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工程外脚手架施工技术交底卡_secre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项目管理表格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表格编号CCFED—PM—0802项目名称及编码“未来方舟”D2组团第页共页楼栋号3#分项工程名称3栋外架施工方案工程量分包商负责人一、外脚手架布置思路1、总体思路根据现场施工进度,为保证施工安全,3#楼地下室外脚手架采用落地脚手架结合悬挑型钢脚手架的方式进行施工,主楼标准层均采用悬挑架方式进行施工。2、3#楼地下室外脚手架施工思路因D2组团3#楼2015年4月1日场地进行移交之前,已完成3#主楼西侧裙楼结构施工,详见D2组团2#楼施工缝留设平面布置图,故3#楼右侧存在一条后浇带,因后浇带区域为坡道处,考虑结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将坡道预留为后浇带施工;考虑后跨现场施工进度情况,为保证现场施工进度,现决定3#楼后跨1050.3-1061.0标高搭设落地架,1061.0-1081.0搭设悬挑架;考虑到悬挑架可能超高,故首层架空层在后跨位置采取由满堂架外挑临时防护的方式,而后在2层设置悬挑架;因3#楼后跨边坡开挖期间,为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经各单位会议要求,在边坡开挖期间,3#楼裙楼独基暂停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并在3#楼后跨开挖期间,土方堆积于3#楼裙楼上,导致3#楼裙楼无法施工,为保证现场施工进度,现决定3#楼东侧1050.3-1061.0搭设落地架,1061.0-1081.0在挑板上搭设落地架;首层架空层亦搭设落地架(架空层局部加强板区域采取由满堂架内外挑临时防护的方式施工);考虑现场施工情况,3#楼前跨裙楼1050.3-1072.0搭设落地架,1072至1081.7标高于1072标高悬挑板上搭设落地脚手架,并对悬挑板进行回顶,首层架空层亦搭设落地架,由二层搭设悬挑架;在D2组团3#楼四周留设施工缝,详见附图。为保证3#楼正常施工,结合现场施工安排,故采取落地脚手架结合悬挑型钢脚手架的方式进行施工,具体布置详下图:23#楼其余裙楼施工时,按地下室外脚手架方案内容搭设落地脚手架。3、3#楼标准层施工思路本工程1#、2#楼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作外防护架进行施工,由于3#楼场地移交相对较慢,为了保证本工程可在合同工期内一起交房,对3#楼进行抢工措施,故采用外脚手架进行外防护施工,3#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081.8标高,由于3#楼1081.8标高层主楼标高为1081.7,裙楼标高为1081.0,主楼与裙楼间存在0.7m的高差,因1081.8标高为地下室的坡屋面层,裙楼屋面需进行覆土回填。同时,本工程外挑线条较多,为尽量减少悬挑主梁长度,故需考虑在结构轮廓最大区域设置悬挑架,故觉得将2层平板为主楼标准层的首层悬挑层,具体布置如下:3#楼主楼标准层外脚手架布置表楼栋号脚手架类型楼层悬挑工字钢设置楼层设置标高(m)脚手架高度备注3#主楼标准层悬挑脚手架2-8层正2层4.7-24.519.8悬挑脚手架8-14层正8层24.5-44.319.8悬挑脚手架14-20层正14层44.3-64.119.8悬挑脚手架20-26层正20层64.1-83.919.8悬挑脚手架26-32层正26层83.9-103.719.8悬挑脚手架32-38层正32层103.7-123.519.8悬挑脚手架38-41层北侧为38-43层正38层123.6-133.5123.6-140.19.916.5悬挑脚手架41-屋面层北侧为43-屋面层正42层133.5-150.6140.1-159.017.118.9女儿墙高1.5m落地架屋面层至机房顶层屋面层147.3-159.011.7高出屋面1.8m4、地下室裙楼施工思路因本工程主楼后跨为斜坡,坡度较陡,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坡脚滑移现象,保证结构施工安全,本工程后跨区域待阶段基础阶段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施工。在后跨3排基础施工完毕后,在结构外侧再搭设落地脚手架防护。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并保证现场施工进度,地下室前跨及后跨裙楼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在结构外侧搭设落地架进行施工。二、施工工艺技术1、落地脚手架施工流程:场地平整、夯实→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立杆→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栅格)→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搭防护栏杆→绑扎安全网2、悬挑脚手架施工流程:定位放线→预埋型钢固定压环(抱箍)→设置悬挑梁→逐根树立悬挑梁上立杆并随即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力撑→铺脚手板→在作业面搭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挂安全网。33、技术保证措施3.1、为保证架体稳定,故需严格按照两步三跨的形式设置连墙件;3.2、每隔10m设一道水平网兜设置水平兜网,并悬挑架底层必须封闭;3.3、悬挑型钢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固定段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3.4、外脚手架上部架体搭设构造按JGJ130-2011要求施工;3.5、考虑到贵阳地区的工字钢可能存在非国标情况,为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本方案中所述的工字钢必须都是国标工字钢,如为非标工字钢,则非标工字钢必须比本方案大一号,即如本方案要求的工字钢为16#工字钢,则现场如使用非标工字钢,则必须采用18#以上非标的工字钢;3.6、指定专人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和按规定进行监测,发现不按照专项方案要求施工的,要求立即整改;发现有危机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排除险情后才能继续施工;三、脚手架结构构造1、型钢支承架1.1、型钢悬挑梁选择因本工程主楼北侧、东侧和西侧均存在700mm及900mm宽的挑板,故挑板区域的悬挑长度较长,该区域悬挑梁采用18#工字钢,其余区域的悬挑梁采用16#工字钢,具体详见后附悬挑平面布置图。要求悬挑梁的锚固端和悬挑端长度比值不小于1.25,内立杆离结构外300mm,架体宽700mm,外立杆离挑梁端100mm。锚固端设置2道抱箍(直径18mm圆钢),抱箍之间间距200mm,最后一道抱箍距离悬挑钢梁端尾部200mm,保证两道抱箍同时均匀受力,当悬挑钢梁无水平位移约束时,在锚固端增设1道限位抱箍。工字钢水平间距应与外架立杆纵距相等,本工程立杆纵距为1.5m。遇转角处及其它立杆无法立在悬挑梁上时,在悬挑型钢梁上增设连梁,连梁采用14#槽钢,长度为假设槽钢的两悬挑梁之间的间距。1.2、钢丝绳选择按规范要求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必须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每个钢丝绳或钢拉杆不参与实际的荷载计算。本工程采用钢丝绳斜拉的措施,悬挑梁的允许最大挠度则为L/250,钢丝绳连接的吊环采用圆钢设置,直径不得小于20mm,吊环预埋结构锚固长度不小于30d。如在施工缝处无法设置钢丝绳拉环,则在上一层梁两侧使用PVC管在楼板上各留置一个孔洞,钢丝绳穿越此两个孔洞抱梁进行设置。常规拉环做法如下图所示:本工程悬挑梁外端采用直径16的钢丝绳斜拉(不参与卸荷计算),钢丝绳端部绳卡数量必须满足要求,每端4个,间距100mm,钢丝绳自由端长度不小于200mm。如下图:钢丝绳固定绳卡大样图41.3、本工程型钢支承架构造详见下图:悬挑工字钢大样图(以3000mm工字钢为例),其中有飘板的位置需垫设木方。1.4、抱箍直径18mm圆钢,预埋钢丝绳拉环采用直径20mm圆钢,加工方式见下图:直径18mm圆钢螺纹14三级钢附加筋,1.5m150400400抱箍加工及预埋方式木方楔紧型钢安放后需采用木方楔紧2、立杆2.1、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高度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2.2、立杆接长处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2.3、两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且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与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2.4、落地脚手架立杆底部设置10#槽钢垫底,槽钢底部为100厚C20砼地坪,见下图,后5附场地平面布置图。3、纵横向水平杆、脚手板3.1、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3.2、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3.3、本工程脚手板选用钢笆片脚手板板,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应作为纵向水平杆的支座,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3.4、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的大于纵距的1/2。3.5、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3.6、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4、连墙件4.1、连墙件布置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2步3跨,且每个连墙件覆盖面积不得大于27㎡。4.2、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4.3、连墙件的布置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4.4、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4.5、本工程脚手架连墙件必须采用刚性连接,采用双扣件连接。6连墙件与建筑物的其他连接方式如下:5、剪刀撑与横向斜撑5.1、架体高度小于24m的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一道由底至顶的剪刀撑;架体高度大于24m在外侧全立面设置连续剪刀撑,剪刀撑每5步4跨设置一道。剪刀撑在交接处必须用旋转扣件相互连接。5.2、剪刀撑的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沿架高连续布置,相交的两根剪刀撑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并在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0m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0mm以内。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结,搭结长度不小于1m,并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距杆端净距离不小于100mm。5.3、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但是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脚手架除在拐角处应设置横向斜撑外,在中间应每隔6跨距设置一道横向斜撑。由于本工程外架区域有施工电梯,故外架需在施工电梯处断开,在外架断开端必须设置横向斜撑。6、防护设施6.1、脚手架要满挂全封闭式的绿色密目安全网。密目网采用1.8×6.0m的规格,用尼龙绳绑扎在外立杆里侧。作业层安全网应高于平台1.2m,并在每隔10m设一道水平网兜。悬挑脚手架需在起挑层挑梁下设首层水平兜网,防止物体坠落。隔离大样如下图:76.2、施工层外立杆内侧设0.6m、1.2m两道防护栏杆。6.3、地下室四周部位(裙楼施工区域)在操作层立杆内侧设置60cm高钢笆防护。7、门洞处理本架体门洞处需严格按照JGJ130-2011中第6.5点要求严格进行施工。8、挡脚板挡脚板以废旧模板制作,沿架体外边每隔一步通长布置,高200mm,表面涂黄黑间隔油漆。9、电梯架电梯处不搭设进料架体,在施工结构时搭设悬挑架体,在安装电梯时拆除电梯区域外架即可。同时,要求上部未拆除架体区域需要每隔一层设置一次硬隔离,同时,该区域临边防护区域需设置踢脚板。四、主要施工方法1、技术参数1.1、立杆纵距:la=1.5m;立杆横距:lb=0.7m.1.2、步距:h=1.8m。1.3、立杆距离建筑物面不得大于30cm。1.4、扣件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1.5、脚手板:采用钢笆片脚手板,且每步满铺。1.6、扫地杆:落地脚手架距离地面200mm设置,悬挑脚手架距离底座型钢上200mm设置。1.7、小横杆伸出内、外立杆100mm,小横杆在大横杆下部,小横杆上设置1道大横杆。2、架体搭设2.1、落地式脚手架及型钢悬挑脚手架在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按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