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理学史11古希腊哲学心理学思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哲学心理学时代的发展哲学的起源2000年前的古希腊科学的起源18、19世纪天文学、物理系、化学、生理学的发展哲学起源(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5世纪—16世纪)(三)近代哲学心理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早期的思想古希腊繁荣及衰退时期的思想古希腊后期及古罗马时代的思想古希腊早期的思想从史料上看,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公元前7-前5世纪。包括希腊本土及地中海沿岸当时产生了许多城邦国家,率先进入文明时代他们思考着自然与自身存在的问题时,超越了远古时代的泛灵论及迷信神灵的思维方式,逐渐转向以自然主义和经验观察的方式理解世界,改造世界。1.米利都学派公元前6世纪,工商业的飞速发展,使奴隶主间的矛盾激烈,外部波斯帝国入侵,冲突交织,出现了古希腊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泰勒斯(前624-547)水阿那克西美尼(前585-526)雾气2.毕达哥拉斯(前580-500)学派早期在伊奥尼亚的Samos岛上服务于贵族集团,后来到了意大利南部的Crotona半岛加入当地贵族集团对抗民主制。万物皆为数,数及其关系是万物根源。实践中,几何学、听觉心理学、天文学(认为天体运动亦是按数量关系进行的,也是“和谐”的),致力于探索世界的数量关系。以为灵魂分为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欲。且理性在脑,智慧也在脑,情欲在心脏。只有人有理性;动物只有后二者。只有理性是不死的。3.埃弗斯(Ephesus)学派赫拉克利特(前525-475)万物皆变有法则:火是本源,变化是万物的常态(但符合logos),变化的原因在于矛盾斗争。灵魂是最纯洁的火,如果受潮:部分入睡,完全死亡关于感觉,是一物感觉与它相反的物4.埃利亚学派(南部意大利)巴门尼德(前570-480)唯理性可靠:只有思维、逻辑,能达到真理。感官经验是虚妄的…他以为,照逻辑,一件事物不可能是这个又不是这个。因此世界是单一的,不变的;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大千世界的变化是虚幻不真实的。他以为感觉是以同如同,以体内与外物相同的元素感知那个物体,如以体内的温感外物的温,以冷感冷。古希腊繁荣及衰退时期的思想前594年,梭论改革前506年克里斯蒂尼改革(十个行政区,500人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前443年-429年伯利克里改革,希腊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之后衰退前490-480的波希战争,确立了希腊的霸主地位,雅典在希腊城邦中的统领地位。雅典虽然与斯巴达的摩擦不断但社会繁荣,民主制强势。从前430-405间的伯罗奔尼萨战争后期民主制衰退前338年专制的马其顿打败希腊联军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前323年病死,马其顿分裂,然后是古罗马崛起,连年战争,凯撒征服世界古希腊繁荣及衰退时期的思想民主制上升的时代,尤其伯利克里的民主制鼎盛时代,产生了无数的唯心唯物主义思想,比如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但思想家们的注意力逐渐有自然问题转向人事问题(人本身的品质道德社会制度法律等),随之出现了一个智者(以教授人们私事公事上的明智来谋生)群体。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医生:阿尔克米翁和希波克拉底智者群体中典型的两个为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1.恩培多克勒Empedoles约公元前483——423多样的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不变的物质,即他所谓的四根组成。四根是土、水、火、空气。人的身体由四根构成。固体的部分是土根,液体的部分是水,维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气,血液主要是火根;思维是血液的作用。各人心理的不同是因为四根的配合比例的不同。关于感觉的流射说:一切外物都有流射,一切感官拥有孔道。外物的流出与感官的孔道大小适合,才能进人体内被感觉到。因此,感觉是物质作用,认可巴门尼德感觉是以同知同的学说,认为人身上的一种根感知外物中的同一种根。“以土上见土,以水见水..”2.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70-380)生于色雷斯的阿布得拉,一个商业繁荣的城市。由于承袭父亲的大批遗产,生活优裕,旅行很广。德谟克利特著作很多,哲学,数学,物理,天文,生物,文法,绘画,法律,战术等等,他都有著作。他也著书论心理学和医术。可惜这些书都已失传了。原子论的创始人人死时,灵魂原子完全分散,所以不存在不死的灵魂感觉影像说所有事物都不断流溢出来原子形成“影像”,感官有孔道,灵魂原子与来自外物的影像原子团经过孔道相接触使灵魂震动就产生感觉影像。3.古希腊医生阿尔克米翁(Alcmaeon)希腊医生。公元前约535年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克罗托内。他是第一个对人体进行解剖的人。记载了他发现的神经以及连接耳和嘴的管道。阿尔克米翁区分了动脉和静脉,虽然他当时尚未认识到动脉是血管,因为尸体中的动脉管是空的。认为脑是感觉和思维的器官,感官为思维提供材料,并想象出感觉通过空气通道进入大脑。后来的恩氏承认流射说出自他。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前460-377)主张脑是心理的器官西方医学之父一切病都是自然的原因,与神无关。《论圣病》癫痫是脑失去了粘液将四根说系统化希波克拉底系统化有四根说而来的体液说。他以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粘液生于脑(是水根),黄胆汁生于肝(是空气),黑胆汁生于胃堤土根),血液出于心脏(是火根)。比例不同性格和体格不同地理环境,气候等决定人的体质和民族的心理特性。《论水、空气和土壤》4.智者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都对道德法律等问题感兴趣,除此之外基本都是对立的。普罗泰格拉对神灵表示怀疑,被驱逐,淹死在西西里;苏格拉底对民主制不满,最后以亵渎神灵,教坏青年为由处死。普罗泰格拉(约前481-411)是伯利克里的朋友,拥护民主制,是历史上第一个智者。相信“人是万物的尺度”任何事物对我来说都是在我看来的存在—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没有绝对的真理他怀疑是否有神灵的存在最早由自然转向人事,有利于心理学发展认为人不是生来或好或坏,一切(美德、技能)都是可经过教育培养。苏格拉底(前469-399)出身贫寒,母亲是助产婆,没有自己的著作.可能是生活在民主普选阶段,加上母亲工作的影响,坚信民主选举容易选出不合格的领导者,反对民主制。处死同样是母亲工作的影响,他相信知识是固有的,反对灌输教育,主张用常识诘难启发的方法教学—产婆术法。关于产婆术,苏格拉底先让对方提出关于某物物的定义,然后层层追问,使对方自己陷于矛盾,这样讨论下去,就会得到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或定义。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归纳的论证”。即把人内部已有的知识引出来。如上,这种方法可能得出一些新的结论,但无法发现新的事实。关于知识固有说,“知识就存在于我们自身”,对很多学者产生直接影响,并成为很多后世心理学理论的一部分。柏拉图、阿奎那、康德、格式塔心理学、乔姆斯基等对比普罗泰格拉支持民主制怀疑神的存在重视人的经验,认为知识是来自于经验和教育的教学方法是长篇演讲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相信神安排一切以适应人的需要相信知识是固有的,教育只是引导出来柏拉图(前427-347.)理想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理想国》与灵魂三级论理念世界论与知识即回忆说柏拉图(前427-347.)出身于贵族,生活于民主制走下坡路的时期,成长中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认为idea与数字一样独立客观存在,神秘。理念世界,世界的本体是由理念构成的,现实万物是理念实体派生出来的。洞穴真正的知识存在于理念世界中,灵魂原本生活在理念世界里…发展出了“知识回忆说‘灵魂的结构:社会理想亚里士多德(前384-322)主要生活于希腊没落阶段,即臣服于马其顿时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思想中有明显的Plato成分,比如”不死的主动理性’“世界上存在无质料的形式”,但有明显的唯物主义思想著有《论灵魂》《论记忆》,前者是最早的心理学著作第一,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形式(普遍性)和质料(具体的材料)构成的无形式的质料不存在存在无质料的形式第二,灵魂的种类灵魂分为三个等级:滋长的灵魂,感性的灵魂,理性的灵魂。植物、动物、人第三、灵魂的功能分为:认识功能;动求功能。亚里士多德反对灵魂的三分法,认为灵魂是整体的,以整体性发挥它的功能。前者包括感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后者包括欲望、动作、意志和情感。第四,灵魂的结构五种具体感觉(官);共同感觉(官)有些客体的属性如形状、大小、运动、时间等,不只是一种感觉的对象,要把不同渠道得来的印象结合起来,就必须依靠共同感觉共同感觉(官)还负责感觉比较、感觉的自觉等,还与理性认知功能(记忆、想象、概括、演绎、推理等)结合起来形成概念及各类知识,这些都统称为被动理性。主动理性是不死的,它寄予人的肉体以完成重要使命—真善美的追求…评价:1.初步建立了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并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调和了起来。2.用形式质料说说明了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对破除二元论有一定的作用。3.具体描述并解释了人的具体经验和行为(如感觉是所有知识的前提),论述了睡眠、做梦、记忆、情绪、动机等心理学问题,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自然科学倾向,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3.古希腊后期及古罗马时代的哲学心理学思想这个事情社会动乱不断,出现了各种思想,其目的都在于是人们在这种环境中能安心生活(情绪的调控)。后面三个学派都把心理学讨论局限于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上。怀疑学派(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Stoa画廊学派)怀疑学派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达到心神恬静,那么我们必须默于不可知,安于不知,对一切不下断语。因为感性、理性均不能给我们可靠知识。在认识上武断地怀疑,在行为上放弃认识这个学派又也有很多的追随者,对后世的思想影响很大,比如,近代休谟的怀疑主义、因果关系不可知论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曾跟随怀疑派学习心神恬静的方法,发现真正的恬静只能出于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他反对一切迷信认为人的感觉是可靠的(克服了德谟克利特以及古代哲学家对感觉不信任的倾向),所谓的错误是感觉时人们加以主观判断。思维依赖感觉,对事物多次感觉后,因记忆而形成对该物的意象,意象多了才可以进行思维。伊壁鸠鲁认为一切感觉都伴有痛苦或快乐感受,人都是趋乐的,快乐不是片刻纵欢,是心神恬静,但不是默然无情,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集体的支持,人人约定不侵害。斯多亚(Stoa)学派该学派认为世界是物质,也是理性,人的灵魂是物质的,所以人应该顺从理性。一切变化都是世界理性的表现,所以,人应该听从天命,顺从一切。一切前定,所以该学派相信语言和占卜人生就是要“顺从理性,达到无情状态。”彻底的决定论该学派主张逆来顺受,受统治阶级欢迎,后来也更加接近宗教,盛行于公元一二世纪,最后其把世界理性归于上帝,为基督教吞没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