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剧变的经济体制改革失败原因及启示陆南泉2012-7-2411:02:07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2期作者简介:陆南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北京东城100007内容提要:我国对苏联经济体制的研究一直较为重视。当前,我国的改革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甚多。在此背景下回顾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的问题有:对苏联剧变根本原因的看法;苏联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历次改革失败产生的严重后果;改革的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启示。关键词: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历史改革失败后果启示一.对苏联剧变根本原因的看法今年是苏联剧变20周年。这里讲的苏联剧变所包含的内容有:(1)列宁亲手缔造的、有93年历史和拥有1800万党员的、在苏联已执政74年之久的苏联共产党,在短短的时间被冲垮,丧失了执政党的地位;(2)存在69年之久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原有的15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3)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的15个加盟共和国,无一例外地宣布彻底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决裂,朝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方向的体制转轨;(4)俄罗斯和其他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各共和国,不再坚持原来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体制改革也不再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而是朝着所谓人类社会创造的共同文明和西方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方向发展。苏联剧变的原因十分错综复杂,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种种问题。笔者一直认为,苏联剧变的根本性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体现这一模式的体制问题,就是说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弊病太多,已走不下去了,走入死胡同,失去了动力机制。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变迁的原因应该从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中去寻找。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亦应从制度中去找,而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些领袖人物。早在1980年,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时就指出:“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邓小平还说:“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1](P333)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制度建设问题,明确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二战后还推行到东欧各国。这种模式在政治体制方面的主要弊端是:(1)高度的个人集权,在党与国家政治生活中缺乏民主。斯大林时期苏共成为个人集权的政党。这样,苏共在领导制度上长期实行家长制,一言堂,个人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党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从而把列宁创造的各种党内民主制度破坏殆尽。(2)严重破坏法制,滥杀无辜。斯大林往往用残酷的手段清洗与消灭任何一个政治反对派,实行个人专政。这个专政的主要特点是不受法制限制。(3)党包揽一切,苏维埃制度实际上成为有名无实的形式。(4)联盟制国家实际上变成了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5)长期忽视党的建设,苏共在领导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没有注意改造自己,从而很难保持苏共思想理论的先进性,而是长期陷入教条主义泥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6)在对外政策与国际共运中推行大国主义与大党主义。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在经济体制方面的主要弊端是:首先,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问题。其次,实行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到1932年在工业中99.5%是国有企业。第三,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使国家、企业与劳动者三者利益难以结合,从而制约了企业与生产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第四,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化与管理方式的高度行政化,不可能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经济,必然排斥市场的作用,缺乏竞争,从而长期使产品质量不能提高,改变不了严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造成严重的资源、人才与时间浪费,而伴随浪费而来的则是低效率的经济,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由高速、低速、停滞到危机。斯大林时期大规模的饥荒就发生两次,一次是30年代初集体化时期,一次是二战后。每次饥荒饿死的人数以数百万计。1950年苏联谷物总产量为6480万吨,1913年沙俄时期为7250万吨,同期,肉类分别为490万吨与500万吨,人均谷物为447公斤与540公斤,畜产品为27公斤与31公斤。到斯大林逝世的1953年,牛、马、绵羊的头数仍未达到集体化前的水平,粮食产量甚至还低于1913年的水平。斯大林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只有1928年到西伯利亚农村去过,目的是推行强迫的手段征收农民存粮,在后来的长达20年再也没有去过农村。这能搞好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吗?由于超高速的工业化、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使经济结构严重畸形,严重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与经济体制方面的弊端,带有制度性与根本性的特点。而苏联长期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只是进行一些修补,这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失去了动力机制,最后走进死胡同。正如普京讲的:“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2](P5)二、苏联经济体制的形成、改革进程与问题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上个世纪20、30年代。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从客观原因去分析这一问题,如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什么样的体制无先例可循;当时苏联正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并受到战争的严重威胁,为此,需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等等。客观因素无疑对形成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实际上,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形成有极其复杂的原因,涉及多方面的问题。若是对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化与管理方法高度行政化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形成过程进行历史考察,就会清楚地发现,这一模式的形成、确立、巩固与发展是以下8个紧密联系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关商品经济的理论,产品经济观成为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理论基础;(2)未能对军事共产主义政策作出正确判断,把这一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被迫采取的政策,视为长期有效的;(3)最高领导层对新经济政策未达成共识,1929年斯大林宣布抛弃新经济政策,又回到了“军事共产主义”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方式上来了;(4)工业化运动使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更加巩固。通过工业化斯大林不仅创造了世界上所有一切工业最大最集中的工业,[3](P280)而且使其经济成为按照计划领导的统一的工业经济;(5)全盘集体化使农业成为斯大林统制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标志着整个苏联朝着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迈进;(6)“大清洗”运动是导致斯大林集权政治体制形成与巩固的重要因素。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又使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日益巩固与发展;(7)历史传统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俄国曾是一个长期集权统治的国家,俄国的主要特征是集权与扩张。而这必然要求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8)斯大林个人品性的作用不可忽视。普遍认为,坚毅、刚强与政治敏感是斯大林个人品性的一个方面;而粗暴任性、强烈的权力欲、主观片面、冷酷无情、崇尚暴力与嫉贤妒能是斯大林个人品性的另一方面。我们在考察斯大林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过程后,不得不说,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强制、暴力与流血。在斯大林看来,革命、所有制的改造、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文化管理等等都是强制暴力的同义语。现在回过头看,斯大林之所以在很多场合下赞赏伊凡四世、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伟大而英明的统治者”,也就不奇怪了。下面分析体制改革进程。在苏联特定的历史时期,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曾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应清醒地认识到,第一,它只适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如革命胜利后的初期,在落后国家从事基础工业的发展和备战或战争时期(西方往往称苏联经济是备战经济)。第二,就是在这种体制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也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从而对后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困难。第三,斯大林经济体制在20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苏联人民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普京在2009年12月3日回答电视观众时说,斯大林时期“这种管理国家、取得成就的方法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因此,我认为很难说这一时期的成就,是苏联历史上的光辉的篇章。第四,随着历史的发展,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也在发展,并且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也越来越远。最后,它与构成斯大林模式的其他各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导致苏联剧变。面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苏联在战后应下决心进行改革。当时主客观条件都很有利,人们期待改革,战后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斯大林个人威信空前提高。但斯大林不仅不改革,反而在很多方面强化了战时的经济体制。他的主要理由是,首先,战争胜利证明苏维埃制度比任何其他制度要优越。他在1946年2月9日《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举前的选民大会上的演说》中说:“苏维埃社会制度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苏维埃社会制度是比任何一种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优越的社会组织形式。”[4](P492)第二,战后,斯大林个人崇拜大大发展了,达到了神化的程度,个人崇拜已成为苏联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斯大林思想深处,战后他并没有离开战备的政策。1945年4月,他对铁托讲:“战争快结束了,再过十五—二十年,我们也会恢复起来,然后再打仗!”[5](P89)第四,进一步统制农业与加强对农民的榨取。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和艰巨的任务。正如苏联著名政论家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指出的,放在当时赫鲁晓夫面前的斯大林所留下的苏联是:“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数百万人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国家与外部世界的隔绝——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有新的政策和彻底的变革。于是,赫鲁晓夫——正是这样!(像人民期望的那样)成了新时代的先驱者。”[6](P584)赫鲁晓夫如何解决面临的种种难题,只能通过更新政策与改革才能找到出路。而为此,赫鲁晓夫先要站稳脚跟,掌握权力。他首先要做的是消除政治恐怖,让人民过正常的生活。为此采取的措施有:清除贝利亚,为政治领域进行整顿清理创造前提条件;清理冤假错案,全面平反昭雪;采取组织措施,改组国家安全机构与健全司法制度;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这是进行改革绕不过的一步。“非斯大林化”是赫鲁晓夫上台后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一个主要标志。这里顺便说一下,从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与执政期间推行的政策来看,都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如在“秘密报告”中说:“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尽人皆知的”、“斯大林是马克思主义者中最强的一个,他的逻辑、他的力量和意志,对于干部和党的工作者有着巨大的影响”。赫鲁晓夫在执政期间,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军事工业,合并农庄、农场,搞“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继续坚持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些都证明,他基本上实行的仍是斯大林的那套政策。非常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仍有人不顾客观事实,一提到赫鲁晓夫就说他全盘否定斯大林。坚持这一说法的人,认为这样就可以把苏联剧变归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