比赛准备的习惯如下,供大家参考。第一阶段•参与者海阔天空,将所能想到的集思广益,总结在一起,贵在多不在精。•破题,根据本方所总结出来的基本论点,将题目按对己方有利的解释阐述出来。例:题目“当今社会更需要全(专)才”,正方可以解释为:当今社会更需要能涉猎各个领域的人才;反方则可以说: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需要专科精通的人才。可以看出,反方与正方都将全才和专才进行了对本方有利的解释,但反方又多解释了“当代社会”这一概念,使题目破解对本方更为有利。也留给评委先入为主的印象,即使评委也认为当代社会分工更细,使自己一方占得了先机。由于正方没有在理论中对此进行阐述,所以在以后的辩论中想要弥补这一问题将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也很难将评委拉出反方的概念圈。第二阶段•拟立论初稿。•本方所有成员分成两组,要有一组反驳本方的立论稿,通过反复的内部辩论来查漏补缺,将本方立场巩固完备,同时猜测对方的主要立场,将其作成卡片,想好反驳依据。第三阶段•将对方较为尴尬的方面总结出来,准备好问题对其弱点进攻,问题越多越好,且不要重复。例:比如以农民起义为例攻击对方,举一个典型就可以,不必将中国古代农民战争一一列举。第四阶段•稿件整理,由参赛选手按自己语速反复增删稿件字数,力求时间把握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尤其立论,最好做到完全把握准确时间。•为本方确定底线,以所破之题为准确定底线,对方一过底线,则不符合理论要求,在此要强调立论的可接受性。第五阶段•将本方论稿整理在卡片上,比赛是切忌举着稿纸长篇大论,使用卡片辅以适当的手势,会给评委留下良好的印象。下面是“辩”的一些小技巧,供大家在比赛时灵活应用辩论的几个要素•口才:论辩术是一种高层次的说话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评价一个人的口才,可以说论辩能力是重要的标志。•旗帜鲜明:坚定本方立场,不能被对方话题所牵离,尤其注意一些比较绕口的话尽量不说,既容易犯致命的口误,又不容易被评委理解。•反应敏捷:在瞬间选用简洁、凝练的话语来回击对方,出口成章,应对自如。•语言幽默:寓刀枪锋芒于说说笑笑之中,其讽刺的辛辣,驳斥的痛快淋漓,使一个个对手不得不在哄堂大笑中败下阵来。辩论的几种技巧•问中套问:准备问题时,找到对手的薄弱环节,设一问,引诱对手答出本方需要的答案,同时针对答案准备下一个问题,使对手难以翻身。•偷梁换柱:趁对方不备,将对方的概念偷换为本方概念,使对方逻辑陷入混乱。•顺水推舟: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例:在“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的论辩中:反方:……我们要请教对方辨友,愚公搬家解决了困难,保护了资源,节省了人力、财力,这究竟有什么不应该?正方:愚公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家又怎么搬?……可见,搬家姑且可以考虑,也得在移完山之后再搬呀!神话故事都是夸大其事以显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绝对不能让反方迂旋于就事论事之上,否则,反方符合现代价值取向的方法论必占上手。从上面的辩词来看,反方的就事论事,理据充分,根基扎实,正方先顺势肯定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既而均人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这一条件,自然而然地导出家又怎么搬的诘问,最后水到渠成,得出先移山,后搬家的结论。•正本清源: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例如,在“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论辩中,有这样一节辩词:正方:张勇,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就是从江苏跳槽到陕西,对方辩友还说他没有为陕西人民作出贡献,真叫人心寒啊!(掌声)反方:请问到体工队可能是跳槽去的吗?这恰恰是我们这里提倡的合理流动啊!(掌声)对方辨友戴着跳槽眼镜看问题,当然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的流动都是跳槽了。(掌声)正方举张勇为例,他从江苏到陕西后,获得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空间,这是事实。反方马上指出对方具体例证引用失误:张勇到体工队,不可能是通过跳槽这种不规范的人才流动方式去的,而恰恰是在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合理流动去的,可信度高、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收到了较为明显的反客为主的效果。•利用矛盾: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例:在与剑桥队辩论时,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遏制对方偷换概念:偷换概念在辩论中是最为常用的有效打破对方理论的方法,如果任对方使用,对我方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给评委的印象也大打折扣,及时发现并遏制,不仅对对方是很大的打击,也能给评委留下良好印象。例:在关于治贫比治愚更重要的论辩中,正方有这样一段陈词:…对方辩友以迫切性来衡量重要性,那我倒要告诉您,我现在肚子饿得很,十万火急地需要食物来充饥,但我还是要辩下去,因为我意识到论辩比充饥更重要。话音一落,掌声四起。这时反方从容辩道:对方辩友,我认为’有饭不吃’和’无饭可吃’是两码事……反方的答辩激起了更热烈的掌声。正方以有饭不吃来论证贫困不足以畏惧和治愚的相对重要性,反方立即从己方观点中归纳出无饭可吃的旨要,鲜明地比较出了两者本质上的天差地别,有效地扼制了对方偷换概念的倾向。•移花接木: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例如.在《知难行易》的论辩中曾出现过如下一例:反方:古人说蜀遭难,难于上青天,是说蜀道难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难,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正方:孙大圣的小名是叫孙行者,可对方辩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孙悟空,悟是不是知?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辩例。反方的例证看似有板有眼,实际上有些牵强附会:以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为驳难,虽然是一种近乎强词夺理的主动,但毕竟在气势上占了上风。正方敏锐地发现了对方论据的片面性,果断地从孙悟空这一面着手,以悟就是知反诘对方,使对方提出关于孙大圣的引证成为抱薪救火、惹火烧身。•语言清晰,让评委,观众,对方辩友都能听清楚•举止大方,既不扭捏也不造作,展现自身风度•手势适当,不要过分,也不要没有手势•切忌拍桌子,用笔指着对方,以及向评委拉选票,或者对对方人身攻击的语言。辩论中应注意的一下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