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受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二是广大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有差距。三是农村环保投入不足。当前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利条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并将其作为农村小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给农村环境保护创造了条件。第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环保工作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第四,农村环境保护在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地位日益突出。第五,市场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为农村环保工作创造了条件,农村科技进步为农村环境保护可提供技术支持。第六,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热情逐年高涨。造成我国农村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恶化这一状况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常规农业所施用的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这两个问题能否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环境质量能否得到根本改善,甚至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必须把农村环境保护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抓紧抓好。第一节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乡镇企业发展方兴未艾二是帮助农民实现了小康三是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四是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五是增加了社会有效供给二、乡镇企业污染现状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这一方面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对农村环境的冲击日甚一日,乡镇企业已是我国环境总体质量日益恶化的一个重要根源。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小造纸对农村水域的污染,小水泥对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小煤矿、小矿山对农村耕地的污染已经十分突出,可以说,这三类企业是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元凶。(造纸污染视频)大量造纸废水流入江河乡镇工业污染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量大面广在工业废水方面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9.1亿吨,占当年全国排放总量的21%。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611.3万吨,占44.3%;氰化物排放量438.3吨,占14.9%;挥发酚排放量11958.5吨,占65.4%;石油类排放量10003.9吨,占13.596;悬浮物排放量749.5万吨,占47.9%;重金属(铅、汞、铬、镉)排放量1321.4吨,占42.4%;砷排放量1875.3吨,占63.3%。在工业废气方面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41.1万吨,占当年全国排放总量的23.9%;烟尘排放量849.5万吨,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50.3%;工业粉尘排放量1325.3万吨,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67.5%。在工业固体废物方面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亿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37.3%;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8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88.8。二是增长迅速同1989年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了121%,化学需氧量增加了246%;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23%,烟尘排放量增加了56%,工业粉尘排放量增加了18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了39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增加了552%。三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业污染占很大比重乡镇工业中的造纸、纺织、煤炭采选、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及食品加工等6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3.1%,其中造纸业占总量的44.9%.乡镇工业中的造纸、饮料、食品加工、纺织、化工等5个行业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85.3%。其中,造纸业占总量的67.3%。乡镇工业中的水泥(视频)、砖瓦、陶瓷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排放二氧化硫220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49.9%;排放烟尘547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64.4%;排放工业粉尘1017.5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76.8%。乡镇工业煤炭采选业和矿业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75%。其中,煤炭采选业38.4%;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6.5%。乡镇工业煤炭采选业、和矿业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83.5%。四是中西部乡镇工业技术水平低,污染水平高。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由于起点低,起步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均不如东部地区,因此,污染水平也比东部地区明显要高。据调查,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的产值仅为乡镇工业总产值的22.4%,但污染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却占到60.3%。三、乡镇企业环境治理第一,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从近期的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结果来看,(五小)小造纸、小化工、小印染、小冶炼、小电镀、(两土)土焦、土硫磺等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这些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控制住这些企业污染的发展,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乡镇企业的污染。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无污染飞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抑制重污染的行业和产品的发展。这要作为有效控制乡镇工业污染,提高其经济效益,保障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第二,加强区域规划和合理布局。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是降低企业效益、扩大污染危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合理布局和适当集中。有计划地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对企业污染采取分散处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措施,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居民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名胜古迹周围建立有污染的企业。第三,大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要引导乡镇企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推行集约化经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对于新建企业,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清洁工艺,减少每个生产环节的污染物排放,对污染实行全过程控制。对于老企业,要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以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要积极研制开发污染处理技术,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实行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四,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督管理。首先要根据农村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实行分区域管理,对东、中、西部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措施。其次,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县、乡(镇)政府的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和县、乡(镇)的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切实把农村生态保护和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纳入各县、乡(镇)政府的工作日程。第二节常规农业的环境保护现代常规农业是依靠化肥和农药来解决农田营养问题和病虫及杂草控制问题。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是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缓解了全球的粮食紧张局面,为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其中一个最大的弊端是造成了环境污染,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衡。一、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氮(N)、磷(P)、钾(K)是农作物必不可少的要素。一般土壤里这三种元素的含量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其余30种微量元素如铁、铜、锌、镁等都可由土壤供给。本世纪,世界化肥施用量趋势可划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1959~1984年,化肥年施用量由1400万吨增加到1.26亿吨,增长了9倍,即每年增加7%。从1984年起,化肥施用量继续增长,到1989年达到1.46亿吨,但增长速度较慢,大约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然后从1989年到1993年,化肥施用量逐年下降,到1993年下降到1.2亿吨造成的严重危害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据有关资料表明,农田径流带人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氮的51%,施氮肥地区这种氮流失比不施地区高3一10倍。据1983—1987年城市地表水的环境监测资料,氨氮增加了2.1倍,亚硝酸盐增加了1.4倍。据调查,全国532条河流中,82%受到不同程度的氮污染,大江大河的一级支流污染普遍,支流级别越高则污染越重。这些河湖水域中氨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威胁近海生物大量氮肥流失为“赤潮生物”的迅猛增殖提供了丰富的氮营养条件,已成为赤潮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赤潮的发生,使海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类、贝类中毒或死亡,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天津近海渤海湾、连云港近海海域、大连湾海区及南海珠江口人海处等一些海域氮污染比较严重,已达到富营养化程度。近几年屡有赤潮发生,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富营养化(赤潮视频)影响人类健康科学发现,施氮过多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是正常情况的20--40倍。人或牲畜食用后,硝酸盐在体内转化生成硝酸盐与各种胺类反应会产生亚硝酸胺,同时亚硝酸盐容易与血红素中的铁离子结合,导致高铁血红素白血症,使人们出现行为反应障碍、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还危及生命。饮用水、食物中硝酸盐超过一定含量,人食用后会受到很大毒害。在人体内硝酸盐易转化成亚硝酸盐与仲胺合成产生毒害性很强的亚硝胺类致癌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严重危害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用水硝酸盐不得超过11.3毫克/升。在我国华东沿海等一些肝癌高发区调查发现,当地及其附近区域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因大量施用氮肥,污染比较严重。破坏土壤结构长期大量地使用氮肥(例铵肥),铵离子进入土壤后释放出氢离子,使土壤逐渐酸化。铵离子能够置换出土壤胶体微粒上起联结作用的钙离子,造成土壤颗粒分散,从而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大量施用氮肥,给土壤引入了大量非主要营养成分或有毒物质,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或尿素中的有毒物质缩二脲,它们对土壤微生物的正常活动有抑制或毒害作用。土壤酸化不仅破坏土壤性质,而且会促进土壤中一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释放迁移或使之毒性增强,使微生物和蚯蚓等土壤生物减少,还加速了土壤一些营养元素的流失。一些地处热带的农田中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而不用有机肥,致使土壤严重板结,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二、推广科学的施肥技术1、科学施用钾肥钾肥肥源广阔,常见的化学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生物钾肥有草木灰和作物秸秆。施用钾肥要因地制宜,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并与氮、磷肥和微肥等配合施用。喜钾的作物,如棉花、黄红麻、杂交稻、瓜果类、蔬菜、烟叶等,应多施钾肥,其它则可少施或不施。对忌氯作物,如烟叶、茶叶、瓜果、麻类等宜施硫酸钾。若能将化学与生物钾肥配合施用,则肥效更为明显。对酸性土应多施草木灰,砂土、粘土应多施秸秆等有机肥。草木灰、秸秆一般用作底肥,而氯化钾、硫酸钾既可作底肥也可作追肥。追肥多在返青、拔节期和现蕾、开花、结果时施用,特别是作水稻分蘖肥、小麦拔节肥、油菜抽薹肥、棉花现蕾肥、果树抽条肥的追施最为重要。追施钾肥,应注意宜早不宜迟,前期多施,后期少施。但在化学钾肥施用时,应注意不要直接与作物根系、种子接触,以免发生烧伤现象。2.科学施用磷肥磷肥施人土壤后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半径多在0.5—1厘米内;二是容易被土壤中两价阳离子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主要注意以下技术环节。(1)集中施用,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这是减少磷肥中有效磷被钙、镁或铁、铝固定的最有效的施肥方法。(2)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而且有机酸类物质有助于提高钙镁磷肥的有效性。(3)重点施在前茬豆科作物上。将过磷酸钙等直接施在前茬豆科作物上,比施在后茬禾本科作物上经济效益高,增产幅度大。(4)重点施在旱作物上。应掌握“旱重水轻”的施用原则。(5)因土施肥。3.广泛施用有机肥(1)有机质是作物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作物吸收的大部分氮,l/2至1/5的磷,大部分的钾都是由土壤有机物质分解矿化后提供的。同时,有机物质也是作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的源泉。故称有机肥为“完全肥料”。(2)有机质是作物碳素营养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