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人的信息处理系统叶锋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第九章人的信息处理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飞跃发展,人在系统中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系统中的操作人员正在逐步地从直接控制人员转变成监视人员和决策者。生产过程中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密集化,对作业者劳动过程产生很大影响,作业者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加工要求,必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具有较高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因此,了解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构成,掌握信息处理过程和特征不仅对系统设计人员更好的完成系统设计,提高系统效率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脑力负荷研究的基础。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为了解释人的认知活动,认知工效学家将人模拟成一个与计算机类似的信息处理系统。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图9-1所示。第一节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一、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结构图9-1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图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一)感知觉系统:人的信息处理的第一个阶段是感觉。在这一阶段,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传递给中枢信息处理系统。(二)中枢信息处理系统:人的认知系统接收从感知系统传入的经过编码后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入本系统的工作记忆中,同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以前存入的有关信息和加工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如何反应的决策,并将决策信息输出到运动系统。(三)反应(运动)系统:它执行中枢信息系统发出的命令,产生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出。第一节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一、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结构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第一节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二、信息、信息量与信息传递模式(1)信息。信息是能消除事先不能确定的情况的信号或知识,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一种抽象量。(2)信息量。信息量是人机系统中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参数。有关信息量的计算通常选用对数单位进行度量。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第一节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二、信息、信息量与信息传递模式(3)信息传递模式。人机系统中,信息在信息源和信宿(信息接收者)之间传递过程通常有三种模式:1)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被信宿完全接收。2)信源发出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消耗殆尽。3)从信源发出的信息虽然有些损耗,信宿收到的信号也混有某些噪声成分,但仍有部分信源发出的信息被有效地传送到了信宿。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一)感觉(Senses)及其特性人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关于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各种信息。感觉器官中的感受器是接收刺激的专门装置。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因此感觉是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入子系统.感觉器官中的感受器是接受刺激的专门装置.在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器的神经末梢发生兴奋,兴奋沿神经通道传送到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感觉.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一、感觉与知觉系统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一)感觉(Senses)及其特性感受器按其接受刺激的性质可分为视、听、触、味、肤觉等多种感受器。其中视觉、听觉和嗅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一般来说,一种感觉器只对某种形式的刺激特别敏感,这种刺激就叫该种感觉器的适宜刺激.除适宜刺激外,感觉器对其他刺激不敏感或根本不反应.例如可见光是眼的适宜刺激,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是耳的适宜刺激。电或机械刺激虽然也能在眼内引起感觉,但需要较大能量,而且这种感觉是相当粗糙的。人的感觉和各类感受器的适宜刺激见表9-1。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一、感觉与知觉系统表9-1人的感觉和各类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觉感受器适宜刺激刺激源视觉眼睛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外部听觉互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外部旋转半规管肌肉感受器内耳液压变化,肌肉伸张内部下落和直线运动半规管内耳小骨位置变化内部味觉舌头和口腔的一些特殊细胞溶于唾液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外部嗅觉鼻腔粘膜上的一些毛细胞蒸发的化学物质外部触觉主要是皮肤皮肤表面的变形弯曲接触振动觉无特定器官机械压力的振幅及频率变化接触压力觉皮肤及皮下组织皮肤及皮下组织变形接触温度觉皮肤及皮下组织环境媒介的温度变化,或人体接触物的温度变化,机械运动,某些化学物质外部或接触面表层痛觉确切的感觉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皮肤的自由神经末梢强度很大的压力、热、冷、冲击及某些化学物质外部或接触面深层痛觉一般认为是自由神经末梢极强自压力和高热外部或接触面位觉和运动觉肌肉、腱神经末梢肌肉拉伸,收缩内部自身动觉关节不清楚内部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每种感觉通道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但也都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可能直接影响信息输入,进而可能影响更高水平的信息处理。例如,眼睛视网膜中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这两类感受器的感光特性限制了信息显示中颜色编码的使用范围。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一)感觉(Senses)及其特性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一、感觉与知觉系统感觉阈限感觉器官可接受外界刺激的范围1.绝对阈限2.相对阈限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绝对阈限外界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绝对感觉阈限的下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强度比这个值低的刺激不能引起人的感觉。绝对感觉阈限的上限能产生正常感觉的最大刺激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强度若超过这个上限,就会引起痛觉,严重时甚至于造成感觉器官的损伤。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表9-2几种主要感觉器官的绝对辨认能力感觉刺激维度绝对辨认能力(bit/刺激)辨认的刺激数研究者视觉在直线上(在直线度盘上)3.2510Hake、Garner(1951)点(指针)的位置3.9010Coonan、Klemmen(inMiller,1956)颜色(主波长)3.109Eriksen、Hake(1955)明度2.305Eriksen、Hake(1955)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2.202.6056Pollack(inMiller,1956)直线的长度2.60~3.007~8Pollack(inMiller,1956)直线倾斜度2.80~3.307~11Pollack(inMler,1956)弧度(其弦不变)1.60~2.204~5Pollack(inMiller,1956)听觉纯音强度(音响)2.305Gamer(1953)纯音频率(音高)2.507Pollack(1952、1953)味觉食盐水浓度1.904Beebe-Center、Rodgers、Connell(1955)振动觉振动强度2.004Geldard(inMiller,1956)振动持续时间2.305Geldard(inMillef,1956)(胸部)振动位置2.807Geldard(inMiller,1956)电击电击强度1.703Hawker(l960)电击持续时间1.803Hawker、Warn(1961)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差别感觉阈限当信号刺激的能量分布落在绝对感觉阈限的上下限之间时,人借助于感觉器官不仅能够确定刺激的有无,而且能觉察刺激的变化或差别。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感觉阈限,也叫最小可觉差。每一种感觉器官的差别感觉阈限不是一个绝对数值,它随最初的刺激强度而变化,并且两者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一关系被称为韦伯定律。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韦伯定律△I/I=K式中:I是初始刺激强度△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强度的增量K为常数.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而不适用于极弱或极强的刺激.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感觉韦伯比例音高(2000赫)0.0003重压(400克)0.013明度(1000光量子)0.016举重(300克)0.019响度(1000赫,100分贝)0.088橡皮气味(200嗅单位)0.104皮肤压觉(5克/毫米)0.136咸味(3克分子/公升)0.200最优条件下各种感觉的韦伯比例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二)知觉(Perception)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一、感觉与知觉系统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知觉以感觉作基础,是现实刺激和已储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主动的和富有选择性的构造过程。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人们觉察一个物体比较容易,那么要确认这个物体就要困难得多,需要的加工时间也较长。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二)知觉(Perception)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一、感觉与知觉系统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的整体反映。把感受到的外界刺激与贮存有大脑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对外界刺激进行编码,使它成为人的信息中心能够识别的形式。是感觉的第二个阶段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二、感知过程中的信息存储(1)感觉储存。感觉储存又称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外界输入刺激后人对信息加工的第一个模块,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s~2s。(2)感觉储存的编码。感觉储存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因而具有鲜明的形象性。(3)感觉储存和工作记忆的交互作用。工作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4)感知映象的衰退和储存容量。感知记忆(包括视觉映象和听觉映象)随时间消逝而衰退。实验研究表明,感知记忆中残存的信息数量随时间的消逝而遵循指数曲线规律迅速下降。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三、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人的知识经验和现实刺激是产生知觉所必需的。人的知觉过程所包含的信息加工方式主要体现为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两种方式。(1)自下而上的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指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2)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他们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一)信息加工方式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三、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模式识别是人的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或智能,在人的各种活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人的模式识别可看作一个典型的知觉过程,它依赖于人的知识和经验。一般说来,模式识别过程是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再决定它与哪个长时记忆中的项目有着最佳匹配的过程。关于匹配过程的实现方式,有三种主要模型:(1)模板匹配模型。(2)原型匹配模型。(3)特征分析模型。(二)模式识别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三、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1)加工周期。知觉加工器的加工周期时间与刺激脉冲反应的时间有关。(2)单位知觉。如果在一个知觉加工器的工作周期里,有多个相类似的刺激发生,那么知觉加工器就会将它们当作一个刺激单位加以处理。(3)感知加工的速率变化。在人类信息加工器模型中,知觉加工器的单位加工周期并非一个固定的常数。根据不同的刺激条件,加工周期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三)信息加工周期、单位知觉、感知加工的速率变化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四、人的信息传递能力(1)理论能力估计与人的实际能力。哈佛大学的米勒(G.A.Miller)在大量研究和考察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最理想的条件下,传信能力的实际上限似乎处于25bit/s左右,至今无人声称最高值能达到40bit/s”。(2)感知觉的绝对辨认能力。如表9-3为不同感知觉的绝对辨认能力。辨认能力是指当单个的刺激呈现而不与其他刺激作比较的条件下,感觉器官所具有的辨认能力。(3)信息传递率。信息传输速率(R)是指人在单位时间内能传递的信息量。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所得的信息传递率也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人的通道容量约为7bit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